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桂萍

作品数:38 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2篇油菜
  • 6篇双低
  • 6篇喷施
  • 6篇甘蓝
  • 6篇甘蓝型
  • 6篇甘蓝型油菜
  • 5篇选育
  • 5篇油莎豆
  • 5篇幼苗
  • 5篇栽培
  • 4篇冬油菜
  • 4篇性状
  • 4篇油菜幼苗
  • 4篇育种
  • 4篇栽培技术
  • 4篇双低油菜
  • 4篇种子
  • 4篇硫苷
  • 4篇干旱
  • 3篇油菜新品种

机构

  • 38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日本国际协力...
  • 1篇湖北生物科技...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桂林市农业科...

作者

  • 38篇付桂萍
  • 25篇程勇
  • 24篇张学昆
  • 20篇邹锡玲
  • 16篇陆光远
  • 14篇赵永国
  • 10篇徐劲松
  • 9篇刘凤兰
  • 8篇瞿桢
  • 7篇曾柳
  • 6篇杨经泽
  • 4篇刘贵华
  • 3篇李光明
  • 3篇陈碧云
  • 3篇伍晓明
  • 3篇闫贵欣
  • 2篇郑普英
  • 2篇王新发
  • 2篇张芳
  • 2篇高桂珍

传媒

  • 9篇中国油料作物...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2009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密度种植专用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07
2010年
目的分析适宜高密度种植的油菜与适宜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间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差异,为机械化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方向提供借鉴。方法对2008—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中22个机械化高密度种植组合(品系)和72个常规密度种植的组合(品系)9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高密度专用油菜组合的每角粒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角密度与小区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小区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结角密度(0.881)>分枝部位高度(-0.614)>株高(0.586)>每角粒数(0.360)>分枝数(-0.144)>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143)>单株有效角果数(0.111)>主花序有效长(0.095)>千粒重(-0.055)。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以及分枝部位高度与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对产量的直接效应顺序则为单株有效角果数(0.412)>株高(0.297)>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260)>每角粒数(0.249)>主花序有效长(-0.224)>千粒重(0.156)>分枝部位高度(-0.104)>分枝数(0.095)>结角密度(-0.003)。结论相比于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应重点加强对结角密度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的选择,努力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并适当减少无效分枝数。
宋稀刘凤兰郑普英张学昆陆光远付桂萍程勇
关键词: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一种肌醇在提高油莎豆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醇在提高油莎豆产量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肌醇溶液:按照重量比,称取相应的肌醇,溶解于水中,得到肌醇溶液;(2)肌醇溶液的施用:在种子形成初期,对油莎豆叶面均匀喷施步骤(1)中的肌醇溶液,使植...
邹锡玲曾柳吕艳丁晓雨付桂萍程勇
文献传递
双低油菜中双9号高产潜力及生育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产量潜力较大,3年田间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2529.2kg,2004年收获实产达2924.4kg,创最高水平。该品种具有高产的生育特性,即较长的营养生长,快速的生殖生长;叶身宽,叶柄短,根颈粗壮,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高,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其趋势为抛物线,开花期达高峰;根部干重始终较中油821高出30%以上,到成熟期要高出50%以上;具有高产的经济性状,合理的产量结构;高抗倒性,高抗(耐)菌核病等。
杨经泽刘凤兰李光明刘贵华付桂萍安达武史羽田一三男宫崎尚时
关键词:双低油菜中双9号高产潜力生育特性
一种油菜抗裂角剂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抗裂角剂及应用。所述的油菜抗裂角剂是以2‑4D丁酯和敌草快两种物质为活性成分,添加农药上允许的助剂配制成的一种水分散粒剂复配产品。本发明的优点是:该产品可维持植株脱水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弥补脱水干燥造成...
乔醒张学昆程勇赵永国徐劲松陆光远邹锡玲瞿桢付桂萍
文献传递
