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南方地区典型红壤有效磷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通过油菜和水稻的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红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测得的土壤有效磷值差异较大,其中以Olsen法测定的有效磷值最小,各方法测得的土壤有效磷值之间均达到极显著的相关水平;各方法测得的有效磷值与作物吸磷量和生物量的相关性在旱地土壤上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水田土壤上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以Bray I法测定的值与作物吸磷量及生长相关性最好,建议将Bray I法作为南方酸性土壤的有效磷测定方法。
- 宋春丽樊剑波何园球赵汝东屠人凤谭炳昌吴俊
- 关键词:红壤有效磷
- 南方红壤区西南桦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细菌多样性比较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前,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均是广西红壤区大规模种植的人工林树种。为了分析和评价这两个树种对土壤肥力和生态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了稀释平板法和氯仿熏蒸提取法等传统方法分析了两种人工林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涉及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等表征微生物活性的指标。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了两种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西南桦人工林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与马尾松人工林虽无明显差异,但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明显高于相应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在两种人工林之间虽无明显差异,但西南桦人工林各土层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指标均优于对应的马尾松林,表现出比马尾松更优的生态效果。此外,西南桦人工林土壤中各土层细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均高于相应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层。综上,比马尾松相比,西南桦是更有利于提高红壤区土壤肥力和维持林地土壤生态质量的造林树种。
- 杨尚东吴俊谭宏伟刘永贤熊柳梅周柳强谢如林黄国勤赵其国
- 关键词:红壤马尾松生态质量
- 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被引量:18
- 2013年
-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广西主要番茄产区青枯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健康植株相比,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非生物因子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下降趋势尤为显著。另一方面,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极显著减少,而可培养真菌数量极显著增加;同时,涉及碳、氮、磷循环的相关酶(β-葡糖苷酶、磷酸酶、蛋白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著或极显著降低。
- 杨尚东吴俊赵久成郭伊娟龙明华
- 关键词:番茄青枯病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 红壤区桉树人工林与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比较被引量:50
- 2014年
- 以广西红壤区桉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林为对象,采用PCR-DGGE以及稀释平板法等现代和传统分析技术,比较分析了不同林分土壤生物学性状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桉树对林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效果虽逊于天然阔叶林树种,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此外,桉树人工林土壤中涉及碳、氮、磷循环的土壤酶活性低于天然阔叶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同样表征土壤肥力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指标也逊于天然阔叶林,但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在两种人工林之间无规律性的差异。同时,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S)以及均匀度(EH)指数均逊于天然阔叶林,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桉树对林地土壤肥力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效果虽不及天然阔叶林树种,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林的生态效应相仿。
- 谭宏伟杨尚东吴俊刘永贤熊柳梅周柳强谢如林黄国勤赵其国
- 关键词:桉树阔叶林生态质量
- 16SrR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牛奶中的细菌菌群被引量:16
- 2013年
- 选择4个不同生产厂家的市售牛奶作为研究对象,提取牛奶中细菌的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克隆-测序的方法获得牛奶中菌群的16S rRNA-V3区序列信息,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牛奶中细菌种类、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样品中的细菌总数。结果表明:各品牌牛奶中均含有大量细菌的16S rRNA-V3区DNA序列;牛奶样品中测序共得到472条16S rRNA-V3区序列,其中有452条序列可以明确鉴定到属,包括3个革兰氏阳性菌属和14个革兰氏阴性菌属;20条序列可以鉴定到纲的水平。各品牌牛奶中细菌总数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4个厂家牛奶间菌群分布不同,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
