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成 作品数:77 被引量:266 H指数:8 供职机构: 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2014年淮安市市售牛乳中β-内酰胺酶残留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淮安市市售牛乳中β-内酰胺酶残留状况。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布的"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杯碟法"检测乳制品中的β-内酰胺酶。结果 86份牛乳样品中β-内酰胺酶的总检出率为16.3%。不同采样点中,订奶点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最高(38.1%),超市最低(5.8%),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1,P<0.05)。不同包装中,袋装乳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最高(28.0%),瓶装乳最低(9.1%)。结论淮安市牛奶中违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情况比较严重,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侯海燕 刘纯成 刘靓一种玻璃珠自动分配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珠自动分配器,属于生物实验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梨形柱状体,且直径较大一侧底部设置有缺槽,所述壳体内部靠近直径较小一侧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顶端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且空隙距... 刘靓 张敏会 陈大伟 李兵兵 李双姝 魏明月 杨鹏飞 刘纯成淮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HIV-1的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淮安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感染HIV-1的基因亚型分布和分子特征。方法以现住址为淮安的HIV-1确证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扩增env基因片段,测序并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淮安市MSM人群感染的HIV-1基因亚型有5种,分别是CRF01-AE(68.21%,118/173)、CRF07-BC(16.76%,29/173)、CRF08-BC(0.58%,1/173)、CRF55-01B(1.16%,2/173)及B亚型(13.29%,23/17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淮安流行的毒株与云南、辽宁、广西、江苏及湖南分离的同源性高,在进化树上与对应亚型的参考株聚集成簇。流行的优势亚型CRF01-AE中共检测出58个单倍型,单多样性指数(0.999)和核苷酸的多样性指数(0.150)显示淮安市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淮安市MSM人群感染的HIV-1存在多样性,其中CRF55-01B为首次在淮安市MSM感染人群发现,CRF01-AE是淮安市MSM人群中感染的主要流行株。 燕清丽 杨鹏飞 范炜 邢亚东 刘纯成 郭宏雄 何南江 姚海波关键词:HIV-1 基因 分子结构 淮安市禽畜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及其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了解淮安市市售禽畜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并研究分离菌株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2017-2018年从淮安市8个县区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禽畜肉,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琼脂扩散法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特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378份禽畜肉中有60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检出率为15.87%。不同禽畜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鸭肉(22.50%,18/80)、鸡肉(17.95%,14/78)、牛肉(15.38%,10/65)、猪肉(12.94%,11/85)和羊肉(10.00%,7/70)。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对克林霉素耐药率最高(71.67%,43/60),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多重耐药菌株占63.33%(38/6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33%(14/60)。肠毒素基因sea、seb、sec、sed、see的携带率分别为6.67%(4/60)、6.67%(4/60)、23.33%(14/60)、48.33%(29/60)、10.00%(6/60),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tsst-1的携带率为5.00%(3/60)。耐药基因ant(4′,4″)、mecA、vanA、tetM检出率分别为88.33%(53/60)、13.33%(8/60)、11.67%(7/60)和8.33%(5/60)。结论淮安市市售禽畜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率较高,毒力基因携带率高,耐药状况较重,提示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李兵兵 刘靓 李双姝 金晶 刘纯成 赵怀荣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基因 食源性致病菌 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评价标准探讨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为提高淮安市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工作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1],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于每年9月-10月对所辖8个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一次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以促进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2]。 