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再平
- 作品数:36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林业科学技术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 2002年
- 王涛李智勇兰再平
- 关键词:林业科学技术
- 主要用材树种新造丰产林地病虫害定位观测结果综合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6个项目省(区)内15个主要用材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林地上的62个病虫害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日本落叶松没有发生任何病、虫害以及白榆、刺槐和加勒比松没有发生病害外,其余树种造林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病虫危害。相比之下,马尾松、火炬松、毛白杨、欧美杨造林地发生虫害种类较多;马尾松、火炬松、毛白杨、欧美扬、刚果12桉和蓝桉造林地发生病害种类较多。根据各种病虫害在同一树种所有观测点上的样点发生频率和观测发生频率,作者提出了各树种造林地的最常发生虫害和病害种类。在所有病虫害观测点进行的全部观测中,虫害观测占777%,病害观测占271%。在全部有虫观测中,发生重度危害的观测为极少数,仅占25%,发生中度危害的观测也较少,占886%,绝大多数观测为轻度危害;同样,在全部有病观测中,发生重度危害的观测为极少数,仅占608%,发生中度危害的观测为少数,占116%,绝大多数观测为轻度危害。所以,总体来讲,病虫害给主要用材林树种幼林造成的危害较轻。建议根据本文提出的各树种常发性和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种类,有重点地制定防治措施。
- 兰再平吴金坤苏显峰程红
- 关键词:速生丰产林
- 北京九龙山油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及油松林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 1989年
- 北京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 兰再平
- 关键词:油松地位指数表
- “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简介
- 2013年
-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兰再平研究员主持的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速生丰产林自动化节水灌溉与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引进”已经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该项目在引进美国绿木源公司杨树速生丰产林节水灌溉与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和本土化创新研究,初步探索和总结了一套适合我国北方地区应用的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
- 兰再平
- 关键词:杨树速生丰产林技术引进滴灌栽培节水灌溉栽培管理
- 中国林科院世行项目办推荐优良品种
- 2004年
- 兰再平马可
- 关键词:中国林科院刺槐
- 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对北京市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L/h的条件下,采用土壤湿度传感器,试验并测定不同灌溉时长和停灌后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过程,揭示土壤体积含水量与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不同时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在连续滴灌6 h过程中,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过程大都呈现由快速上升到缓慢上升到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2)连续滴灌1.5、2.5和5.5 h,可分别使土壤20cm深处距滴头水平距离20、30和4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以上;连续滴灌2.5和4.5 h,可分别使土壤40 cm深处,滴头正下方和距滴头水平距离2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以上。3)在不同时长的灌溉后,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时就达到峰值时,停灌后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规律;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后6 h才达到峰值时,达到峰值后则呈现持续缓慢下降的变化规律。4)连续滴灌2、3和5 h,可分别使土壤20 cm深处距滴头水平距离20、30和4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后48 h内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连续滴灌3、4和6 h,可分别使土壤40 cm深处,滴头正下方、距滴头水平距离20和3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后48 h内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
- 傅建平兰再平孙尚伟刘俊琴刘志仁
-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滴灌
- 滴灌施肥条件下107杨幼林N、P、K养分吸收量与施肥量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杨树以其生长迅速、产量大、分布广、适应性强、易繁殖、易更新等特性,成为我国主要的速生造林树种,常作为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来经营;同时,它在解决我国用材短缺和生态问题等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过程中,施肥是一项关键措施,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杨树树高、胸径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施肥处理对杨树生长的影响不同。水和肥(主要是N肥)是影响杨树生长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
- 贺勇兰再平孙尚伟傅建平刘俊琴
- 关键词:滴灌施肥
- 黄河故道不同灌水方式刺槐人工林幼树水分利用效率和生长特性被引量:9
- 2015年
- 干旱一直是限制黄河故道沙区树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以其较强的耐旱性、较高的成活率在造林时备受重视。适宜的灌水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当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可以促进刺槐迅速生长,改善当地环境生态。因此,在2011至2012年间,对黄河故道沙地进行刺槐人工林的建设与培育,开展滴灌(DI)、沟灌(FI)和软管喷灌(HSI)3种灌水方式对刺槐人工林幼树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文年份,滴灌刺槐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高于软管喷灌,软管喷灌高于沟灌。水分利用效率受年份影响较大,但均表现为前期下降,8月份前后降到最低值,随后缓慢回升。不同灌水方式叶绿素含量(CC)差异显著,滴灌条件下刺槐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为软管喷灌,沟灌最低。不同树龄,不同灌水方式刺槐株高、地径和胸径差异显著。一年生林,滴灌刺槐的株高、地径和胸径分别比软管喷灌高出23.4、0.27 cm和0.14 cm;二年生林,滴灌刺槐的株高、地径和胸径分别比软管喷灌高53.7 cm、0.61 cm和0.54 cm。滴灌刺槐的株高、地径和胸径的年度生长量分别为软管喷灌的112.1%、107.1%和111.8%,同时分别为沟灌的121.8%、191.8%和343.6%。不同灌水方式刺槐幼树水分利用效率受年际间气象因素影响较大,滴灌可以显著地改善刺槐幼树的光合生理特性,促进其快速生长。
- 陈金平兰再平杨慎骄张笑培孙尚伟武鹏举
- 关键词:刺槐灌水方式水分利用效率黄河故道
- 窄冠刺槐无性系根段扦插育苗研究
- 2015年
-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因其木质坚硬,色泽纹理美观,耐磨耐腐蚀,抗弯抗压及抗剪强度高,是制造地板、家具等产品的优质木材。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刺槐进行遗传改良,先后在次生种源选择、优良无性系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选育出了一大批生长表现良好的优良无性系,特别是于2002年在河南省选育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生长快,主干通直圆满,分枝角度小,
- 孙尚伟兰再平刘俊琴布日古德梁鹏飞耿军
- 关键词:刺槐无性系扦插育苗扦插方法
- 滴灌与沟灌栽培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与生产力被引量:8
- 2020年
- 在北京大兴区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对9年生杨树人工林进行滴灌和沟灌栽培,于根系主要分布土层(20、40、60、80 cm)布设土壤水分传感器并利用智能采集器实时监测土壤含水率,分析不同灌溉措施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杨树人工林生产力。结果表明:单次有效的滴灌和沟灌后,沿树行形成的湿润体垂直深度分别为72和143 cm,湿润体横切面的面积分别为0.41和2.71 m2;灌溉量分别为79.20和776.47 m3·hm-2,后者为前者的9.8倍,灌溉后杨树吸收根主要分布土层(0~40 cm)的土壤含水率下降到水分轻度亏缺临界值(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70%)的历时均为11 d左右。2019年4-10月,沟灌5、7、9月3次总灌溉量为2329.41 m3·hm-2;滴灌18次,总灌溉量为1425.60 m3·hm-2。沟灌下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中度亏缺(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累计天数达109 d,而滴灌下的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始终未发生中度亏缺。滴灌下杨树人工林蓄积年生长量为38.92 m3·hm-2,是沟灌(25.43 m3·hm-2)的1.5倍,表明不同灌溉措施下杨树人工林生产力差异显著。
- 秦杏宇吕馥龄彭晶晶马鑫兰再平
-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滴灌沟灌土壤水分传感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