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斯汉
- 作品数:51 被引量:183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HIV合并Kaposi's肉瘤、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带状疱疹和隐性梅毒1例分析
- 目的 展示与HIV 感染相关的皮肤疾病.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HIV 合并kaposi's 肉瘤,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带状疱疹,隐性梅毒.结果 患者男,45 岁,因"右足、肛周、头面部、臀部赘生物数月,右腿水疱疼痛1 个...
- 李水凤卢斯汉
- 86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PSM)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实验室特征,比较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PSM的861例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861例患者中死亡病例占14.98%(129/861)。临床表现以发热(89.66%)、皮疹(64.92%)、消瘦(64.46%)、咳嗽(49.24%)、贫血(39.26%)、淋巴结肿大(28.57%)为主,当患者合并消瘦、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腹水、呼吸困难及其他机会性感染时,死亡风险明显增高。实验室检查出现白细胞下降、白蛋白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时,提示预后欠佳。521例患者分别使用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治疗,症状改善后给予口服伊曲康唑长期治疗,死亡率分别为8.5%、7.1%、6.6%,三种药物比较,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2,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PSM临床表现多样。抗真菌药物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 李英卢斯汉胡荣欣杜健群柯迎春李水凤王军雄梁健瑜许婍娴吴琼贤郭淑娟
- 关键词:艾滋病抗真菌治疗
- 伴黄疸型药物性肝病药疹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卢斯汉韩建德梁惠梅
- HCMV感染的抗氧化治疗与洁罗维注射液临床预防与治疗应用被引量:10
- 2015年
-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疱疹病毒中最大也是最常见的一种,HCMV感染危害性大,亚洲与非洲地区的人群感染率高,目前临床仍缺乏专属性强的治疗药物。在其治疗过程中,抗病毒药物长期应用导致耐药问题存在,而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与病毒耐药发生率关系密切,因此HCMV防治过程中,抗病毒抗氧化协同治疗势在必行。洁罗维注射液(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是一种"抗病毒+抗氧化+营养支持"三重作用机制的新型复方抗病毒输液,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耐药性,有利于临床诸多科室HCMV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卢斯汉危伟浪刘玉林项旭军罗军
- 关键词:HCMV感染病毒耐药氧化应激
- 以阴囊斑丘疹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并HIV感染1例
- 2016年
- 患者男,32岁。阴囊肥厚性斑丘疹伴瘙痒3个月。阴囊密集分布灰褐色肥厚性斑丘疹,呈椭圆形或多角形,直径0.3~1.0cm,灰褐色,上覆皮屑,界清,表面干燥,质硬。双侧腹股沟及大腿内侧见白斑和皮屑。阴茎根部近系带旁糜烂和渗液。有不洁性行为史,渗出液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活动梅毒螺旋体,RPR(1:32),TPPA(+),HIV确证实验(+),CD4^+/CD8^+:0.43。诊断:二期梅毒;HIV感染。予苄星青霉素治疗后斑丘疹已消退。
- 王军雄陈倩倩李水凤卢斯汉
- 关键词:阴囊斑丘疹二期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181例隐性梅毒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对181例隐性梅毒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181例隐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1例隐性梅毒患者,其中男117例,女64例;男女比例为1.828:1.30~ 40岁年龄段隐性梅毒感染率最高,为30.39%,其次为20~30岁,为20.44%,20岁以下年龄较小的人群隐性梅毒感染率最低,为3.31%.非婚性接触为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49.7%患者存在非婚异性性接触史.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感染率最高(33.1%),初中及以下者占大部分.已婚人群梅毒感染率高于未婚、离异者.相当部分患者合并其他性病.结论:隐性梅毒是重要传染源,因此对其进行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控制梅毒感染意义重大.