汪艳玲 赵怀荣 刘纯成 侯海燕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室 淮安地区市售熟制坚果籽类产品和冲调谷物制品霉菌污染状况 2024年 目的了解淮安地区市售熟制坚果籽类产品和冲调谷物制品中霉菌污染状况,并比较18S rRNA测序和微生物飞行时间质谱两种方法在霉菌种属鉴定中的一致性。方法2022—2023年在淮安地区采集熟制坚果籽类产品和冲调谷物制品进行霉菌检测,并对检出的霉菌利用18S rRNA测序和微生物飞行时间质谱方法进行种属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对检出率最高的青霉菌属进行进化分析,用MEGA 7.0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检测样品179份,26份检出霉菌,检出率为14.5%。熟制坚果籽类产品霉菌检出率13.2%(10/76),1份霉菌超标;冲调谷物制品霉菌检出率15.5%(16/103)。26株霉菌经18S rRNA测序,种类为青霉菌属9株,曲霉菌属7株,枝孢霉属5株,交链孢属2株,小孢根霉、烟草赤星病菌、玫瑰黄链霉菌各1株。微生物飞行时间质谱共鉴定出14株,在属水平上与18S rRNA测序鉴定结果完全一致,种水平鉴定结果一致率为64.3%。9株青霉菌属进化分析显示,9株主要分为两大支,来自坚果和来自谷物制品的青霉菌属在同一分支,不同年份的菌株也会在同一分支上。结论淮安地区市售熟制坚果籽类产品和冲调谷物制品中霉菌检出率较高,应加强监管和风险评估。 刘靓 杨鹏飞 陈大伟 李双姝 李洁 邢亚东 刘纯成 李兵兵关键词:霉菌 进化树 灌肠类熟肉产品生产环节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016年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检测灌肠类熟肉制品生产过程各环节环境、原辅料及产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同时测定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原辅料和中间产品受大肠菌群和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孢杆菌的污染较重;生产用水和终产品的卫生状况良好。环境和原辅料中均有致病菌检出,主要为金葡菌和沙门氏菌。分离出的沙门氏菌和金葡菌耐药严重,分别有88.89%的沙门氏菌和85.71%的金葡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说明灌肠类熟肉制品生产过程极易受到大肠菌群、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孢杆菌、金葡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生产原辅料是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来源。 李兵兵 刘纯成 侯海燕 刘靓 邢亚东关键词:生产环节 微生物污染 淮安市长角血蜱遗传多样性的线粒体基因COⅠ分析 2019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淮安市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进化关系,为本市H.longicornis及蜱传病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在淮安市盱眙县山区采集游离蜱和羊寄生蜱,PCR法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 COⅠ)基因并测序。对mt COⅠ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JS-XY种群的mt COⅠ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00~100.00%,JS-XY种群在进化枝上属于"Compound"进化谱系枝。JS-XY种群共有3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0.439,核苷酸多样性为π=0.001,多态性位点S=2,Tajima's D值为-0.849 71。结论 研究表明,淮安地区的优势蜱种为长角血蜱,H.longicornis JS-XY种群近期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 何芳 杨鹏飞 唐丽 燕清丽 刘纯成 赵怀荣 姚海波 何南江关键词:长角血蜱 DNA条形码 系统进化树 种群遗传多样性 淮安地区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分离自食品的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耐药特性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分离自食品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凝集分型,利用MIC法测定分离株的耐药性,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39株分离自食品的沙门氏菌分属于5个群,9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氏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按照80%相似度,39株沙门氏菌聚类为15个簇群。39株沙门氏菌中具有耐药性的菌株占69.23%,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氨苄西林、萘啶酸、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嚼唑、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西丁。结论本地区食源性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基因型呈多样性分布,并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 刘靓 李兵兵 李双姝 刘纯成 邢亚东关键词:沙门氏菌 血清型 分子分型 耐药性 江苏省淮安市啮齿动物感染正汉城病毒的基因特征研究 2019年 目的了解淮安市啮齿动物携带正汉城病毒(Seoul orthohantavirus,SEOV)的分布特点及SEOV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特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采集啮齿动物,提取肺组织RNA,采用PCR法扩增SEOV的S基因,对S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淮安市捕获鼠类4种125只,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优势鼠种,构成比为62.4%。褐家鼠携带的SEOV(XuyiRn43、XuyiRn68)S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5%,与江苏省赣榆株(GanyuRn20、GanyuRn66及GanyuRn137)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4%~98.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7%~99.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淮安市褐家鼠携带的SEOV的基因亚型为S1型,有2个单倍型。结论褐家鼠为淮安市优势鼠种,携带的SEOV为S1基因亚型。 燕清丽 行岳真 李兵兵 庞艺秀 何芳 刘纯成 赵怀荣 杨鹏飞 姚海波 何南江关键词:啮齿动物 褐家鼠 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