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华
- 作品数:209 被引量:79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MRCP对胰胆管系统解剖及变异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胰胆管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式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但许多胰胆管手术的意外损伤和并发症都与解剖关系的复杂和变异有关。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具有较好的胰胆管结构显示能力,有助于明确胰胆管系统解剖结构及变异。本文综述胰胆管系统解剖、变异及变异类型、胰胆管系统解剖变异与相关疾病的研究以及MRCP技术对显示胰胆管系统解剖变异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 刘念黄小华董国礼杨雄雄
-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胰管胆总管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肝脏三期扫描,研究肝脏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75例怀疑或者已知肝脏肿瘤的患者行MSCT肝脏三期扫描,男性46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6岁,年龄范围24~77岁。其中肝细胞癌45例,血管瘤15例,腺瘤3例,肝转移癌12例,病理确诊51例(68%),其余24例(32%)经临床随访与治疗和实验室检查确诊。通过病人肘静脉以3ml/s速度注射90~120ml含碘对比剂,在注射对比剂后25s、50s、90s开始扫描,获得相应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图像。所有数据采用1mm薄层重组,0.5mm薄层间距,然后传输到工作站进行VR、MIP图像重组。结果:通过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血管成像和图像后处理,MSCT图像可清晰显示肿块和部分肿块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在肝动脉期,42例肝细胞癌病例清楚显示肿瘤血管及其供血动脉,其中20例DSA对照检查,MSCT图像分析结果与DSA相一致;9例动静脉瘘形成;门静脉期,16例显示门静脉癌栓,门静脉闭塞5例。在肝动脉期,14例肝血管瘤清楚显示肝动脉及其分支供血,与DSA所见一致,门静脉期均见其引流静脉及其小分支。3例腺瘤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均见其供血动脉。10例肝脏转移癌在肝动脉期见肿块边缘有细小供血动脉。结论:MS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利用VR和MIP相结合的成像方法可提供更详细的肝脏肿瘤的血管信息,尤其在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肿瘤侵犯血管方面,为肝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帮助。
- 李杨杜勇罗天友杨汉丰黄小华林杰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肝脏肿瘤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右心室功能改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继发右心功能不全,增加病人死亡风险。COPD病人右心室功能改变的精准及多方式影像评价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超声心动图、CT、心脏MR成像、放射性核素等成像技术是目前无创性评价COPD右心室功能改变的主要方法。就COPD导致右心室功能改变的机制以及各种影像技术的应用进展及其优劣予以综述。
- 黄月薇黄小华陈小菊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右心室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
- 胰腺主胰管形态学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的MRCP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采用高场强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探讨胰腺主胰管形态学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行MRI和2D MRCP检查患者共64例,并分为A、B两组,A组分为急性胰腺炎组,共31例,B组为正常对照组,共33例。两组数据均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在PACS系统中选取一幅主胰管显示最清楚且最完整的MRCP图像,利用图像后处理软件分别3次测量其胰腺主胰管曲线长度和头尾直线距离,取其平均值为最后值,主胰管屈曲度为最后值的主胰管曲线长度与头尾直线距离之差的绝对值,记录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主胰管曲线长度分别为(23.74±6.62)cm和(17.24±3.35)cm,头尾直线距离分别为(11.46±1.73)cm和(11.04±1.41)cm,主胰管屈曲度分别为(12.28±5.54)cm和(6.20±3.46)cm。胰腺主胰管屈曲度、主胰管曲线长度A、B两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1);胰腺主胰管头尾直线距离A、B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240)。结论:胰腺主胰管形态学变化(屈曲度及曲线长度)与急性胰腺炎具有相关性,胰腺主胰管的屈曲度越大,曲线路径越长,其急性胰腺炎的患病率越高。
- 雷力行黄小华敬宗林刘念潘珂石林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主胰管
- CT冠状面扫描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比较CT冠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解剖结构和影像特征的显示 ,探讨CT冠状位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CT冠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 ,观察前列腺大小、密度、表面光滑度、包膜完整性、周围组织界限和有无转移等 ,并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6 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 ,CT冠扫所显示的前列腺癌病灶的大小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 5 5例 ( 91.6 % ) ,轴扫 4 0例 ( 6 6 .7% ) (P <0 .0 5 ) ;CT冠扫能清楚显示密度差异 5 2例 ( 86 .7% ) ,轴扫 2 8例 ( 4 6 .7% ) (P <0 .0 1) ;表面光滑度 :5 8例手术证实前列腺表面呈结节状改变 ,CT冠扫显示此改变 4 9例 ( 84 .5 % ) ,轴扫 2 5例 ( 4 3.1% ) (P <0 .0 1) ;包膜完整性 :4 0例手术证实前列腺包膜不完整 ,CT冠扫显示不完整包膜 38例 ( 95 .0 % ) ,轴扫 2 1例 ( 5 2 .5 % ) (P <0 .0 1) ;周围组织界限 :4 2例手术证实前列腺癌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CT冠扫能清楚显示 39例 ( 92 .9% ) ,轴扫 2 1例 ( 5 0 .0 % ) (P <0 .0 1) ;周围转移 :18例手术证实前列腺癌对周围组织或远处有转移 ,CT冠扫显示转移 15例 ( 83.3% ) ,轴扫 7例 ( 4 6 .7% ) (P <0 .0 5 )。结论?
