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都

作品数:17 被引量:11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稀土
  • 3篇氧化镧
  • 3篇植物病原
  • 3篇细菌
  • 3篇小麦
  • 3篇酶活
  • 3篇活性
  • 3篇降解
  • 3篇胞外酶
  • 3篇胞外酶活性
  • 3篇
  • 3篇病原
  • 2篇蛋白
  • 2篇性状
  • 2篇整合蛋白
  • 2篇生化性状
  • 2篇生物降解
  • 2篇微生物降解
  • 2篇稀土元素
  • 2篇病害

机构

  • 11篇安徽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6篇刘庆都
  • 11篇章健
  • 6篇承河元
  • 2篇郭坚华
  • 2篇任欣正
  • 2篇张自立
  • 1篇承新
  • 1篇刘爱平
  • 1篇竺伟民
  • 1篇高倩
  • 1篇刘兢

传媒

  • 3篇稀土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4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稀土积累对植物病原细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0
1997年
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氧化镧(La2O3)在浓度为50,100,150,200,250,300,350,400,500,600,700ppm时对植物病原细菌(Erwiniachrysanthemi,Ech,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Pseudomonassolanacearum,Az;C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michiganense,C3)生长的影响。在平板培养基中,当稀土浓度大于100ppm时,Ech,Xoo,Az三种细菌菌落出现时间均比对照延迟,C3在所有处理中不生长。稀土浓度越大,菌落出现时间越迟,在50~350ppm内,不同菌落出现时间延迟12~48小时。随着稀土浓度提高,生长量逐渐减少,至400ppm时,所有菌不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当稀土浓度小于200ppm,培养时间为24小时时,可刺激Ech菌的生长。除此之外,不同稀土浓度不同培养时间下,稀土对植物病原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稀土浓度提高而增加,至350ppm时,几乎完全抑制病菌生长,其中对C3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章健刘庆都承河元竺伟民吴守峰李明华
关键词:氧化镧植物病原细菌ECHXOOC3
皖南尖吻蝮蛇毒中类去整合蛋白/富含半胱氨酸两结构域cDNA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1
2000年
为了探讨出血毒金属蛋白酶结构功能关系 ,通过 RT- PCR方法 ,从皖南尖吻蝮蛇( Agkistrodon acutus)毒腺总 RNA中扩增得到编码 P- 型出血毒金属蛋白酶的完整类去整合蛋白和富含半胱氨酸两个结构域 c DNA( AA/DC) .它全长 964bp的 c DNA,开放阅读框架编码 2 1 6个氨基酸残基 ,序列比较分析表明它同来自 Bothrops jararaca的 jararhagin- C、来自 Crotalus atrox的 catrocollastatin- C有很高的同源性 .在类去整合蛋白结构域中 ,Ser- Glu- Cys- Asp( SECD)代替了去整合蛋白中相应部位的 Arg- Gly- Asp( RGD)三肽序列 .将编码区基因克隆入 p GEX- 2 T载体中 ,转化大肠杆菌 TG- 1 ,用 IPTG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具有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凝集活性 ,但不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 .该研究为进一步阐述蛇毒金属蛋白酶结构功能关系和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
刘庆都张家琳承新刘爱平刘兢
关键词:半胱氨酸基因克隆
稀土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生长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1997年
研究了稀土氧化镧(La2O3)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简称Xo)生长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稀土浓度为50、100、150、200、250、300、350mg/L时,对Xoo生长均呈抑制作用,在固体培养中菌落出现时间延迟,直径减小,液体培养中OD620值下降;稀土浓度大于350mg/L时,病菌停止生长;浓度为200mg/L时,稀土对Xo的蛋白酶、果胶酶活性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章健刘庆都承河元梅标夏学安
关键词:稀土水稻白叶枯病菌胞外酶活性
苯胺的微生物降解被引量:17
1997年
从长期受苯胺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2株对苯胺降解能力很强的细菌,分别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p.ZD-13)和芽孢杆菌(Bacilussp.SA-9)。2株细菌均属中温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7.0,在含低浓度苯胺培养基中生长比高浓度的好。在选定的最适条件下,测定了2株细菌的生长及其对苯胺的降解能力。在含200mg/L、500mg/L苯胺的培养基中,28℃下振荡培养48h,苯胺降解率均为100%,而在含1000mg/L、1500mg/L、2000mg/L苯胺的培养基中,28℃下振荡培养48h,苯胺降解率分别大于80%、60%和40%。
章健刘庆都
关键词:苯胺微生物降解细菌生长降解
