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海
- 作品数:33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PPO结合LCP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MⅡ.PO(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结合LcP(锁定加压钢板)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3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MIPPO技术双侧入路联合内外侧LCP双钢板内固定。固定后采用植骨支撑胫骨平台。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获得1~3年随访,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采用Hohl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其中优1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0%。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MIPPO结合LCP钢板内固定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 马国涛曹飞周卫刘东海孙晓茹贾科江赵世阳吴登科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MIPPO技术
- 钛网在颈椎体融合中的应用
- 2003年
- 颈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手术方法多采用颈前路环锯法减压椎间隔合术.在固定方面有用前路钢板、笼椎间盘融合器(Cage)等.本法介绍我院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使用钛网在椎间盘融合固定中的应用.
- 刘东海
- 关键词:钛网颈椎间盘突出
- 膝后内侧入路金属空心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膝后内侧入路金属空心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3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28例,女8例;年龄16~57岁,平均35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屈膝90°位后抽屉试验阳性,后沉征阳性.患者均摄膝关节X线片,发现胫骨平台后侧有撕脱骨块,均取膝后内侧入路,用金属空心螺钉固定,术后指导功能锻炼.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病例成功完成手术,并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部位均愈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价标准,优30例,良4例,可2例,平均(92.2±3.8)分.结论:膝后内侧入路金属空心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能较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 贾科江关津京杨朝垒刘东海姜会枝马国涛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 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
- 2012年
- 背景:传统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已成功在临床应用。有报道高屈曲后稳定型固定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有较高的高分子聚乙烯垫磨损,而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工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后的近期效果。方法:78例(113膝)行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髌骨不进行置换。随访3年,分别比较置换前、置换后膝关节活动度及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随访3年,膝关节活动度从置换前平均110.7°改善到置换后平均124°,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从置换前平均54.2分改善到置换后平均95.4分,优良率达93.58%,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低。提示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近期置换效果满意,置换后的持续疼痛是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因素,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 周卫刘东海马国涛徐振伟姜会枝吴登科赵世阳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置换人工假体关节功能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即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THR患者40例,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案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复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咳嗽与感冒,2例患者发生轻微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多种髋关节疾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而髋关节置换术后加强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保证病人痊愈的重要环节。
- 马国涛刘东海贾科江
- 关键词:髋关节并发症预防疗效观察
- 二期翻修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翻修术,一期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术。结果术后感染被100%根除,膝关节活动度(ROM)从术前平均64°提高到术后平均97°(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从术前35分(7-58分)提高到术后87分(45-96分)(P〈0.05)。结论二期翻修的手术方法能有效根除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并能获得理想的临床功能。
- 周卫徐振伟吴登科赵世阳刘东海
- 气压止血带下大隐静脉剥脱152例报告
- 1998年
- 我科自1986年起在止血带下进行大隐静脉剥脱11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53例189肢,其中男98例121肢,女55例68肢;最大68岁,最小32岁;发病时间最长35年,最短5年,平均152年,单肢发病97例,双肢发病46例;并发小...
- 刘东海孙国绍高德山
- 关键词:大隐静脉剥脱气压止血带病例报告
- 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气囊止血带与高凝状态的关系被引量:33
- 2011年
-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气囊止血带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可导致高凝状态甚至深静脉血栓。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止血带与高凝状态关系。方法:39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止血带组(n=20),非止血带组(n=19)。两组于术前、止血带组止血带放气后5min及非止血带组术后均测定血液流变、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抗凝血酶-Ⅲ。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TK、抗凝血酶-Ⅲ术后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止血带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较非止血带组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TK、抗凝血酶-Ⅲ较非止血带组明显降低(P<0.05)。结果提示,全膝关节置换的创伤和止血带的使用均可导致高凝状态,但止血带可加重高凝状态,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倾向。
- 周卫刘东海马国涛龚跃昆刘劲松
- 关键词:气囊止血带全膝关节置换术高凝状态血流动力学深静脉血栓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联合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比较多模式镇痛方案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接受单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入院开始疼痛宣教,术前3d开始口服塞来昔布,术后关节内注射镇痛混合剂(吗啡、布比卡因、复方倍他米松),膝部冰敷冷却48h,并应用连续性股神经组织的多模式镇痛(多模式组,30例)。另一组术后单独应用PCIA(PCIA组,30例)。疼痛难以忍受时,肌内注射吗啡5~10mg。两组患者均在硬腰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12、24、36h、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术后12、24、48、96h膝关节ROM、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24、48、72和96h患者体温,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内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等不良记录。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4h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组在术后12、24、36h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小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运动状态下和静止状态下,多模式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P<0.01);多模式组患者术后24、48、72、96h体温均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组患者术后12、24、48、96h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大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血压、心率、呼吸抑制、尿潴留、皮疹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组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PCIA组有22例出现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持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术中局部注射混合镇痛剂能很好地减轻TKA后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镇痛效果好的多模式镇痛方法。
- 曹飞李超艺康小红刘东海吴登科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
- 手部皮肤严重撕脱伤41例治疗
- 2001年
- 刘东海李慧萍
- 关键词:手部皮肤撕脱伤游离植皮皮下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