- 黄小华张小明董国礼翟昭华敬宗林
- 关键词:CT检查前列腺癌影像特征
- 分泌性肾造影与肾断层的综合应用对肾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探讨
- 1997年
- 本文以21例占位病变为题材以分泌性肾造影和肾断层综合应用和检查手段,以肾外重迭影;正常肾影轮郭,占位灶密度,占位灶形态,边缘及占位效应显示率衡量影像质量指标。采用双盲法分析两种影像质量并评价其诊断价值。
- 赵宗文黄小华
- 关键词:肾占位性病变X线诊断
- CT诊断实验性小肠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程度的准确性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CT诊断兔小肠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程度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4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只,结扎长约10~15cm的小肠两端,形成单纯性闭袢;B组30只,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引流静脉;C组15只,在B组操作基础上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供血动脉。按预设的不同时间段行CT扫描,扫描结束后取材闭袢肠段3~5cm进行组织学观察。将不同时间段小肠肠壁缺血程度的CT表现与相对应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9只,病理均表现为轻度肠缺血,CT正确诊断7只;B组30只,病理表现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肠缺血,其中轻度9只,CT正确诊断6只;中度13只,CT正确诊断10只;重度8只,CT正确诊断7只。C组15只,病理表现为中度和重度肠缺血,其中中度6只,CT正确诊断5只,重度9只,CT正确诊断7只。结论CT对小肠肠壁缺血程度判断的准确性高,对临床有参考价值。
- 黄小华张小明杨林杨汉丰唐显映高晓风杨正伟周继雍
- 关键词:肠梗阻缺血
-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18G和20G穿刺针的比较)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应用18G和20G自动切割针行CT导向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诊断效率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比分析296例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随机选择18G或20G自动切割针行肝组织活检,其中18G组142例,20G组154例,对比分析使用这2种型号穿刺针的诊断效率和并发症。结果:18G组肝癌114例,穿刺确诊111例,确诊率97.37%。假阴性3例,假阴性率2.63%;良性病变28例,确诊28例。20G组肝癌122例,穿刺确诊116例,确诊率95.08%,假阴性6例,假阴性率4.92%;良性病变32例,确诊32例。穿刺后出现肝区疼痛,其中18G组19例,20G组11例,未予特殊处理。2组在确诊率、假阴性率、疼痛发生率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8G和20G自动切割针在CT导向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时对肝脏病变的确诊率、假阴性率及术后疼痛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 林杰杨汉丰黄小华安学军
- 关键词:X线计算机肝肿瘤活组织检查针吸
- 磁共振成像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MRI评价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MRI表现,分为水肿型和坏死型。按照MR严重程度指数(MRSI)评分,分为轻度(0~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分析其肝功能指标(ALT和AST),并与MRSI比较。结果在64例AP中,56例为水肿型,8例为坏死型。坏死型APALT、AST升高的发生率均为100%,明显大于水肿型的55.4%(ALT)和60.7%(AST)(分别为P=0.014,P=0.027)。在MRSI上,轻、中、重度APALT和AST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48.8%和53.5%、73.7%和78.9%,以及100%和100%。随MRSI评分的增加,肝功异常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坏死型AP所伴发的肝脏功能受损,但MRSI尚不能作为预测AP肝脏功能受损的指标。
- 唐伟张小明黄小华肖波曾南林翟昭华
-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疾病严重程度指数肝功能衰竭
- CT对胰腺癌的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CT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拟诊胰腺癌随后又行手术治疗患者的CT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根据国内外CT对胰腺癌的诊断及术前可切除性评价的标准,判断胰腺癌的手术可切除性。结果40例中,胰腺癌35例,非胰腺癌5例。CT诊断准确性87.5%(35/40)。35例胰腺癌中,CT发现胰腺肿块31例,4例未发现肿块;周围结构侵犯、转移情况:25例胰周血管侵犯,CT诊断21例(84.0%);胃肠道侵犯10例,CT诊断6例(60.0%);21例淋巴结肿大,CT诊断17例(81.0%);11例肝转移,CT诊断8例(72.7%);9例腹膜转移,CT诊断5例(55.6%)。10例术前认为可切除,实际术中切除7例,可切除准确度70%;25例手术前认为不可切除,实际手术不可切除23例,不可切除准确度92%,进行统计学分析,Kappa值为0.64。结论CT可准确诊断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胰周血管侵犯。CT对胰腺癌的手术可切除性判断也有较大的价值。
- 赵琼惠张小明黄小华雷俊阳
- 关键词:胰腺癌CT可切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