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4篇腰椎
  • 4篇内固定
  • 3篇手术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微创
  • 2篇胸腰段
  • 2篇腰段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锁髓内钉
  • 2篇肱骨
  • 2篇疗效
  • 2篇近端
  • 2篇老年
  • 2篇股骨
  • 1篇动力固定
  • 1篇短节段
  • 1篇短节段固定
  • 1篇多发伤

机构

  • 1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1篇吴宗明
  • 7篇梁朝革
  • 5篇唐献忠
  • 5篇于荣华
  • 5篇白建忠
  • 5篇王嘉
  • 4篇陈豪杰
  • 3篇张向阳
  • 3篇蔡振宇
  • 3篇匡垓下
  • 2篇王奕
  • 2篇顾梦臻
  • 2篇徐刚
  • 1篇李一凡
  • 1篇岳雄
  • 1篇徐志英
  • 1篇施慧峰
  • 1篇徐炜
  • 1篇何洁明
  • 1篇曹德良

传媒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骨科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选择性地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21例初步报告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总结分析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中、短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自2008年3月~2010年2月,对21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六钉两棒一横连)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术前骨折椎体高度41.6%±16.5%,节段后凸角度10.8°±5.4°;术后骨折椎体高度86.8%±8.9%,节段后凸角度7.1°±4.4°。配对t检验显示,手术前后骨折椎体高度和节段后凸角度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结论]选择性地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有利于后路术中复位以及纠正后凸畸形,并且增加了内固定系统的强度。
唐献忠王嘉白建忠梁朝革匡垓下顾梦臻吴宗明蔡振宇于荣华陈豪杰
关键词: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非手术治疗被引量:11
2010年
张向阳于荣华吴宗明陈豪杰
关键词:胸腰段椎体骨折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城市老龄化
PHILOS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采用肩部外侧小切口手术入路,使用PHILOS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42例,评价疗效。结果3例患者失访,余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4~13m,无伤口感染,无上举乏力,无复位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无骨折不愈合,无肱骨头坏死,愈合时间为12~20W。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法,优23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9.7%。结论肩部外侧小切口手术入路结合PHILOS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功能恢复好。
王嘉于荣华梁朝革惠耀敏吴宗明王奕徐刚唐献忠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手术入路微创治疗疗效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可屈性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肱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SF-36临床评分,VAS疼痛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本组随访3~52个月,平均32个月。24例骨折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6周(6~48周),1例不愈合,1例内固定失效;24例肩部完全恢复运动,平均Constant评分90分;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50岁者Constant、SF评分较低。结论可屈性肱骨髓内钉可通过逆行和顺行方式置入并锁定(静态),不损伤肩袖肌肉或肱骨关节面,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但对于髓腔直径〈8 mm者需谨慎使用。
唐献忠梁朝革蔡振宇白建忠王嘉匡垓下岳雄吴宗明于荣华陈豪杰何洁明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内固定交锁髓内钉
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微创术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椎间盘镜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椎间盘突出类型和突出节段的相关性。方法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采用椎间盘镜微创术治疗。结果末次随访时85.4%(35/41)重新返回工作岗位,14.6%(6/41)带药出院。VAS评分平均减少4.7分。结论采用椎间盘镜治疗青壮年症状性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应用于L5S1间盘突出时疗效更好。
唐献忠梁朝革王嘉匡垓下蔡振宇吴宗明于荣华
关键词:椎间盘镜微创术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壮年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腕舟状骨骨折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新鲜腕舟骨骨折29例,随访6~18个月,术后腕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骨折不愈合、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吴宗明白建忠
关键词:腕舟状骨骨折内固定
子宫内膜异位于腰椎椎管内(1例病例报道)
2010年
张向阳陈豪杰吴宗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病例报道腰椎椎管内直腿抬高试验下肢放射痛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防旋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0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同定法治疗75岁以上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1例,其中男20例,女21例。根据Evans分型骨折类型:Ⅲ型25例,Ⅳ型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4d,平均6d。术后复查x线片并进行功能柃查,采用Sander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死亡病例。41例中3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8m(平均12m)。术后愈合时间3~6m,无内固定断裂、螺旋刀片拔出或穿透股骨头关节面等并发症发生。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评定标准,获优11例、良24例、中3例,优良率92.11%。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同定法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少、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75岁以上高龄不稳定粗隆问骨折的理想方法。
王嘉曹德良吴宗明王奕梁朝革徐志英
关键词: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回顾并总结8例逆行交锁髓内钉(GSH)微创、动力固定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白2010-10-2012—10采用膝正中小切口劈开髌韧带置人逆行交锁髓内钉并动力固定治疗8例股骨髁上A型骨折。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过程中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部位达到解剖或临床复位的要求。平均随访15(6~24)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按Mereha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7例,良1例。结论本术式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创伤小、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的一种相对良好的手术方式。
张向阳顾梦臻吴宗明徐炜鲁怡然徐刚梁朝革唐献忠
关键词:股骨髁上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动力固定
多科协作创伤救治模式探索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在创伤救治中的多科协作模式。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创伤救治中心成立以来多科协作模式的运行方式和救治流程,创伤患者救治的时间节点与创伤中心成立前作比较。结果对照组收治955例,抢救成功823例,占86.18%;本组2 670例,抢救成功2 618例,成功率98.05%。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多科协作模式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有效途径。创伤中心的设立、成套的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高素质专业人员培养及由创伤中心医师组织多科协作的实施,开展急诊手术尽早修复损伤器官、消除致死致残因素、重视重症监护与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白建忠吴宗明李一凡梁朝革
关键词:创伤多发伤救治模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