镧对三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00年
研究了单一稀土氧化镧 ( L a2 O3)对小麦纹枯病菌 ( Rhizoctonia cerealis,Rc)、棉花枯萎病菌 ( Fusariumoxysporum f.sp.vasinfectum,3- 2 )和水稻纹枯病菌 ( Rhizoctonia solani,Rs)三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中 ,L a2 O3浓度在 1 2 0~ 1 80 mg/L时对 Rc有明显刺激作用 ;浓度≤ 2 1 0 mg/L时 ,对 Rs有明显刺激作用。浓度 >30 0 mg/L时 ,对 Rc和 Rs均有较强抑制作用。La2 O3浓度在 30~ 450 mg/L时对 3- 2均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刘庆都章健承河元张自立高宗仙秦胜惠
关键词:稀土氧化镧植物病原真菌
降酚细菌的分离驯化及其降酚能力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从受酚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3株对酚降解能力强的细菌S1、S2和S3,28℃振荡培养,在酚浓度为500mg/L培养液中6h降解率均大于50%,24h降解率均为100%。酚浓度为1000mg/L、1500mg/L和2000mg/L时,24h降解率分别为:S1依次是84%、71%和75%;S2依次是81%、67%和73%;S3依次是81%、72%和73%。将3株细菌按平均比例混合接种时降解率提高。经初步鉴定,3个菌株分别是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S1)、芽孢杆菌(Bacillussp.S2)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S3)。
章健刘庆都汪茂斌钱军
关键词:细菌降解驯化
稀土积累对水体中藻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1997年
为了解稀土积累对水体中藻类生长的生态效应,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氧化镧(La2O3)积累对水体中混合藻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浓度为50、100、200、300、400、600、800ppm时,对混合藻的生长多表现为抑制作用。整个试验期间藻的叶绿素(a)含量及藻细胞数量均随着稀土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只是稀土浓度为100ppm,培养15天时对藻产生轻微刺激作用。当稀土浓度>400ppm时,混合藻的生长几乎完全被抑制。
章健刘庆都姜玲曹振玲
关键词:稀土稀土肥料藻类
稀土元素对棒形杆菌生长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3
1998年
为了解稀土元素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效应,研究了单一稀土氧化镧(La2O3)对番茄细菌溃疡病棒形杆菌(C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michiganense,C3)的生长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明显抑制C3的生长,且随处理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加强。固体培养基上表现为C3菌落初生时间比对照延迟12~48h,菌落直径减小1.3~2.9mm。液体培养基中表现为OD620值下降。稀土可明显提高C3的胞外蛋白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稀土浓度>350mg/L时,C3停止生长。
章健刘庆都承河元
关键词:稀土胞外酶活性番茄病害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微生物降解被引量:6
1998年
从长期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dodecylbenzenesulfonate,SDBS)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3株对SDBS降解能力很强的细菌,分别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P-11)、芽孢杆菌(Bacilussp.B-24)、气单胞菌(Aeromanassp.A-2)。3株细菌均属中温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70,在低浓度SDBS中生长比在高浓度中生长好。在选定的最适条件下,测定了3株菌对SDBS的降解能力,在含40mg/LSDBS的培养基上,于28℃生长72h,SDBS的降解率均超过95%,其中P-11达100%。
刘庆都章健
关键词:苯磺酸钠微生物降解降解废水处理
小麦上一种新的植物病原棒形细菌的初步鉴定被引量:5
1996年
植物病原棒形细菌的分类在历史上争议很大。70年代以来,分类学家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和遗传学的方法,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资料,将植物病原棒形细菌分为4个属: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棒状杆菌属(Clavibacter),短杆菌属(Curtobacterium)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目前这一分类观点已被广泛接受。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第9版就使用了这一系统。1987年,作者在扬州地区小麦上发现一种新病害,即小麦细菌性苗枯病,分离所得病原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棒形细菌。作者将它与已报道的10个植物病原棒形细菌的种、亚种及致病变种一起进行了比较研究,以阐明其分类地位。
刘庆都郭坚华任欣正
关键词:小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