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后平 作品数:9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RNA干扰沉默Fascin基因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侵袭力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探讨RNA干扰沉默fascin基因的表达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体外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培养QBC939细胞,将其分为三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fascin shRNA慢病毒载体和shRNA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空白组不做处理。Western blot检测各组fascin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各组细胞在体外的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实验组fascin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发现实验组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hRNA能有效地沉默Fascin基因在胆管癌QBC939中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李健 毛先海 吴金术 蒋波 吴一飞 成伟 段小辉 周后平关键词:胆管癌 RNA干扰 FASCIN 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中扶持光源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扶持光源镜头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方法以及手术中操镜助手与主刀的配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配合。结论掌握扶持镜头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的配合。 周后平 毛先海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手术配合 胆道超声造影引导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胆道超声造影(ultrasound cholangiography, USC)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TCD治疗的8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USC组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组,其中USC组48例,DSA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了PTCD治疗,USC组采取USC引导,DSA组采取DSA引导。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DSA组相比,USC组穿刺次数更少,手术时间更短(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7 d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降低程度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USC引导下PTCD与DSA引导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采用USC引导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穿刺次数,该方法更安全,更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贝贝 周后平 周后平 尚明铭 袁源 姚本能关键词: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梗阻性黄疸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胆囊板Laennec膜间隙逆行分离联合Pringle法在困难胆囊LC术中应用(附视频)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胆囊板Laennec膜间隙逆行分离联合Pringle法在困难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困难胆囊LC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62例;年龄24~85岁,中位年龄49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胆囊板Laennec膜间隙逆行分离联合Pringle法行LC,对照组行传统LC。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实验组无中转开腹,对照组中转开腹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3±9)min、(17±6)ml、(7.1±0.9)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0±8)min、(47±6)ml、(7.5±0.9)d(t=-9.75,-25.25,-2.02;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胆囊板Laennec膜间隙逆行分离联合Pringle法行困难胆囊LC,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有利于安全分离和保护重要管道,减少中转开腹率,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术后康复。 周后平 袁源 欧廷政 李贝贝 尚明铭 姚本能 宋新 罗雪梅关键词:PRINGLE法 医源性损伤 Laennec膜入路Glisson鞘外阻断联合ICG荧光影像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附视频)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Laennec膜入路Glisson鞘外阻断联合ICG荧光影像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湖南省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肝切除术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45~73岁,中位年龄50岁。术中沿Laennec膜间隙入路鞘外解剖Glisson蒂,使用弹力带悬吊阻断目标Glisson蒂;从外周静脉注射ICG利用荧光影像完成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均采用Glisson鞘外区域肝蒂弹性阻断联合ICG荧光染色完成解剖性肝切除术,其中肝左外叶切除4例、左内叶切除1例、左半肝切除7例、右前叶切除2例、右后叶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3例、S2段切除1例、S3段切除2例、S3+S4段切除1例、S4+右前叶腹侧段切除1例、肝S6+S5d段切除1例。切除病肝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剩余肝体积的组织功能,无一例医源性胆管血管损伤。手术时间中位数4.3(1.5~6.0)h,术中出血量80(20~600)ml。术后1周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无术后出血及胆漏发生,均恢复顺利出院。结论Laennec膜入路Glisson鞘外阻断联合ICG荧光影像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应用安全、有效,为建立流程化、标准化的解剖性肝切除手术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周后平 欧廷政 尚明铭 袁源 李贝贝 姚本能关键词:肝切除术 解剖性 吲哚氰绿 改良猪胰肾联合移植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并比较胰肾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方法同期进行猪胰肾联合移植,将受体猪分为对照组(ED+SVD组)和实验组(ED+PVD组),每组手术6台次。移植后监测肾功能、血尿淀粉酶和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ED+SVD组移植物存活时间(8.00±3.03)d,ED+PVD组移植物存活时间(8.30±3.88)d,两者比较t=0.1657,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组移植物存活时间差异无显著性。除外免疫因素对移植物长时间存活的影响,应尽量控制冷缺血时间,缩短整个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对供体的打击,手术操作技术细致及规范,掌握移植物的修整技巧,以上是影响移植物术后存活率的最主要因素。 杨建辉 毛先海 裴兴华 李健 周后平关键词:胰肾联合移植 动物模型 生长抑素介导Nrf2/HO-1通路改善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急性肺损伤 2024年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改善急性胰腺炎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注射0.9%NaCl)、模型组(穿刺胆总管并注入5%牛磺胆酸钠用线结扎)、生长抑素组(在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长抑素)、生长抑素+miR-146a-5pinhibitor组(在生长抑素组基础上,尾静脉注射miR-146a-5pinhibitor)、生长抑素+oe-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组(在生长抑素组基础上,尾静脉注射oe-ANGPTL4质粒)。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变化,进行病理评分及组织湿干质量比测定,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46a-5p和ANGPTL4mRNA表达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生长抑素组的胰腺组织损伤程度(基于改良计算机断层扫描严重指数)分别为1.25±0.28、3.20±0.34和2.15±0.31,肺部组织损伤程度(基于Smith肺损伤评分系统)分别为1.40±0.13、5.10±0.58和3.10±0.38。假手术组、模型组、生长抑素组、生长抑素+miR-146a-5pinhibitor组的ANGPTL4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7、1.63±0.20、1.21±0.18、1.73±0.28。假手术组、模型组、生长抑素组、生长抑素+miR-146a-5pinhibitor组、生长抑素+oe-ANGPTL4组的TNF-α水平分别为(76.33±7.25)、(125.05±13.56)、(80.11±10.68)、(118.62±14.32)和(105.32±13.52)pg·mL^(-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27、0.51±0.07、0.88±0.14、0.68±0.12和0.51±0.09,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25、0.58±0.11、0.79±0.18、0.48±0.07和0.50±0.08。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生长抑素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生长抑素+miR-146a-5pinhibitor组、生长抑素+oe-ANGPTL4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长抑素具有抗氧 周后平 周后平 李贝贝 欧廷政 尚明铭关键词: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氧化应激 Fascin与E-cadherin、β-catenin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Fascin与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因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肝内胆管癌中三种蛋白的表达... 周后平关键词:肝内胆管癌 E-钙黏附蛋白 Β-连环蛋白 文献传递 全腹腔镜与开腹门脉高压症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3月-2014年12月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伴有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需行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全腹腔镜组(n=21)和开腹组(n=36),分别行腹腔镜或开腹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手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中输血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开腹组比较,全腹腔镜组术后止痛剂使用频次少,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早,术后住院日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腔镜组在术后发热、胸腔积液以及腹水发生方面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胰漏、切口感染以及胃排空障碍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3.5年,各组病人一般情况均有所改善,无肝性脑病、未再发生呕血或黑便,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全腹腔镜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王文儿 周旅 宋新 姚本能 周后平 陈晓明 付翔 付华关键词: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