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石鸡边缘种群的遗传结构被引量:14
- 2002年
- 大石鸡 (Alectorismagna)分布于青海西部、东部 ,甘肃中部和宁夏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区 ,由于环境变化 ,其种群向甘肃南部森林被砍伐的地区扩散 ,形成边缘种群。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了采自甘肃的大石鸡一个边缘种群和两个中心地理种群共 3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mtDNA)控制区基因 (D loop) 4 5 6~ 45 7个核苷酸的基因序列 ,16个变异位点 (占整个序列的 3 5 % )有 15个单倍型。边缘扩散种群有 3种单倍型 ,M6与另两个种群共有 ,单倍型频率为 0 10 8,而M4和M5为其特有 ,单倍型频率分别为 0 0 81和 0 0 2 7。边缘种群的单倍型比率和遗传多样性分别为 37 5 %和 0 5 49。中心地理种群 1和种群2各有 7个单倍型 ,除M 6为两个种群共有 ,其余为各自所特有。单倍型比率分别为 46 7%和 5 0 0 % ,遗传多样性分别是 0 72 9和 0 786。边缘种群的单倍型比率和遗传多样性均低于中心地理种群。
- 侯鹏卫明张立勋刘迺发
- 关键词:大石鸡线粒体DNA
- 大石鸡种群生态遗传及边缘扩散种群的遗传变异
- 本文测定了甘肃境内由北向南的五个大石鸡种群(Alectorismagna)(兰州种群、榆中种群、定西种群、武山种群和礼县种群)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基因(D-loop)的左高度变异区Ⅰ区及部分中间高度保守区Ⅱ...
- 卫明
- 关键词:大石鸡
- 文献传递
- 珍稀和经济雉类生态生物学研究
- 刘乃发王香亭常诚陈强李仁德陈小勇侯鹏卫明
- 基础理论研究涉及生态学、生态遗传学、分类学、分类区系学、显微解剖学及保护生物学各领域。应用研究包括蓝马鸡人工繁殖技术。该项目成果研究历期20年,其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环保基金1项。研究野生鸡类的生态及生物学目的在于...
- 关键词:
- 关键词:雉类生态生物学蓝马鸡
- 我国石鸡属和雪鸡属鸟类系统地理和生态遗传研究
- 刘迺发黄族豪文陇英阮禄章侯鹏张立勋卫明
- 项目在理论上阐明晚第三纪以来环境演变对石鸡和雪鸡遗传结构的影响,对其分子系统发生及系统地理结构格局形成的作用,和与其雉类分类阶元的关系。两个项目的研究在进化生物学、系统地理学、分类学和生态遗传学领域具有科学理论意义,在物...
- 关键词:
- 关键词:系统地理生态遗传
- 环境因子对大石鸡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2年
- 大石鸡是我国特有种 ,仅分布于青海东部 ,甘肃中部 ,宁夏六盘山以西 ,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荒漠环境指示鸟类。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不仅是生态遗传学的前沿领域 ,而且在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领域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 ,测定了甘肃境内由北向南的 5个大石鸡 ( Alectorismagna)种群 (兰州、榆中、定西、武山和礼县 )的线粒体 DNA( mt DNA)控制区 ( D-loop) 4 5 7~ 4 5 8个碱基长度的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兰州、榆中、定西、武山和礼县种群的平均碱基含量中 A( F=0 .30 F0 .0 1( 4 ,32 ) =3.97)、T( F=6 .4 4>F0 .0 1( 4 ,32 ) =3.97)差异极显著。 5个种群的基因变异率分别为 0 .32± 0 .2 7%、0 .4 8± 0 .4 5 %、0 .6 2± 0 .4 3%、0 .4 4± 0 .2 4 %、0 .1 7± 0 .1 4 % ,种群内的平均基因变异率为 0 .4 1± 0 .1 7% ,种群间的平均基因变异率为 0 .4 6± 0 .1 0 % ,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平均基因变异率差异不明显( F=2 .5 90 .0 5 )和无霜期 ( r=-0 .81
- 卫明侯鹏黄族豪刘迺发
- 关键词:环境因子线粒体DNA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