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宇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疗效观察
- 凌宇
- 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患病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眼科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92例(其中乙型肝炎253例、丙型肝炎39例),进行干眼症的相关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查,包括询问病史、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并检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等.结果 2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干眼症208例,非干眼症患者84例.其中男性169例,干眼症者119例;女性123例,干眼症者89例.干眼症组与非干眼症组年龄分别为47±12岁、44±13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位数值分别为37.61U·l-1、27.30 U· l-1;总胆红素中位数值分别为25.26umol·l-1、15.35umol·l-1;白蛋白分别为42.72 ±6.10g·l-1、44.04 ±4.21g·l-1.其中年龄、总胆红素以及白蛋白三项,在干眼症与非干眼症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208例干眼症患者中乙肝177例,占85.10%;丙肝31例,占14.90%,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间干眼症患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Schirmer Ⅰ试验以及BUT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年龄及总胆红素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有相关性.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有其自身特点,其干眼症发生率高,且与性别无相关性,与年龄相关.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干眼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 陈超郭纯刚于晶谢连永凌宇董宏伟曹志军冉娜李上
- 关键词:干眼症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视功能的变化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视网膜炎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后视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并且第1次发生CMV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给予膦甲酸钠和更昔洛韦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通过多焦视网膜电图对每例患者的视功能进行评估,以未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正常人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患眼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CMV视网膜炎患者mf ERG一阶反应中心区域N1-P1的振幅密度,治疗前为(36.98±17.93)n V·deg^-2,治疗1个月后为(41.33±16.78)nV·deg^-2,治疗3个月后为(36.12±15.46)n V·deg^-2,正常对照组为(76.99±11.27)n V·deg^-2。患眼发病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1~4环区域mf ERG的一阶反应N1-P1的振幅密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眼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1~6环区域mf ERG的一阶反应N1波和P1波的潜时,以及N1-P1的振幅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没有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MV视网膜炎的患者在经过积极地抗病毒治疗后,视力虽然能够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恢复,但视网膜外层仍然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视网膜的功能显著降低。
- 李上谢连永于晶凌宇董宏伟郭纯刚潘志强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艾滋病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及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的疾病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佑安医院眼科诊治的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患者32例。方法对上述患者进行与艾滋病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并进行视力、眼压、眼前节检查、彩色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眼科检查,并观察其临床特征。主要指标视力、眼压、眼底、CD4+T细胞计数。结果32例患者的视力为光感。1.0;眼压8-16mmHg;眼前节检查8例患者(4例为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可见眼前节反应阳性(前房闪辉及角膜后KP);32例患者彩色眼底像均可见典型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眼底改变;8例(25%)CD4+T细胞〈10个/μL,视力为光感~0.8,其中3例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15例(46.88%)CD4+T细胞在10—50个μL,视力为眼前指数-1.0,其中1例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9例(28.12%)CD4+T细胞〉50个/μL,无患者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及视网膜脱离。19例患者(含4例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患者)合并其他全身机会性感染。结论CD4+T细胞〈50个/乩的患者更易患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其视力预后差;CD4+T细胞〈10个/μL的患者更易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且眼前节反应明显,更易合并其他全身机会性感染。
- 陈超郭纯刚谢连永凌宇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病毒性葡萄膜炎CD4+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