- 李引强朱宝利吴俊王秋涯高可心律娜张庆波
- 关键词:菌群分布细菌总数
- 不同减量施肥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及径流损失研究被引量:55
- 2012年
- 采用过量施用化肥获得高产已成为近年来太湖地区的普遍现象,而由此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生态环境恶化的贡献值也越来越大。通过对苕溪流域地区的田间试验,研究了8种不同减量施肥处理条件下,稻田田面水中氮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径流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铵氮浓度在施肥后迅速上升,1~3 d达到最大值,而总氮在施肥后第1天便达到峰值,之后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铵氮、总氮浓度在一周之后均降至较低水平。(2)田面水中铵氮/总氮比在施肥后3~7 d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3)田间任何1次的径流排水均会造成田面水氮素的流失,径流排水发生的时间与施肥时间间隔越小氮素的流失负荷就越大。(4)各减量化施肥处理年度累计流失负荷较常规施肥处理下降6%~53%,当季稻田氮素流失率在1.4%~2.6%之间。为减少农田氮肥使用量,降低氮素流失量,减缓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 吴俊樊剑波何园球屠人凤谭炳昌徐欢许小伟
- 关键词:减量施肥农田面源污染径流损失
- 红壤区桉树人工林炼山后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生态评价被引量:49
- 2013年
- 炼山是我国南方林区清理林地的一种传统方法。以广西红壤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区域,通过样地调查和采样,应用培养和非培养(PCR-DGGE)等传统与现代分析方法分别对火烧迹地土壤肥力演变及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非炼山对照区相比,炼山1周后土壤剖面表层土壤(0—3 cm)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也显著地高于对照。虽然中层土(3—25 cm)中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指标也呈现出与表层土类似的变化趋势,但下层土(25 cm以下)却呈现出无规则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炼山4个月后,除磷含量外,土壤剖面各土层土壤中理化性状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低于非炼山对照区土壤。同时,炼山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均低于对照区土壤,虽然表层土壤之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但剖面各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却显著低于对照区土壤。说明炼山无助于长效提高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此外,虽然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丰度和均与度指标在不同土层的变化不均一,但无论是炼山1周或4个月后,炼山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导致了桉树人工林表层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丰度和均与度指标的下降,说明炼山方式也不利于桉树人工林,尤其是表层土壤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
- 杨尚东吴俊谭宏伟刘永贤熊柳梅周柳强谢如林黄国勤赵其国
- 关键词:红壤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生态评价
- 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H)、丰度(Richness,S)和均匀度(Evenness,EH)分别为2.217、14和0.840,而青枯病罹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丰度和均匀度指数(轻度萎蔫为1.579、10、0.686;重度萎蔫为1.571、7、0.807)均低于健康植株,而且随着发病症状的加剧多样性指数和丰度呈下降趋势。
- 杨尚东赵久成郭伊娟吴俊龙明华
- 关键词:番茄青枯病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对蔗田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探讨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对蔗田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从土壤生态学角度评价蔗田土壤质量,为蔗区大规模利用糖蜜酒精发酵液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糖蜜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提高了土壤中全碳、全氮、全钾和全磷等矿质元素的含量,肥效与化肥处理一致,可作为化肥的替代肥源;糖蜜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对包括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等土壤生物学特性均没有造成不良影响,表明其对蔗田土壤生态环境没有造成显著的污染或破坏,而且对蔗田土壤质量的影响效果优于化肥。
- 杨尚东吴俊赵久成谭宏伟李杨瑞
- 关键词:蔗田
- 苕溪流域不同施肥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特征及产量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本研究设计了不同肥料和不同施肥管理方式等8种处理,以期通过研究不同减量施肥处理下稻田田面水中氮素和磷素的动态变化来了解研究区面源污染状况及风险。结果表明,各减量化处理均能有效保证水稻产量,同时不同程度降低了田面水中的氮磷浓度,降低流失潜能。总氮和铵氮分别在施肥后第1天和第3天达到峰值,一周之后降至较低水平,铵氮是田面水中氮素流失预防的主要监测对象。总磷和可溶态磷均在施肥后第1天便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至稳定,5天后总磷浓度降至1 mg/L以下,可溶态磷/总磷基本在0.5以下,田面水中磷素的主要流失形态为悬浮颗粒态磷。此外,后期的施氮行为会引起田面水中可溶态磷/总磷的上升,使可溶态磷相对流失潜能增大。
- 吴俊樊剑波何园球屠人凤谭炳昌徐欢许小伟
- 关键词:减量施肥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