姚凤臣
- 作品数:47 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伐他汀缓释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CHF患者(CHF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空腹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将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他汀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29例),治疗8周后,重复上述检测,比较CHF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CHF组血清TNF-α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CHF患者治疗8周后,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治疗组治疗后TNF-α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1±30.0) ng/L比(318.7±26.3) ng/L,(30.4±4.5)ng/L比(34.8±4.2) ng/L](P< 0.05).结论 应用氟伐他汀短期内可以降低CHF患者的TNF-αL和IL-10水平.
- 刘丽华姚凤臣
- 关键词:心力衰竭氟伐他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
- 谈阿司匹林在农村居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使用情况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调查阿司匹林在农村居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方法:对辽宁省大洼县2008-2009年12个乡86名村医管理的50名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进行调查,由系统培训过的乡医对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每2个月进行定期随访,调查阿司匹林的使用现状。结果:5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男27例(54%),女23例(46%),其中64%患者使用剂量过低。阿司匹林使用剂量过低的原因为:不同厂家剂型导致剂量混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医生指导的可信度,乡医担心不良反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为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用药之一,但在农村居民心肌梗死患者中普遍存在使用剂量过低的情况。
- 张巨弘姚凤臣刁文丽
- 关键词:心肌梗死阿司匹林农村居民
-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盐酸舍曲林(左洛复)50mg/d,共12周;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 姚凤臣柳兢段志英王少久
- 关键词:抗抑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抑郁症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运动训练时效
- 2001年
- 姚凤臣
- 关键词:冠心病并发症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运动疗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的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加味五茯散。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NT-proBNP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苗驰雷明明胡巍娜王勇王国峰姚凤臣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慢性心衰喘证虚劳
- 丹参川芎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影响及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的影响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14d。结果 (1)观察组TC、TG、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TC、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升高(P<0.05);TG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改变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组内比较结果示P<0.01,对照组组内比较P<0.0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降脂作用,并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的发生,优于单独常规治疗。
- 王斯闻朱杰张汝新王霞王楠姚凤臣
-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疗法联合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因STEMI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PCI患者102例。其中50例(A组)术前常规应用替罗非班,血栓抽吸治疗后行PCI术;另外52例(B组)术前常规应用替罗非班后完成PCI术。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两组心肌灌注分级(TMP)0~1级(P=0.466)、TMP2级(P=0.142)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MP3级(P=0.031)、心电图总ST段回落≥50%(P=0.026)比率A组优于B组;A组手术时间(P=0.001)、X线曝露时间(P=0.001)高于B组。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血栓负荷较重的STEMI患者急诊PCI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吸栓导管方法安全有效。
- 苗驰金元哲周东晖柳兢姚凤臣王琦王勇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
- ACEI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
- 2011年
- 文章从基础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阐述ACEI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
- 刘盛力姚凤臣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高血压
- ARB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 2011年
- 文章阐述了近年来ARB类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 宁丽娟刘盛力姚凤臣
- 关键词:高血压
-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 2011年
- 高血压药物治疗极其重要,单一药物往往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因此联合用药是十分必要的。
- 王静如姚凤臣
- 关键词:联合用药高血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