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雯

作品数:7 被引量:199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心理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活质量
  • 2篇病人
  • 1篇心肌梗死病人
  • 1篇心理过程
  • 1篇心理状况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状况
  • 1篇饮食
  • 1篇饮食管理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7篇刘雯
  • 6篇卢惠娟
  • 5篇曹艳佩
  • 5篇秦薇
  • 5篇胡雁
  • 1篇夏海鸥
  • 1篇刘雯

传媒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心理状况,分析其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8月在上海市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43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其发病后的5~7d,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questionnaire,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SSRS)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特征和社会支持情况,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AMI患者的焦虑得分高于常模,男性AMI患者的抑郁得分高于常模(均P〈0.05),而女性AMI患者的抑郁得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患者的面对得分低于常模,屈服和回避得分高于常模(均P〈0.05)。AMI患者的焦虑水平与面对、回避等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抑郁水平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体情况呈负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指导AMI患者采取合适的方式应对疾病,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而避免患者负性情绪的出现,并促进其身心健康。
刘雯卢惠娟胡雁秦薇曹艳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理状况社会支持
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障碍患者饮食管理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对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障碍患者饮食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排便障碍的发生机制,排便障碍的护理,排便障碍与饮食的相关性,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控制排便障碍的饮食管理需求及现状等。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建议医护人员针对排便障碍的饮食相关影响因素开展广泛、深入探索,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以期更好地控制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排便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雯刘雯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排便障碍饮食管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84
2011年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预测因素,以期为护理人员采取预防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发病的第5-7天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SF-12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焦虑症状阳性者72例(52.94%),抑郁症状阳性者22例(16.18%)。患者既往的生理职能、锻炼情况和精神健康是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P〈0.01);既往的活力、社会功能和吸烟史是患者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其急性期焦虑抑郁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
刘雯卢惠娟胡雁秦薇曹艳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外压力感受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后6个月内的压力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患病后6周、3个月及6个月分别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压力感受表现为对疾病的忧虑、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重建。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压力感受和压力来源,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负性情绪,以促进其心身康复。
刘雯卢惠娟胡雁秦薇曹艳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10年
阐述应对的概念及应对方式的分类,综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对方式的评价方法、采用的应对方式类型及其效果、应对方式有关的影响因素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刘雯卢惠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影响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早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63
2011年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患病早期的真实体验。方法对15例AMI患者在患病早期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AMI患者患病早期的真实体验归纳为4个主题:①感受身体的危险信号;②面对现实的打击;③适应角色改变;④准备回归与重建。结论 AMI患者患病早期会出现复杂、强烈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身心康复。
刘雯卢惠娟胡雁秦薇曹艳佩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理过程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纵向调查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患病后不同阶段的生活质量,分析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12)、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60例AMI病人患病后7d~10d、6周及3个月时进行调查。[结果]AMI病人不同时间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患病6周、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优于患病后7d~10d。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总分、疾病分型及性别是AMI病人患病后7d~10d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屈服应对和婚姻状况是病人患病6周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婚姻状况、年龄、主观支持、职业和回避应对是病人患病3个月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AMI病人患病后前3个月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不同阶段病人的一般情况、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在提高院内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应加强院外指导,帮助病人采取合适的应对方式,巩固其社会支持,最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刘雯卢惠娟胡雁秦薇曹艳佩
关键词: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