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景坤

作品数:159 被引量:63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冶金工程
  • 55篇化学工程
  • 2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耐火
  • 33篇耐火材料
  • 13篇氧化镁
  • 12篇碳热还原
  • 12篇热还原
  • 12篇复合材料
  • 12篇复合材
  • 11篇ZRO
  • 10篇连铸
  • 9篇热震
  • 9篇热震性
  • 9篇镁砂
  • 9篇抗热震
  • 9篇抗热震性
  • 9篇抗氧化
  • 8篇钢包
  • 7篇陶瓷
  • 7篇锆英石
  • 6篇氮化
  • 6篇电解质

机构

  • 155篇东北大学
  • 3篇鞍山钢铁集团...
  • 3篇沈阳航空工业...
  • 2篇本溪冶金高等...
  • 2篇东北工学院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莱芜钢铁集团...
  • 2篇上海梅山钢铁...
  • 2篇吉林省冶金设...
  • 2篇鞍钢集团新钢...
  • 2篇濮阳濮耐高温...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中钢集团洛阳...
  • 1篇中国第一重型...
  • 1篇中国钢铁协会
  • 1篇宝钢集团中央...

作者

  • 157篇于景坤
  • 35篇马北越
  • 21篇刘涛
  • 16篇陈敏
  • 13篇颜正国
  • 13篇袁磊
  • 12篇姜茂发
  • 9篇朱强
  • 8篇邹宗树
  • 8篇孙勇
  • 7篇刘承军
  • 7篇李志强
  • 7篇刘世洲
  • 7篇李环
  • 6篇苏畅
  • 6篇李龙
  • 6篇陆彩云
  • 6篇张博文
  • 6篇尹月
  • 5篇刘诗薇

