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接受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患者转归,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结果共纳入14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2例患者转归良好(76.2%)。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12.8±2.8)分对(7.5±3.8)分;t=7.525,P〈0.001)以及Hunt-Hess分级低(83.0%对31.4%;χ2=34.318,P〈0.001)、动脉瘤大小(χ2=9.531,P=0.009)、术前再出血(6.3%对25.7%;χ2=8.506,P=0.003)、术前脑疝(4.5%对40.0%;χ2=26.846,P〈0.001)、首次CT扫描显示合并脑内血肿(19.6%对48.6%;χ2=11.449,P=0.002)和脑室出血(8.9%对40.0%;χ2=18.846,P〈0.001)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较大[优势比(odds ratio, OR)3.19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458~6.999;P=0.004]、年龄较大(OR 1.054,95% CI 1.013~1.097;P=0.010)、术前GCS评分较低(OR 0.539,95% CI 0.410~0.724;P〈0.001)以及术前脑疝(OR 3.633,95% CI 1.039~12.700;P=0.043)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经积极手术治疗,大部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转归良好。不过,年龄较老、动脉瘤较大、术前GCS评分较低以及合并脑疝的患者通常转归不良。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5—11月选取4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完随机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机加量氨溴素雾化吸入方法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加氨溴素雾化吸入方法排痰,1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使用两种方法排痰前后肺部体征及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及排痰量、排痰性质的改变。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1周后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7.5±0.5)、(37.0±0.7)℃、(13.1±2.9)、(11.0±1.8)、(22.0±3.9)、(19.0±4.0)次/分、(50.4±7.7)、(45.3±5.8)、(83.0±7.6)、(89.0±4.7)mm Hg(1 mm Hg=0.133 k Pa)、(239±23)、(258±2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后使用机械振动排痰有利于颅脑创伤患者及时有效地将痰液排出,可以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机械振动排痰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人工叩背排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