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冀鹏 作品数:36 被引量:10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一次性离心运动及针刺对大鼠骨骼肌生肌调节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一次性离心运动及针刺对大鼠股四头肌MyoD与Myogenin的影响,探讨针刺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编为安静(C)、安静针刺(CA)、运动(E)与运动针刺4组(EA),E与EA组完成一次性跑台运动(坡度为-1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免疫印迹法检测MyoD和Myogenin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CA组MyoD mRNA表达120 h显著高于C组(P<0.05),蛋白表达24 h、48 h显著高于C组(P<0.05);CA组Myogenin mRNA表达48 h、120 h显著高于C组(P<0.05),蛋白表达48 h后均显著高于C组(P<0.05)。EA组MyoD mRNA表达12 h至72 h显著高于E组(P<0.05),蛋白表达12 h、24 h显著高于E组(P<0.05);EA组Myogenin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C组(P<0.05),12 h、48 h显著高于E组(P<0.05);蛋白表达12 h、120 h显著高于E组(P<0.05)。结论:针刺正常骨骼肌、一次性离心运动及运动后针刺均能上调MyoD、Myogenin mRNA与蛋白表达,且针刺能快速增高运动后骨骼肌MyoD和Myogenin的蛋白表达。 史冀鹏 徐红旗 高晓娟 张学林 周越 李俊平 王瑞元关键词:离心运动 针刺 卫星细胞 运动对骨量减少老年人影响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评价分析运动干预对骨量减少老年人的影响效果,为骨量减少老年人的运动实践干预提供证据支持,并探讨最佳运动干预方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6个数据库,收集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通过使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对骨密度T值[MD=0.25,95%CI(0.13,0.37),P<0.0001]、骨密度[SMD=0.30,95%CI(0.05,0.54),P=0.02]、生活质量[MD=-6.33,95%CI(-8.43,-4.24),P<0.00001](QUALEFFO评分)[MD=2.18,95%CI(0.92,3.43),P=0.0007](SF-36量表)等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改善骨量减少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预防骨量减少、延缓骨质流失;预达到有效运动干预。建议骨量减少老年人可以进行运动周期为24周(或>12周)、运动频率≥3次/周、时间60min或者30-60min的有氧运动、阻力运动或敏捷运动。 李天香 史冀鹏 孙嘉禾 卫金鹏 徐红旗关键词:运动干预 老年人 骨量减少 META分析 人体单关节肌群极限功率发展与保持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3年 本研究综述了肌肉功率的测评方法与监测肌肉动态工作疲劳中功率输出变化表面肌电参数的演变历程,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肌肉等张极限功率发展与保持能力的测评条件与原理。为使人体单关节肌群极限功率的研究更贴近于人体日常行为动作,建议应用等张测试系统向心/离心的等张测量模式对人体单关节肌群极限功率发展与保持能力进行定量评价,阻力设置为非爆发式静力性测量模式下50%等长峰值力矩;推荐选用小波变换法提取瞬时频率参数监测肌肉等张极限功率的输出变化,以明确人体下肢单关节肌群极限功率发展与保持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变化特征。 徐红旗 史冀鹏 倪维广 张欣 王安利 郑秀瑗关键词:功率 小波变换 过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上功能性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7年 通过建立大鼠过度训练模型,探讨了过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上功能酶活性的影响。经过6周递增负荷训练后,运动组大鼠呈过度训练状态,心肌线粒体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膜发生脂质过氧化,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下降。 刘建华 常波 史冀鹏关键词:心肌线粒体 青年人手工提举操作质量限值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心理物理学法,通过获取最大可接受质量(MAWL)、心率与用力感受自我评分等参数,研究了健康青年人不同提举参数组合下的手工提举能力.结果表明:提举高度、提举频率与水平距离3个提举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均能显著影响青年人的提举质量,提举质量随3个参数的增加而降低;提举在相同任务中,男女的生理反应与身体各部位的用力程度存在差异. 史冀鹏 徐红旗 倪维广 李宗震 张欣关键词:质量限值 下背痛 我国国家游泳集训队队员身体形态、呼吸机能及发育水平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为准确了解现阶段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特对2006年我国国家游泳集训队125名队员的身体长度、宽度、围度、皮褶厚度等28个形态指标和肺活量、一维重心、骨骼年龄3个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发现:2006年集训队队员的体型更趋于游泳项目所要求的水中减阻的流线型体征;但队员躯干围度指标的发展趋势不利于降低形态阻力,提醒应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加以改善。男队员身体长度及其复合指标整体上均好于2004年队员;2006年队员的上臂肌力与呼吸机能有所下降;一维重心与未成年队员骨龄的测量,能为早期重点培养运动员提供科学依据。 徐红旗 史冀鹏 徐刚 王安利关键词:游泳 身体形态 发育水平 下肢重复蹬伸至力竭过程中肌肉功能网络拓扑特性 2025年 背景:表面肌电已经被广泛用于监测肌肉疲劳,但传统肌电指标通常针对于单块肌肉,无法评价一组肌肉在疲劳过程中的变化。