传媒

  • 3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8篇材料与冶金学...
  • 23篇耐火材料
  • 11篇第五届国际耐...
  • 5篇中国冶金
  • 5篇钢铁
  • 5篇2006年全...
  • 4篇工业加热
  • 3篇金属学报
  • 3篇硅酸盐学报
  • 3篇山东冶金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3篇材料研究与应...
  • 3篇2004年全...
  • 2篇特殊钢
  • 2篇材料导报
  • 2篇连铸
  • 2篇东北工学院学...
  • 1篇粉煤灰
  • 1篇硅酸盐通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11篇2010
  • 12篇2009
  • 11篇2008
  • 22篇2007
  • 12篇2006
  • 14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2
  • 1篇1991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ZrO_2-SiC复合粉体对Al_2O_3-C质耐火材料抗热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以电熔刚玉、天然石墨以及利用碳热还原法合成的ZrO2-SiC复合粉体为原料制备了Al2O3-C质耐火材料,研究了ZrO2-SiC复合粉体加入量对Al2O3-C质耐火材料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ZrO2-SiC复合粉体试样的显气孔率最低为18.8%;添加6%ZrO2-SiC复合粉体的试样,在1 200℃的温度下热震次数达到10次后,其表面并未出现明显裂纹,且其残余耐压强度为16.71 MPa,耐压强度保持率为40.9%,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谭诚马北越于景坤
关键词:抗热震性耐压强度
钢中显微夹杂物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5
2011年
总结了钢中显微夹杂物的种类和来源,阐述了钢中显微夹杂物的数量和粒度分布与冶炼工艺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冶炼工艺、钢中氧含量及冷却状况等因素对显微夹杂物的影响.数值模拟是研究显微夹杂物的一个发展方向.关于钢中显微夹杂物的生成及长大情况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李志强于景坤
关键词:粒径
钛合金及钢表面激光熔覆涂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简要介绍了涂层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重点阐述了钛合金及钢基体表面激光熔覆涂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具体对宇航用钛合金、生物医用钛合金,以及不锈钢、模具钢进行了总结概括.
任鑫明马北越张博文张亚然于景坤
关键词:激光熔覆钛合金涂层
中间包控流装置的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根据相似原理,建立1∶3的物理模拟模型,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挡渣堰、导流坝组合控流装置对中间包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堰坝间距是影响流场的主要因素,优化控流组合方案为:挡渣堰距注入流中心线距离1 200 mm,挡渣堰下沿距包底距离500 mm,导流坝高度360 mm,堰坝间距300 mm.优化后中间包流场趋于合理,钢液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延长,活塞流体积增大,死区体积减小.
张景利颜正国于景坤
关键词: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物理模拟
合成温度对双温区合成硫化镁相组成的影响(英文)
2009年
以金属镁和升华硫为原料,采用双温区反应炉合成了MgS,合成的MgS产量高且工艺安全。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合成产物的相组成,考察了合成温度(θh和θl)对合成体系和相组成的影响。研究了合成体系内升华硫的蒸发量与合成体系容积大小、合成温度以及合成体系抗压强度等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成体系内的最大升华硫蒸发量应小于2.45g,θh和θl明显影响合成产物的相组成,随着θh和θl和保温时间的提高,MgS衍射峰强度逐渐增大,反应进行得更加充分。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θh为1000℃,θl为100℃,保温时间为32h。
刘涛李琳于景坤
关键词:相组成合成温度
镁橄榄石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分析纯氧化镁、高纯熔融石英以及电熔镁砂颗粒为原料,研究了固相法合成镁橄榄石的反应动力学.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镁橄榄石生成速率的影响,分析了MgO与SiO2的反应机理.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1 100~1 300℃下MgO与SiO2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求出了表观反应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合成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镁橄榄石生成率逐渐增加.在反应初期,MgO与SiO2反应生成了镁橄榄石和顽火辉石,在合成反应中后期时Mg2+通过产物层扩散而进一步反应,MgO与SiO2反应合成镁橄榄石的反应过程由Mg2+扩散所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20±20)kJ/mol.
陈勇袁磊刘涛于景坤
关键词:镁橄榄石固相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
烯丙基酚醛树脂的固化动力学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烯丙基酚醛树脂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行为,用Kissinger法和KAS(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对获得的动力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烯丙基酚醛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与纯酚醛树脂相比,烯丙基酚醛树脂固化温度较高,反应级数更接近于1,固化反应所需的平均表观活化能较低,为111.45kJ/mol;在整个固化过程中,烯丙基酚醛树脂的活化能较为恒定,随温度变化不大;烯丙基酚醛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为研究该体系固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洋刘诗薇李志强于景坤
关键词:酚醛树脂烯丙基固化动力学差示扫描量热法
菱镁石轻烧水化法制备高密度烧结镁砂被引量:8
2007年
首先将菱镁石在850℃下煅烧2h获得轻烧氧化镁,并将其水化成氢氧化镁;然后以这种氢氧化镁(烘干后)为原料,分别按细磨-轻烧、细磨-轻烧-细磨、轻烧-细磨3种细磨工艺制备轻烧氧化镁(分别在500-900℃保温1h的条件下轻烧);再将轻烧氧化镁粉末成型、干燥后,在电炉中于1600℃煅烧3h得到烧结镁砂,考察了细磨工艺对烧结镁砂体积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将氢氧化镁按细磨-轻烧-细磨-成型-烧结的工艺可以制得高密度的烧结镁砂。这是由于两道细磨工序严重破坏了氧化镁晶体的假晶结构及其之间的团聚现象,减少了二次气孔的存在,提高了素坯体积密度,从而提高了烧结镁砂的体积密度。(2)通过对烧结镁砂的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确定该工艺的最佳轻烧温度为850℃,此时可以制得体积密度达到3.46g·cm-3,晶粒较大且均匀的烧结镁砂。
李环于景坤匡世波
关键词:菱镁石轻烧细磨水化烧结镁砂
B_2O_3对沥青焦石墨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以硼酸分解得到的B2O3为石墨化催化剂,研究了加热温度和B2O3添加量对沥青焦石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5%B2O3后,1 800℃时沥青焦的石墨化度为76.74%,而未添加B2O3试样的石墨化度为27%.利用热力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讨论了B2O3对沥青焦石墨化机理的影响.
陈伟颜正国于景坤
关键词:氧化硼沥青催化石墨化
钢包浇注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CFD商用软件FLUENT,选取VOF气-液两相流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60 t钢包浇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利用水口流量和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了浇注过程中旋涡的产生及变化规律,得到了产生旋涡时自由液面的速度场,并与水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口直径及其水口位置对旋涡影响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物理实验的结果吻合较好.VOF模型对于该过程的模拟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蔺瑞颜正国刘涛刘家占于景坤
关键词:钢包旋涡VOF模型浇注过程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