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晓蕾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儿童
  • 1篇蛋白
  • 1篇血清IL-1...
  • 1篇血清免疫
  • 1篇血清免疫球蛋...
  • 1篇亚群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体液
  • 1篇体液免疫功能
  • 1篇头痛
  • 1篇内酰胺酶
  • 1篇尿路感染
  • 1篇球蛋白
  • 1篇问询
  • 1篇细胞
  • 1篇细胞亚群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疗效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叶晓蕾
  • 1篇施玉梅
  • 1篇劳一群
  • 1篇郦银芳
  • 1篇殷佩玲
  • 1篇曾娟
  • 1篇胡淳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尿路感染耐药大肠埃希菌ESBL基因型分布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对从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中分离出的非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和产生ESBL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确定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菌株谱系。方法:从南京市第一医院的临床实验室收集来自UTI诊断患者尿液的499株大肠杆菌。分离株来自2018年11月—2022年3月不同病房,包括泌尿科、肾脏科、ICU、内科、儿科的住院患者。使用氨苄西林抗性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研究β-内酰胺酶基因。通过多重PCR检测对所有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结果:在244株(49%)分离株中发现了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或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性;128株(26%)分离株是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包括34株(7%)产ESBL菌株。在>59岁的受试者中分离MDR大肠杆菌和产ESBL大肠杆菌的概率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增加(P<0.01)。MLST分析显示,耐药性分离株主要属于系统发育组D和B2的ST。其中,CC69(75株)最常见,所有分离株都包括在ST69中(75株,100%)。其次是CC131(48株),包括ST131(42株,86%)、ST2279(4株,8%)、ST2657(1株,2%)和ST1195(1株,2%)。255株易感菌株中,仅检出2株ST69和3株ST131。在34株产生ESBL的分离株中,31株(91%)含有blaCTX-M型基因;17株(55%)含blaCTX-M-15,9株(29%)含blaCTX-M-8。结论:从UTI中检测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高的ESBL发生率,并且对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耐药性的增加与属于ST69和ST131的UPEC分离株有关。
胡淳劳一群曾娟叶晓蕾
关键词: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血清25(OH)D_3水平与血清IL-10、VEGF水平及肺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血清25(OH)D_3水平与血清IL-10(interleukin-10,IL-10)、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水平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60例,分为MPP伴喘息组30例,MPP不伴喘息组30例。另选30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三组血清中IL-10、VEGF的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_3水平。并比较肺功能的变化。对25(OH)D_3与IL-10、VEGF、肺功能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比较,25(OH)D_3、IL-10、VEGF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P伴喘息患儿的VEGF的水平高于不伴喘息者,MPP伴喘息患儿的25(OH)D_3、IL-10的水平低于不伴喘息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伴喘息组与MPP不伴喘息组比较,喘息组PEF%、FEV1%、FEV1/FV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PP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与IL-10呈正相关,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MPP伴喘息组25(OH)D_3水平与PEF%、FEV1%、FEV1/FVC呈正相关(P均<0.05),MPP不伴喘息组25(OH)D_3水平与PEF%、FEV1%、FEV1/FVC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25(OH)D_3水平可能与MPP患儿出现喘息样发作的原因相关,且与其肺功能下降有关。
叶晓蕾郦银芳殷佩玲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功能儿童
半结构性问询在儿童复发性头痛诊断中的运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半结构性问询在儿童复发性头痛诊断中的运用。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门诊及病房诊治的90例复发性头痛病人进行半结构性问询、随访、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并辅以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①90例复发性头痛患者中88例(97.8%)为原发性头痛,63例偏头痛,其中3例合并紧张性头痛,22例为可能的偏头痛,2例癔病性头痛;继发性头痛2例(2%),分别为颅内肿瘤1例、屈光不正1例;②疑诊为窦性头痛的复发性头痛患者经抗生素及中成药治疗鼻窦炎后头痛无缓解;③实验室检查中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的血管痉挛或扩张的部位与头痛部位无相关性,EEG检查多无明显异常。结论偏头痛是复发性头痛的常见原因;慢性鼻窦炎无急性发作不会导致窦性头痛。在复发性头痛诊断中应用结构性问询,并加强随访,既提高了诊断率,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检查。
施玉梅叶晓蕾
关键词:复发性头痛
反复喘息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反复喘息患儿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在儿童反复喘息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儿童反复喘息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反复喘息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住院前均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将患儿分为两组,即有特应征高危因素的48例患儿为喘息1组,无特应征高危因素的32例患儿为喘息2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儿均于住院当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比较3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反复喘息与儿童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反复喘息组与正常对照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3^+CD8^+、CD3^+CD1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16^+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1组和喘息2组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3^+CD8^+、CD3^+CD19^+、CD16^+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喘息患儿血清中IgG、IgA浓度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gE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中IgM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1组与喘息2组血清中IgG、IgA、IgE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喘息患儿体内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使患儿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患儿反复喘息性疾病的发生,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调节患儿免疫功能,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叶晓蕾
关键词:反复喘息细胞体液免疫功能
96例急诊儿童惊厥的鉴别诊断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儿童惊厥的鉴别诊断,研究有效诊治方法改善预后。方法选取96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儿童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像,采用各类检查手段对患儿病因进行鉴别分析,了解患儿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以实现对儿童惊厥的控制,有效...
叶晓蕾
关键词:儿童惊厥急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