一种与油菜种子硫苷含量紧密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油菜种子硫苷含量紧密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该分子标记EX043693-231的正向引物序列为5′-TTGTAATAGAGTTCATATATATCG-3′,反向引物序列为5′-TTCATACATCAAAT...
陆光远张学昆邹锡玲赵永国徐劲松程勇瞿桢付桂萍
中国主产区油菜品种与加拿大油菜品种小区试验产量比较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解中国与世界油菜主产国加拿大之间油菜品种的产量差异及成因,对近3年来两国的审定品种区域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区域产量、适应性及群体性状表现。结果表明:2013-2015年度,我国主产区冬油菜品种平均产量2 950.4~3 112.9 kg/hm^2;而加拿大油菜品种平均产量分别为3 496.5~4 689.8kg/hm^2。品种试验中,加拿大油菜3年平均单产为4 057.8kg/hm^2,比我国(平均3 026.2kg/hm^2)高34.1%。与我国油菜品种相比,加拿大油菜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区域间产量都稳定在3 000kg/hm^2以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群体性状结果表明,加拿大油菜品种主要依靠群体优势获得高产,而我国油菜品种则对单株丰产性要求较高。因此认为,我国油菜品种产量改良应加快从个体丰产型向群体优势型方向发展。
赵永国赵仕英程勇罗莉霞付桂萍郭瑞星黄振余马海清刘清云张学昆蔡俊松
关键词:油菜
鄂南地区双低油菜两壮双增大面积丰产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1999年
1996~1998 年研究鄂南地区双低油菜两壮、双增大面积丰产技术,即冬前壮根,春后壮秆,冬前增叶,春后增角和采用四早(早育苗、早移栽、早管理、早施蕾薹肥),三增(增肥、增硼、增密度),两防(防渍害、防菌核病)。应用面积1.07 万公顷,平均单产1612.5kg/hm 2,比常规技术增产180kg/hm 2 ,增产12.6%
杨经泽蔡乾松王新发付桂萍
关键词:双低油菜
2001-2009年国家冬油菜区域试验参试材料分析被引量:19
2011年
2001至2009年参加区域试验(以下简称区试)的595份品系申报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系数量增长6倍,申报单位数量增长7.5倍。参试品系由常规种为主转变为以杂交种为主,杂交种比例均值达77.90%。育种中使用的授粉控制系统由细胞质不育系为主转变为细胞质和细胞核不育系兼用,2003年后利用核不育系选育的品种数量与细胞质不育系基本持平。育种中使用的骨干亲本由国外品种转变为我国已育成的常规或优质油菜品种中油821、中双4号、中双9号等,采用的细胞质不育系亲本以波里马细胞质不育系和陕2A细胞质不育系为主,核不育系亲本主要为隐性核不育系。区试材料年度平均产量由2 158.28kg/hm2增长至2 457.01kg/hm2。含油量从39.94%增加至42.14%,增幅达5.51%。芥酸达标(芥酸含量<1%)材料的年均比例达91.47%。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油菜育种能力,产量、品质和重要亲本改良和利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李丹刘凤兰伍晓明陈碧云闫贵欣曾长立付桂萍吕培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育种策略
5-羟色胺对油菜幼苗干旱的缓解效应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讨5-羟色胺(5-HT,又名血清素)对油菜耐旱性的调节作用,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号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采用PEG6000 (polyethylene glycol)胁迫模拟干旱,分析了干旱条件下施加外源5-羟色胺对油菜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模拟胁迫下,油菜的生长受到抑制,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脯氨酸(proline,Pro)以及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的含量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的活性显著提高。在干旱模拟条件下施加外源5-羟色胺可以缓解干旱对油菜幼苗的不良影响,促进其生长。与单纯干旱模拟条件下的幼苗相比,添加外源5-羟色胺显著地提高了CAT、SOD、APX的活性,减少了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积累,同时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说明,外源5-羟色胺通过增加油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过多的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减轻膜脂过氧化反应,同时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从而缓解干旱胁迫对油菜幼苗的不利因素,促进油菜幼苗生物量积累,提高油菜幼苗的耐旱能力。
田姗姗李继强邹锡玲张学昆付桂萍吕艳曾柳闫蕾刘月钟燕杨静陈建军马海清程勇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5-羟色胺幼苗
一种5-羟色胺在缓解油菜干旱胁迫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羟色胺在缓解油菜干旱胁迫中的应用,其步骤是:a)按照重量比制备含有5‑羟色胺的水溶液0.2‑1.0g/L,按照重量比称取5‑羟色胺与水的重量0.2:1000‑1.0:1000溶解于相应的水中;b)对干...
邹锡玲曾柳付桂萍程勇李晶晶陆光远张学昆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