目的:建立肌肉功能网络,提取复杂网络参数,研究不同疲劳程度下的肌肉功能网络拓扑特性变化,为疲劳的监测、预防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方法:11名受试者进行直到力竭的50%1RM单腿下肢蹬伸运动,同步采集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长头、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肌、腓肠肌内侧肌7块肌肉的肌电信号,以及心电信号和Borg CR-10量表评分;根据Borg CR-10量表评分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疲劳阶段,采用心率和心率变异性验证疲劳阶段划分的有效性;以7块肌肉为节点,使用肌肉信号的相干性构建肌肉功能网络,提取聚类系数、平均加权度、全局效率、特征向量中心性4个复杂网络参数;提取肌电信号的均方值振幅、中位频率、瞬时平均频率和共激活比4种指标,并在3种疲劳程度下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①3种疲劳阶段在心率及心率变异性上产生显著性差异,证明了疲劳阶段划分的有效性;②对于不同肌肉在3种疲劳程度下的肌电指标:均方值振幅和共激活比未表现出差异,中位频率在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长头表现出稳健的疲劳趋势,瞬时平均频率则在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长头表现出稳健的疲劳趋势;瞬时平均频率的性能优于中位频率和均方值振幅,但三者仅在主要工作肌群能够获得较好的稳健趋势,共激活比不受疲劳因素的影响;③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长头、股外侧肌-腓肠肌内侧肌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长头连接强度逐渐增加,平均加权度、聚类系数和全局效率在疲劳后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且与疲劳程度之间显著相关。结果表明:肌肉功能网络内的连通强度变化能够反映疲劳过程� 张陈 冉令华 呼慧敏 张欣 周子健 徐红旗 史冀鹏关键词:肌电 相干性 离心运动对骨骼肌生肌调节因子的影响及针刺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离心运动及针刺干预对生肌调节因子(MRFs)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信号分子的影响,探讨MRFs变化的可能机理及其在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一将SD大鼠分为安静(C)、运动(... 史冀鹏关键词:离心运动 针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卫星细胞 文献传递 离心运动引起骨骼肌过度使用损伤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长期离心运动引起骨骼肌过度使用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C组)和训练组(TG组)两组。训练组采用4周低强度跑台离心运动(-16°、60-90分/天,5天/周)建立过度使用损伤动物模型。第4周取股中间肌,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累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神经、血管结构损伤和胶原纤维结构变化;采用Masson氏三色染色法评价骨骼肌组织的胶原纤维沉积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量化沉积的胶原纤维中的collagenⅠ表达,并依据collagenⅣ染色,观察肌细胞的基质膜形态变化。结果:⑴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训练组骨骼肌超微结构异常变化,体现为Z线流、肌原纤维间隙变宽、肌原纤维降解、肌膜下线粒体聚积和肌原纤维内线粒体降解物堆积;⑵肌膜结构变化:训练组肌膜结构完整,没有撕裂现象;⑶骨骼肌神经和血管结构变化:与安静对照组比较,TG组神经和血管结构损伤,且collagenⅠ过度沉积在神经和血管周围;⑷肌内膜和肌束膜结构变化: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训练组肌束膜胶原纤维结构紊乱,且厚度增加的肌内膜尤其是肌束膜collagenⅠ过度沉积。结论:⑴长期重复性离心运动导致骨骼肌过度使用损伤,包括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累积,神经、血管和肌束膜纤维化;⑵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累积导致肌内膜尤其是肌束膜collagenⅠ过度沉积,以保护肌膜免受进一步损伤;⑶collagenⅠ在肌内膜尤其是肌束膜持续沉积增加了结缔组织硬度,造成骨骼肌神经和血管结构损伤累积。表明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累积导致了过度使用损伤症状发生。 张学林 高晓娟 史冀鹏 李俊平 周越 王瑞元关键词:骨骼肌 针刺对离心运动大鼠骨骼肌生肌调节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4周离心运动及针刺干预对生肌调节因子(MRFs)的影响,探讨MRFs变化特征及针刺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组(C)、运动组(E)和运动针刺组(EA),E与EA组进行坡度为-16°的4周跑台运动;免疫印迹法检测生肌调节因子MyoD、Myf5、Myogenin、MRF4蛋白表达。结果:第1、3、4周E组MyoD、MRF4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组和EA组(P<0.05);EA组MyoD蛋白表达第1、3、4周接近安静水平,MRF4蛋白表达第4周显著低于C组(P<0.05)。E组Myf5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第4周显著高于C组(P<0.05);EA组Myf5蛋白表达第1至3周均高于E与C组;E组Myogenin蛋白表达持续升高,且第3、4周显著高于C组(P<0.05);EA组Myogenin蛋白表达第1、2周显著高于E组(P<0.05),第3、4周与之相反。结论:4周离心运动能上调Myf5与Myogenin蛋白表达,下调MyoD与MRF4蛋白表达;针刺具有调控骨骼肌MRFs保持正常水平的作用。 史冀鹏 徐红旗 张学林 高晓娟 周越 李俊平 王瑞元关键词:离心运动 针刺 卫星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