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廷
- 作品数:46 被引量:2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儿童至成年体重状态变化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肝功异常的发生风险
- 闫银坤侯冬青赵小元刘军廷程红米杰
- 可穿戴设备在儿童运动监测中的应用及评价
- WHO在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体力活动不足或静态生活方式是全世界引起死亡和残疾的第四位原因.可穿戴设备如计步器、运动手环、运动手表在运动监测中逐渐普及.设备大多使用三维传感技术,能测量身体在矢状轴、垂直轴和冠状轴三个方向的...
- 黄贵民刘军廷米杰
- 生物电阻抗法和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7~ 17岁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一致性评价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法(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7~17岁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一致性。方法对1431名儿童进行BIA和DXA检测。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分析评价方法间所测去脂体重和脂肪量的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在对数变换的数据中进行。结果男、女生中BIA与DXA所测去脂体重的ICC分别为0.986和0.974,脂肪量的ICC则分别为0.854和0.926。男生中BIA与DXA的去脂体重比值均值及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1.04和0.95~1.14,女生中则为1.02和0.90~1.15。男、女生中去脂体重的LoA范围均随年龄增长而变窄。男、女生中两种方法的脂肪量比值LoA范围均较宽,分别为0.40~1.27和0.48~1.48。此外,男、女生中均可看到各成分的比值LoA范围随BMI等级增高而变窄。结论BIA所测去脂体重与DXA的一致性良好,但BIA测量脂肪量的误差较大。肥胖儿童的BIA与DXA一致性优于消瘦和正常体重儿童。
- 刘丽陆爽敖丽萍刘军廷程红黄玮浩杨轮张广川米杰杨翌
- 关键词:生物电阻抗法双能X线吸收法去脂体重脂肪量
- 儿童期体重指数及血压独立影响成年期左心室构型
- 闫银坤侯冬青刘军廷赵小元程红米杰
- 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与青年期肥胖关系的队列研究
- 目的 前期研究已在横断面上揭示青春期发育和肥胖相关,本研究通过队列研究,分析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对青年期肥胖的独立影响作用.方法 2011年对1987年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北京市儿童血压队列(BBS队列)儿童青少年进行...
- 陈芳芳侯冬青赵小元程红刘军廷杨平单馨影米杰
- 身体活动和午餐能量摄入对超重肥胖儿童的影响
- 黄贵民程红刘军廷米杰
- 学龄儿童肥胖持续状态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病风险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肥胖持续状态与心血管代谢异常罹患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儿童青少年,根据基线和随访时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持续非肥胖、肥胖恢复、新发肥胖和持续肥胖组,并按照基线与随访时点是否为肥胖分析比较不同肥胖持续状态儿童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不同肥胖持续状态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分析11379人(男童占49.6%)。随访2年间,人群新发肥胖率为3.2%(95%CI:2.9%~3.5%),肥胖恢复率为4.4%(95%CI:4.0%~4.8%)。新发肥胖组和持续肥胖组的SBP、DBP、TG、LDL-C和非HDL-C的增加值高于持续非肥胖组,而肥胖恢复组的SBP、LDL-C和非HDL-C的增加值较低(均P<0.05)。此外,以持续非肥胖组为对照,持续肥胖组和新发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各项异常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异常个数≥2)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而肥胖恢复组在大部分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风险与持续非肥胖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发肥胖和持续肥胖均可增加心血管代谢异常的发生风险,而肥胖儿童恢复为非肥胖后上述风险则可有效降低。
- 侯冬青董虹孛朱忠信郁兆仓王宏健高爱钰程红赵小元刘军廷黄贵民陈芳芳米杰
- 关键词:队列研究
- 城市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了解儿童体力活动现状,分析其对超重/肥胖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北京市某学校295名9~13岁学生并完成临床健康评估和计步器7d体力活动监测,同时使用问卷调查学校营养午餐食用情况、近半年体力活动情况及膳食习惯.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MI、WHtR、体脂百分比(FMP)与体力活动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力活动相关指标与超重/肥胖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 15.5%的男生和13.1%的女生每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达到60 rmin.超重/肥胖儿童每日静态活动时间、每日总能量消耗(含基础代谢)和体力活动消耗能量高于体重正常组.WHtR、FMP和BMI均与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呈负相关关系;学生上下学乘私家车日均增加1h,WHtR、FMP分别上升0.01和2.06个单位.每日静态活动时间增加1h,FMP则升高0.89个单位.BMI与膳食中的叶类蔬菜(菠菜、白菜等)呈负相关关系,每周平均食用叶类蔬菜频率增加1次,BMI下降0.10个单位.控制性别、肥胖家族史后,静态活动时间≥120 min/d是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城市学龄儿童每天的体力活动量较低,减少静态活动时间和增加体力活动以消耗能量,可预防和降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 黄贵民苏忠剑刘军廷闫银坤孟玲慧程红米杰
- 关键词:肥胖儿童影响因素
- 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基线特征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描述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基线特征。方法2016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房山、密云及通州区的30所学校(包括8所小学21所中学和1所12年制学校),排除因外伤等身体不适不能参加体检者,将1-4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5391名。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等基线调查,评价儿童青少年肥胖、血压、血糖、血脂和骨密度及握力情况。结果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骨密度减低检出率分别为2213%(3394例)、14.8%(2248例)、10.4%(1490例)、20.3%(2919例)和2.1%(316例),男生分别为27.2%(2081例)、16.3%(1244例)、12.8%(922例)、22.2%(1595例)和1.2%(94例),女生分别为17.3%(1313例)、13.3%(1004例)、7.9%(568例)、18.4%(1324例)和2.9%(229例)。男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生,骨密度减低检出率低于女生,JP值均〈0.05。男生BMI、收缩压、空腹血糖和握力均高于女生(P〈0.05),体脂百分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和低LDL.C均低于女生(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心血管慢性病危险因素呈现高发态势,并已经出现骨密度减低问题,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需要从儿童青少年期开展。
- 侯冬青高爱钰朱忠信郁兆仓林宁翔刘军廷赵小元黄贵民常素英米杰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系统骨健康
- 1985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水平变化趋势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1985至2005年生长发育水平、体质状况和肥胖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肥胖相关慢性病的罹患现状。方法分析数据来源于2010年北京统计年鉴、1985至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和北京学龄儿童高血压现患调查。以身高、体重和胸围反映体格生长发育水平;肺活量、50m跑用时、肺活量指数作为体质状况评价的指标。分析北京市学龄儿童1985至2005年生长发育水平、体质状况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①男女性体重增速远高于身高的增速,胸围增速略高于体重,BMI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不论男女性,身高、体重和胸围的每5年平均增速乡村均高于城区、男性高于女性,BMI增幅的城乡差别不明显。②2005至2009年人均GDP年平均增速为14.0%,198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男女性肥胖率分别为0.7%和0.6%,2010年分别为17.1%和11.9%,肥胖率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3.2%和12.2%。③2005年男性在13岁前、女性在12岁前肺活量与2000年较接近,之后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女性12岁以后肺活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不论男女性,2005年肺活量指数均较2000年明显下降。1985至1995年男女性50m跑用时总体上呈缩短趋势,1995至2005年呈延长趋势。结论 1985至2005年北京市人均GDP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但体质状况呈下降趋势,肥胖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快速增高。
- 刘军廷米杰
- 关键词:青少年生长发育健康肥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