- 杜健群卢斯汉李英胡荣欣许绮娴
- 关键词:隐性梅毒统计分析
- 广州地区男男性接触者肛门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SM)肛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在广州地区招募MSM者,进行人口学资料、性行为等调查,采集血液及肛门拭子标本行HIV及HPV分型检测。采用Multivariate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MSM 168例,其中HIV阳性72例,感染率42.8%。共有127例患者检测出至少一种HPV感染,任一型别HPV感染率75.6%,其中混合型39.3%,单纯高危型13.7%,单纯低危型22.6%。HIV阳性者HPV感染率显著高于HIV阴性者(P<0.05)。对于总体MSM人群,HIV阳性是其感染任一型别HPV(RR=8.548,P<0.001)、高危型HPV(RR=9.264,P<0.001)、低危型HPV(RR=3.113,P=0.005)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HIV阳性MSM人群,CD4^+淋巴细胞计数<500 cells/μL及HIV_1-RNA载量>1×10~5copies/mL是其感染任一型别、高危型及低危型HPV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对于HIV阴性MSM人群,具有其他性传播疾病(STD)者感染任一型别、高危型及低危型HPV的相对风险是无STD者的2.9、1.0、1.6倍(均P<0.05)。结论广州地区MSM肛门HPV感染率高,以混合型HPV为主。HIV阳性是MSM肛门HPV感染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
- 李英卢斯汉胡荣欣杜健群李水凤王军雄梁健瑜许婍娴吴琼贤
- 关键词:人类乳头瘤病毒男男性接触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传播疾病
- HIV/AIDS病人泌尿生殖道组织HIV-1总DNA的检测与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组织作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HIV储存库的可能。方法 20例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至少6个月,需要行包皮切除术或泌尿道/生殖道腔镜手术的HIV/AIDS病人,检测标本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HIV-1总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果 20例病人平均年龄(45.8±14.7)岁,接受HAART(6~36个月),平均(14.1±7.9)个月,外周血HIV-1核糖核酸(RNA)均低于检测下限20拷贝/mL,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平均(417.3±151.3)个/μL,CD4细胞/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平均(0.55±0.35),泌尿生殖道组织和PBMC中均能检测到HIV-1总DNA,载量分别为(85.9~89 300)拷贝/10~6个细胞(中位数1 034.12拷贝/10~6个细胞)及(6.83~321 000)拷贝/10~6个细胞(中位数550拷贝/10~6个细胞),两者呈正相关(r=0.53,P=0.018)。但泌尿生殖道组织HIV-1总DNA载量与CD4细胞计数及CD4/CD8细胞比值变化均无明显相关性(r=-0.002,P=0.99;r=0.12,P=0.61)。结论泌尿生殖道组织可能是HIV感染者的病毒储存库之一。
- 朱郇荣范立新周雄才李宝金杨柳平卢斯汉李锋何耀祖李凌华
- 关键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泌尿生殖道
- 艾滋病并一期梅毒、鼻孔真菌感染1例
- 报告以阴茎疼痛性溃疡、鼻孔黄色分泌物为主要表现的艾滋病1例。患者男,37岁,因阴茎糜烂、溃疡、疼痛20天于2010年5月19日就诊。5月24日始鼻孔出现黄色分泌物。体查:鼻孔及其下方见黄色啫哩状物,冠状沟见一约1.8×1...
- 卢斯汉胡荣欣杜健群陈万山
- 文献传递
- 微波联合光动力治疗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分析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特征及微波联合光动力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60例使用微波联合光动力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男男性接触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和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肛周尖锐湿疣男男性接触者大多数为青年(243/260),疣体位置以肛内型和肛内外型为主(245/260),其中HIV感染组肛外型所占比例(8/220)小于非HIV感染组(7/40)。所感染的HPV型别以11型(70/118)、6型(44/118)和16型(40/118)最常见,其中HIV感染者相比非HIV感染者更容易出现高危型、混合型和多重HPV感染。超过一半(146/260)的患者光动力治疗只需1~3次,且HIV感染组和非HIV感染组所需光动力治疗的次数和光敏剂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感染组复发率(13.6%,30/220)与非HIV感染组(15.0%,6/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远低于同期单纯行微波治疗的患者(45%,18/40)。结论微波联合光动力治疗能显著降低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肛周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 李水凤卢斯汉胡荣欣杜健群李英王军雄吴琼贤梁健瑜许婍娴郭淑娟
- 关键词:尖锐湿疣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