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松 作品数:11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冶金工程 更多>>
AISI316不锈钢表面等离子渗硼及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改善AISI316不锈钢的摩擦磨损性能。方法采用双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以块状Fe B化合物作为源极材料,在AISI316不锈钢表面制备含硼改性层,对渗层组织、成分、相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分析,并研究改性层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经渗硼处理后,AISI316不锈钢表面形成了一层连续、致密、均匀的改性层,主要由Mo2B和Fe B相组成。改性层具有较高的硬度(964HV0.1),较基体硬度提高了约3倍,且耐磨性较基体有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在AISI316不锈钢表面制备渗硼改性层,可明显提高基体材料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 尹研 李翠玲 刘成松 吴海波 贾亚斌 郭莉莉 秦林关键词:耐磨性 形变强化与渗金属对钛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 刘成松一种提高钛合金耐磨性能的等离子放电耦合改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钛合金耐磨性能的等离子放电耦合改性方法,利用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钛合金表层渗一层厚度约25微米的钛锆共渗层;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将这层钛锆共渗层部分微弧氧化,微弧氧化的厚度范围为8~20微米;最后获得以氧... 奥妮 刘道新 张晓化 刘成松文献传递 离子渗ZrN与喷丸复合对TC4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为改善钛合金耐磨和抗疲劳性能,采用离子渗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先渗Zr,再渗N形成梯度ZrN合金化层,并与喷丸强化(SP)后处理复合。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分析测试了改性层的组织结构和硬度沿层深的分布,探讨了改性层对TC4钛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TC4钛合金离子渗层由ZrN-TiN复合相表层和富氮的Zr-Ti固溶体次表层组成,表面以ZrN相为主,其硬度较基材提高了3.2倍,合理强度的喷丸后处理未造成渗ZrN层表面明显损伤,并使表层硬度进一步增大,硬度沿层深呈现梯度递减分布。渗ZrN层明显降低了TC4合金的疲劳抗力,此归于ZrN-TiN层韧性低、表面粗糙度大。SP后处理则使渗ZrN的TC4钛合金疲劳抗力显著提高,不仅远高于TC4钛合金基材,而且远大于SP处理状态,原因归于复合处理引入了数值高、分布深的残余压应力场,并使表面粗糙度降低、组织改善,有效抑制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刘道新 汤金钢 张晓化 张晓化 于首明 刘成松关键词:钛合金 喷丸强化 一种兼顾钛合金耐磨、抗疲劳性能Cr-Zr-Ti固溶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钛合金耐磨、抗疲劳性能Cr‑Zr‑Ti固溶层的制备方法,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开发一种强韧综合性能优异的Cr‑Zr‑Ti固溶层,为解决钛合金关键零部件需同时兼顾耐磨与抗疲劳提供新的技术途... 于首明 刘道新 刘成松 张晓化钴基合金渗层对钛合金耐磨、抗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采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制备钴基合金层以增强其耐磨、抗蚀性能,并考察了进行后喷丸复合以改善高温处理中对基材疲劳抗力损伤的处理对其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辉光放电光谱仪、显微硬度计、静态压入和动态压压疲劳设备分析和评价了钴基合金渗层的结构、成分分布、硬度和表面韧性,借助球-盘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改性层对基材的干磨损行为和抗3.5%NaCl(质量分数)水溶液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由20μm沉积层和约5μm扩散层组成的钴基合金渗层,组成元素呈梯度渐变分布,表面硬度达HK_(0.98)N718,由于基材表面硬度提高了近一倍并具有良好的减摩润滑特性,使钛合金表面耐磨性提高了28倍,同时该渗层在3.5%NaCl(质量分数)水溶液中呈现良好的钝化特性,抗腐蚀性能优于钛合金基材。经陶瓷丸以0.15 mm A强度(Almen强度)喷丸后处理的钴基合金渗层的上表面沉积层减薄了1/5,表面硬度稍有增加,且表层硬度梯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变缓,表面韧性却明显增强,但喷丸处理不仅使得钴基渗层表面耐磨性有所降低,其磨损率仅为钛合金的1/10,而且引起钴基合金渗层抗电化学腐蚀性能稍劣于钛合金基材。 唐长斌 郑超 马阿敏 刘道新 刘成松 于首明关键词:双层辉光离子渗 钴基合金 钛合金 304不锈钢表面Mo合金化改性层组织结构及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提高304不锈钢表面耐磨性能。方法利用双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使304不锈钢表面形成Mo合金化渗层。分析渗层的成分分布和相结构,对比基体材料和Mo合金化改性层的硬度、磨痕形貌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所制备的Mo合金化渗层均匀致密,厚9.6μm,主要由纯Mo相构成。合金化元素Mo在渗层中从基体表面到内部呈梯度分布,表面显微硬度值达806HV0.05。在干摩擦条件下,Mo合金化渗层的比磨损率仅为304不锈钢基体的1/84,使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双辉等离子Mo合金化能够有效改善304不锈钢的抗磨损性能。 刘成松 秦林 李翠玲 尹研 贾亚斌 郭丽丽关键词:磨损 金属表面形变纳米化对渗氮行为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9年 表面形变纳米化技术通过外力作用使金属表面发生强烈塑性变形,形成梯度纳米-亚微米结构改性层,此独特的组织结构既能促进氮化过程,又益于形成优异的渗氮层,使金属材料整体综合性能和服役寿命显著提升,在诸多工业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表面形变纳米化因在促进渗氮中的学术和工业应用价值,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本文较全面地总结了表面形变纳米化对氮化促进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刘丹 刘道新 张晓化 刘成松 赵伟东 徐星辰关键词:塑性变形 一种兼顾钛合金耐磨、抗疲劳性能Cr-Zr-Ti固溶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钛合金耐磨、抗疲劳性能Cr‑Zr‑Ti固溶层的制备方法,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开发一种强韧综合性能优异的Cr‑Zr‑Ti固溶层,为解决钛合金关键零部件需同时兼顾耐磨与抗疲劳提供新的技术途... 于首明 刘道新 刘成松 张晓化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钛合金耐磨性能的等离子放电耦合改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钛合金耐磨性能的等离子放电耦合改性方法,利用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钛合金表层渗一层厚度约25微米的钛锆共渗层;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将这层钛锆共渗层部分微弧氧化,微弧氧化的厚度范围为8~20微米;最后获得以氧... 奥妮 刘道新 张晓化 刘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