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浩

作品数:22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3篇导管
  • 3篇椎间盘
  • 2篇多模式镇痛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药物治疗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穿刺
  • 2篇硬膜外穿刺针
  • 2篇针头
  • 2篇镇痛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疼痛
  • 2篇体外
  • 2篇突出症
  • 2篇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7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龙浩
  • 5篇艾龙
  • 4篇杜晓宣
  • 3篇肖丽
  • 3篇维拉
  • 2篇马涌
  • 2篇程俊杰
  • 2篇独力坤
  • 2篇李志鹏
  • 1篇吕霞
  • 1篇李莉
  • 1篇田慧中
  • 1篇马原
  • 1篇姜侃
  • 1篇黄春阳
  • 1篇张东江

传媒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新疆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 1篇中华疼痛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的改革效果探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改革后的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方法在临床对手术室护士培训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28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护理人员使用常规的心肺脑复苏培训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护理人员使用改革后的心肺脑复苏培训方法进行培训。两组护理人员在培训完成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医护配合默契程度、护士应急能力评分、抢救成功率以及护士自信心评分。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医护配合默契程度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结论在对手术室护理人会员进行心肺脑复苏培训的过程中,使用改革后的培训方法效果更佳,能够显著提升医护配合默契程度、护士应急能力、抢救成功率以及护士自信心,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肖丽龙浩杜晓宣
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之后,在机体内被激活所致的一种常见疾病[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遗留下来的疼痛,其发病原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受累区的神经节和感觉末梢神经,使受累区的神经轴突外露而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累及全身各处,但以躯干段较为常见,具有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常常超过3个月)、治疗困难等特点。
龙浩李志鹏艾龙卡米力江·乌斯曼维拉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口服药物治疗神经轴突ZOSTER皮内注射PHN
不同浓度臭氧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臭氧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临床诊断标准选取我院120例具有介入治疗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根据术中所给予氧-臭氧混合气浓度的不同,将其双盲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注入氧和臭氧的混合气,椎间盘内注射4 ml,椎间孔周围注入10 ml。A组注射浓度30μg/ml氧和臭氧的混合气,B组注射浓度40μg/ml氧和臭氧的混合气,C组注射浓度50μg/ml氧和臭氧的混合气。每周一次,一周为一疗程。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均显著高于A组85%和C组87.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浓度应以40μg/mL为宜。
马涌程俊杰龙浩马原
关键词: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
对称式硬膜外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称式硬膜外穿刺针,包括穿刺针头和内芯,其特征在于穿刺针头为由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左针体和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右针体构成环形筒,内芯插在环形筒内;左针体和右针体配合的面上分别设有吻合的纵向凹槽和纵向凸起,纵向...
龙浩独利坤·白克力
文献传递
药物联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皮质变薄和骨小梁断裂为特点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是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和活性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1]。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目前多采用国际公认的“金标准”—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检测值。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
龙浩艾龙李志鹏卡米力江·乌斯曼维拉
关键词:双能X线骨密度仪药物联合治疗慢性进行性疾病活性维生素D骨量减少
帕瑞昔布钠在骨关节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安全性与疗效性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在骨关节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0例择期行骨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PCIA)和B组(芬太尼PCIA),A组61例中又分为A1组:静脉组30例(40 mg/次1次/12 h静滴)和A2组:肌注组31例(40 mg/次1次/12 h肌注);B组29例(芬太尼PCIA)。分别记录各组术后48 h内镇痛效果(VAS评分)、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PCA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与B组比较,在VAS评分、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PCA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静脉组和肌注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PCA多模式镇痛在减少芬太尼用量的同时可显著缓解术后48 h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龙浩黄春阳田慧中吕霞姜侃
关键词:芬太尼多模式镇痛
外导管侧移出式硬膜外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导管侧移出式硬膜外穿刺针,包括穿刺针头和内芯,其特征在于穿刺针头为由左针体和右针体构成环形筒,内芯插在环形筒内;左针体横截面呈“C”型,右针体配合在左针体的纵向豁口内,纵向豁口和右针体配合的面上设有...
龙浩独利坤·白克力
文献传递
防脱落医护输氧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落医护输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塞、卡环和供氧管;鼻塞外段为直管,内段为径向弹出直管侧面的以直管轴线为轴心周向阵列的胀片,鼻塞为两个,两个直管外端通过横梁连接,直管上设有进气接口;卡环为两个分别套在...
肖丽龙浩
文献传递
喉罩用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喉罩替代气管导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体质量55~70 kg、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置入喉罩(LMA)组和气管插管(TT)组,每组40例。记录患者LMA或TT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间歇正压通气20 min时和气腹20 min时的气道峰值(peak)、潮气量(VT)以及诱导前后血糖的变化。观察拔管反应(呛咳或挣扎反应)和术后咽痛情况。结果 LMA组患者诱导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TT组(P〈0.05),两组患者插管时间,间歇正压通气20 min时和气腹20 min时的peak值、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的血糖较诱导前均显著增高,LMA组低于TT组(P〈0.01)。拔管时TT组70%(28/40)的患者出现呛咳或挣扎反应,术后4、24 h咽痛发生率分别为20%、25%,而LMA组均无拔管反应和术后咽痛。结论 LMA操作简单,不需颈部运动,不需喉镜,对患者刺激小,插管反应轻,适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术后喉痛和咳嗽致喉部损伤发生可能性小,避免了术后喉水肿。
龙浩杜晓宣独力坤
关键词:喉面罩气管导管
C5横突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龙浩张东江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颈丛神经阻滞药物过敏史肌间沟臂丛骨折术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