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存杰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剧种
  • 2篇平调
  • 1篇大弦戏
  • 1篇档案
  • 1篇档案管理
  • 1篇地方戏
  • 1篇演出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观
  • 1篇元初
  • 1篇儒士
  • 1篇书法
  • 1篇书法艺术
  • 1篇书法艺术观
  • 1篇书院
  • 1篇曲艺
  • 1篇文臣
  • 1篇稀有剧种
  • 1篇戏曲
  • 1篇戏曲艺术

机构

  • 6篇南阳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刘存杰
  • 1篇张艳

传媒

  • 2篇戏剧之家
  • 1篇东方艺术
  • 1篇档案天地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8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平调资料整理利用研究
2024年
在戏曲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转变的进程中,大平调资料整理应走出单一的以戏曲学为本位的藩篱,融入民俗学、回归非遗学视域,突出资料的传承性功能;加强对戏曲声像核心资料、戏曲传承核心技能资料的整理,充分挖掘戏曲资料的社会、民俗价值,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升强大精神动力。
刘存杰
元初时期儒士书法艺术观浅论——以元初文臣胡紫山为例
2014年
胡紫山为元初著名能臣,诗、文、词、曲兼擅,有较高的书法艺术素养。提出"文章字画,是为其人"强调书法与人品的结合;反对模拟、强调自得;推崇"清雄"、讲求"气韵"。同时对书法字体的演变史亦有独到见解。
刘存杰
关键词:元初
文旅融合背景下百泉书院的保护与建设研究
2023年
百泉书院在河南辉县,隶属于涵盖苏门山和百泉湖的百泉景区。目前,国家、省、市、县各级层面对百泉书院保护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物考古勘探与鉴定工作进展缓慢;建设与规划自主权不够充分;书院历史地位和文化精神阐释有待加强与挖掘;书院与其他景区存在孤立与割裂;资金投入及生态保护有待提高;宣传力度与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等。因此,应统筹百泉书院遗址考古与周边景区保护建设;加快百泉书院总体规划进度,履行辉县主体责任;以研学为基,促进百泉书院文旅产业融合提升;打通行政区域界限,“串珠成链”,助力乡村振兴;加强人才引进及培育,增加资金投入;擦亮“百泉书院”品牌,优化提升书院文旅供给等,以助益高质量发展导向下书院文化传承与全域旅游发展工作。
张艳刘存杰
关键词:百泉书院
多省流布剧种大平调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年
戏曲档案作为戏曲艺术的见证与保存,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遗失,会影响对戏曲艺术发展轨迹的宏观把握、也不利于戏曲艺术发展历史的梳理和研究,对戏曲传承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稀有剧种大平调是流布于“冀豫鲁苏皖”五省交汇的梆子声腔剧种。学界对大平调研究,在资料、历史、志书、理论研究、评论等方面都有所创获,出现了不少著作和论文。
刘存杰
关键词:档案管理平调流布戏曲艺术
大弦戏唱词特点及剧目发展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14年
大弦戏是活跃在豫北、鲁西南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唱词具有程式化、诗词化等特色。目前,大弦戏已经走下御戏神坛,风华不再而面临被边缘化的事实,尤其是优秀演出剧目匮乏。大弦戏剧目要传承与发展,必须走出过分本土化复排误区,转变原来的红脸唱腔为主的观念,积极借鉴其他剧种的改革经验,同时,要放开眼界吸引优秀编导人才的介入。
刘存杰
关键词:大弦戏稀有剧种
大平调传承贵在多方联合——大平调传承调研感思被引量:2
2018年
在冀鲁豫交汇地区,大平调与其他剧种相比,演出明显活跃。我从小听着大平调长大,虽远离他乡,对大平调总有一份扯不断的情感。现在,因工作和学习需要,我开始关注地方戏传承问题,在剧种选择方面,首选还是大平调。2015年夏,拜访滑县大平调剧团邢宝军团长,聊起剧种现状,记得最深的一句话是“大平调缺能人啊”。
刘存杰
关键词:平调传承剧种地方戏演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