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晶
作品数:
3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艺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更多>>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艺术
主题
2篇
演唱
2篇
演唱艺术
1篇
东北民歌
1篇
秧歌
1篇
业余
1篇
业余歌手
1篇
艺术
1篇
音乐
1篇
音乐评论
1篇
音乐评论家
1篇
音乐艺术
1篇
升调
1篇
颂歌
1篇
曲作
1篇
自序
1篇
民歌
1篇
口传心授
1篇
乐评
1篇
歌曲
1篇
歌曲作法
机构
3篇
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3篇
傅晶
传媒
2篇
解放军艺术学...
1篇
音乐教育与创...
年份
1篇
2014
2篇
2010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从《北京颂歌》的创作谈李双江的演唱艺术
被引量:3
2010年
《北京颂歌》以其独具魅力的辽阔、高亢和雄壮的旋律,成为华夏子孙的心灵之歌,传唱了一代又一代。从最初的李双江的演唱来看,他能将这首高难度的歌曲完美地演绎了一种激情四溢的特色风格,是相当难得的。而作曲家与歌唱家本来就是一对扯不开的搭档。从录音到演唱,从升调到咬字行腔,从相互切磋到艺术品格上的同一性,都将说明:一首歌曲从创作到演唱的磨合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艰辛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过程。
傅晶
关键词:
升调
傅晶《歌曲作法新探》自序
2014年
我的家乡在东北关东,小时听惯了大秧歌调,记得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唱的:“叫我唱哎咳嗓子粗儿哎咳,从小没念过秧歌书哎咳,要唱秧歌先打鼓哎咳……”这词不失东北民歌的幽默感,其实唱大秧歌是跟我们的爷爷奶奶学的,是祖祖辈辈口传心授下来的,
傅晶
关键词:
自序
曲作
东北民歌
口传心授
秧歌
从《北京颂歌》的创作谈李双江的演唱艺术
2010年
已是70岁的歌唱家李双江,他的终身成就如何?让音乐评论家去综合地评述,让深谙音乐艺术的同行去品评,还应包括受益于他的学生们,崇拜他的业余歌手、歌迷们去赞扬。而我独从作曲家与歌唱家合作的角度——从《北京颂歌》去谈谈李双江的演唱艺术。
傅晶
关键词:
演唱艺术
颂歌
音乐评论家
音乐艺术
业余歌手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