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牧业厅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栽培技术规程
- 2003年
- 费乌瑞它(Favorita)荷兰品种。株高60cm,分枝少,茎紫褐色,株型扩散,复叶大下垂,叶缘有轻微波状,生长势强。花冠蓝紫色,易天然结果。早熟,生育期65d。块茎长椭圆形,皮色淡黄。肉色深黄,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块茎膨大速度较快。块茎对光敏感。一般产量1700kg/667m^2,高产量可达3000kg/667m^2。块茎淀粉含量12%~14%,干物质17.7%,
- 刘富强杨海鹰
- 关键词:费乌瑞它早熟品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生长势花冠
- 旱地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物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9年
- 对马铃薯克新一号原种采用地膜覆盖和露地两种栽培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比较其出苗时间、根系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及其生物产量、单产和商品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相比,马铃薯生长期缩短15d左右,植株干物质含量明显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每667m2较露地增产605.8kg,商品薯率提高19.2个百分点,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优势。
- 刘富强张智芳云庭杨海鹰郝文胜曹亚利李树生李文岗
- 关键词:马铃薯地膜覆盖生物产量商品薯率
- 呼和浩特市后山地区中棚种植马铃薯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10年
- 马铃薯中棚种植就是在外界温度太低不能种植马铃薯时,利用塑料大棚通过太阳的辐射,提高棚内的温度,为马铃薯提早播种及出苗、生长、块茎膨大创造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促使马铃薯提早成熟结薯,收获后可再种植白萝卜等蔬菜,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高均平李文岗乌日根刘富强
- 关键词:马铃薯中棚栽培外界温度
- 优化施肥量控制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被引量:5
- 2014年
- 马铃薯早疫病是一种常见的马铃薯病害,采用农艺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本试验通过施肥处理控制早疫病危害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早疫病发生早晚与施肥多少直接相关,施用60 kg/667m^2和40 kg/667m^2马铃薯复合肥,对早疫病防治效果为93.39%和88.56%,增产26.61%和22.18%,纯增效益405元/667m^2和365元/667m^2。因此,施40~60 kg/667m^2马铃薯复合肥可以作为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发生的一项农业措施进行应用。
- 曹春梅李文刚王晓娇胡冰林团荣郭景山刘富强杨钦
- 关键词:马铃薯施肥量早疫病
- 马铃薯滴灌示范试验初报被引量:8
- 2009年
- 以马铃薯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在内蒙古察右中旗进行了滴灌与半固定式喷灌两种灌溉方式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半固定式喷灌相比,滴灌灌溉方式可使马铃薯极显著增产,增产率14.86%,大薯率显著提高7%;从马铃薯现蕾到收获,在土壤湿润深度相近情况下,单次灌水量不及对照的1/3,全生育期可节水48.2%;水分生产效率每立方米5.14kg,比对照高1.7kg;水分生产效益每立方米2.03元,高于对照0.72元;肥料利用率比对照高20%左右;纯收入比对照每公顷增加2385元,增收率19.5%。滴灌较半固定式喷灌更适于在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马铃薯生产中应用。
- 王官茂郝文胜云庭杨海鹰刘富强赵海鑫
- 关键词:马铃薯滴灌水分生产效率
- 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不同栽培密度、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试验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4种种植密度、4种施肥量,比较不同栽培密度、施肥量对马铃薯单株性状、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以667m2施基肥尿素20.67kg、二铵17.36kg、硫酸钾30.62kg、追尿素9.95kg时,植株长势最好,单株结薯数和单株产量均以该处理效应最佳;在该施肥量水平下,每667m2种植密度为5000株时产量最高,达3526.1kg,而每667m2种植密度为4000株时形成的商品薯率最高,为84.3%。
- 张智芳刘富强云庭杨海鹰王官茂郝文胜高均平曹亚利
- 关键词:阴山北麓费乌瑞它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