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乐正 作品数:152 被引量:485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局灶型结晶样视网膜变性误诊为老年黄斑变性分析 2001年 姜利斌 文峰 吴乐正关键词:结晶样视网膜变性 误诊 老年 黄斑变性 早期感受器电位 1990年 早期感受器电位(ERP)是视网膜光感受器外段受较强光刺激后所致潜伏期极短的电反应,包括极性相反的一个双向波(R_1和R_2)。正常ERP受生理、物理和化学等诸多因素影响,病变时ERP的改变主要与脉络膜循环障碍、光感受器尤其是视锥细胞受损有关。掌握ERP的记录技术、建立本实验室相应对照组的ERP值,是推广其临床应用的必备条件。联合EOG、ERP、ERG和VEP的测定,将更加丰富和扩大视觉电生理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价值。 吴德正 吴乐正关键词:感受器电位 视网膜 视觉 电生理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对正常对照眼和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眼进行检测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用VERISScience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对17例(20只眼)正常对照者和15例(19只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进行检测。结果: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皆出现程度不同多焦视网膜电图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显示视网膜前膜组1~6环的P1波反应密度值和1~6环的N1波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视力与第一环振幅无相关但与第一环的潜伏期存在相关。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可用于对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进行视功能评估。 黄时洲 吴德正 罗光伟 江福钿 梁炯基 龙时先 吴乐正关键词:视网膜前膜 视网膜电图改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视功能评估 视觉科学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2 1995年 视觉科学的研究动态龙时先,于健,吴乐正第一届亚洲-太平洋视觉科学会议(FirstAsia-Pacificsymposiumonvisualsciences,lstAPSVS)于1994年11月4~7日在我国广州举行。会议组委会由7个国家著名学者组成,... 龙时先 于健 吴乐正关键词:视觉科学 分子生物学 电生理 心理生理 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一、二阶函数核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比较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一、二阶函数核的波形及视网膜分布特点。方法:使用VERISScienceTM4.0系统,采用对比度为96%的103个六边形刺激模式,记录了17只正常人眼mfERG。结果:与一阶函数核相比较,mfERG二阶函数核波形较复杂、子波较多。其中一片反应一般有三个正向及负向波,而二片反应有四个正向及负向波。除潜伏期外,二阶函数核与一阶函数核振幅反应的视网膜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以中心凹处振幅密度反应最大,随离心度加大振幅逐渐降低;上方视网膜反应大于下方视网膜,颞侧视网膜反应大于鼻侧视网膜。但总能量明显小于一阶函数核。结论:正常人mfERG二阶函数核的视网膜分布特点与一阶函数核基本一致,二阶函数核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是否具有特异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罗光伟 江福钿 龙时先 黄时洲 吴德正 吴乐正关键词:多焦视网膜电图 对比度 潜伏期 中心凹 老年黄斑变性线粒体DNA缺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997年 目的:研究与衰老和氧化磷酸化功能缺陷有关的细胞线粒体DNA(mtDNA)突变,从基因水平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RMD)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0例老年黄斑变性(ARMD)病人之血细胞线粒体DNA(mtDNA)缺失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有6例湿性ARMD扩增出2条异常DNA片段,提示在mtDNA位点7901~13650之间存在有2种mtDNA缺失,其缺失片段大小分别为5.0kb和5.2kb。另有5例湿性ARMD扩增出1条1.2kb的异常片段,提示在mtDNA位点8531~13400之间还存在1种长度为3.67kb的缺失片段,10例对照均未扩增出异常mtDNA片段。结论:提示在湿性ARMD病人血细胞mtDNA存在有包括与年龄相关的长度为5.0kb在内的多重缺失,mtDNA突变与ARMD发病机制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眼科学报 1997; 于健 吴乐正 徐林关键词:黄斑变性 DNA缺失 线粒体 突变 色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998年 本文对人类正常色觉、红-绿色觉异常、蓝色觉异常、蓝锥细胞单色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叙述了各种色觉类型基因型的特点、多态性及变异的可能机制。 黄时洲 吴乐正 吴德正关键词:色觉 分子生物学 基因 多焦视诱发电位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 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的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并与Octopus101视野检查等进行对比性研究,客观评价mf-VEP在POAG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64眼)正常人和35例(67眼)POAG患者分别进行眼科常规检查、眼压测定、眼底照相、Octopus101视野和mf-VEP检查。将POAG患者的mf-VEP检查结果与正常人进行对比性研究,并与视野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f-VEP在正常人和POAG组间潜伏期和振幅存在明显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OAG患者mf-VEP潜伏期和振幅值与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值具有显著相关性。POAG患者mf-VEP振幅降低区与视野缺损区具有对应性和一致性。结论mf-VEP能客观地反映POAG患者不同视野部位的视功能损害,为POAG患者的诊断和视功能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胡晓鹏 黄时洲 龙时先 江福钿 梁炯基 吴德正 吴乐正关键词:多焦视诱发电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黄斑部病变的局部视觉电生理测定 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对5种类型黄斑病变同时进行了黄斑局部视网膜电图(LERG)及局部视觉诱发电位(LVEP)测定。结果显示: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Stargardt's病、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及特发性黄斑洞等2.5°及5°范围LERG振幅显著降低并且异常率较高,而干性AMD及视网膜前膜LERG改变不明显。所有黄斑病变LERG的异常率要高于LVEP。结果表明:LERG能客观地测量黄斑病变的黄斑功能变化,其检测敏感性要高于LVEP。 罗光伟 吴乐正 吴德正关键词:黄斑病变 视网膜电图 视觉诱发电位 老年性黄斑变性线粒体DNA3243点突变分析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了解老年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否存在线粒体 DNA(mt DNA)点突变 ,探讨 AMD的发病机制。 方法 2 6例渗出型 AMD患者 ,10例萎缩型 AMD患者及 2 0例阴性对照者 ,采集外周血抽提 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long polymorphism,PCR- RFL P)技术 ,检测 mt DNA32 43位点 A→ G点突变。 结果 2 6例渗出型 AMD、10例萎缩型 AMD患者外周血细胞 mt DNA检测未发现 mt DNA32 43位点 A→G点突变。 结论 AMD可能与由母系遗传所致的 mt DNA32 43点突变无关。 于健 吴乐正 徐林关键词:黄斑变性 DNA 线粒体 点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