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炜

作品数:76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化学工程
  • 13篇理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电气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超临界
  • 7篇电池
  • 7篇超临界流体
  • 5篇氧化物
  • 5篇氧化物燃料电...
  • 5篇燃料电池
  • 5篇固体氧化物
  • 5篇固体氧化物燃...
  • 5篇SOFC
  • 4篇微胶囊
  • 4篇离子
  • 4篇精制
  • 4篇改性
  • 4篇甘草
  • 4篇捕集
  • 4篇超临界二氧化...
  • 4篇传热
  • 3篇氧化碳
  • 3篇制冷
  • 3篇树脂

机构

  • 76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东京工业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6篇魏炜
  • 51篇刘凤霞
  • 38篇刘志军
  • 32篇许晓飞
  • 24篇李志义
  • 13篇王晓娟
  • 10篇胡大鹏
  • 10篇银建中
  • 10篇刘志军
  • 9篇代玉强
  • 7篇刘学武
  • 6篇武锦涛
  • 6篇董超
  • 5篇朱彻
  • 5篇白洪亮
  • 3篇张达
  • 3篇张健
  • 3篇王凯
  • 3篇徐琴琴
  • 3篇王泽武

传媒

  • 9篇现代化工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力学学报
  • 3篇电源技术
  • 3篇功能材料
  • 3篇精细化工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热固性树脂
  • 2篇常州大学学报...
  • 2篇第五届全国超...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汽轮机技术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工装备技术
  • 1篇化工机械
  • 1篇洁净煤技术

年份

  • 6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载槲皮素微胶囊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超临界乳液萃取法(SFEE)制得载槲皮素微胶囊,系统考察了制备过程中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速、配制乳液参数对溶剂残留与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场发射扫描电镜、Zeta电位、FTIR对溶剂残留与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313 K、9 MPa、CO2流速为0.4 L/min的条件下,处理40 min,溶剂残留可低至59 mg/L。壁材质量浓度从10 g/L增加至100 g/L时,微胶囊粒径由0.9μm升至3.7μm。与溶剂蒸发法相比,SFEE法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去除有机溶剂,所制备的微胶囊球形度高,界面清晰,在水中稳定性好。
刘志军范文华董超李志义魏炜刘凤霞
关键词:微胶囊溶剂残留
超临界撞击流技术制备微胶囊工艺被引量:5
2012年
将超临界流体与撞击流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项新的包覆技术—超临界撞击流技术(SFIT)。以石蜡和玻璃微珠分别作为包覆模型材料的壁材和芯材,考察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混合器内压力、温度、撞击釜内撞击距离以及膨胀前温度等因素对于微胶囊的表观包覆率和表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合器内压力20MPa以上、温度75℃,且撞击距离70mm,膨胀前温度140℃时,得到的微胶囊团聚小,包覆均匀且效果较好。实验采用电子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差式扫描量热仪等检测方法从微胶囊的表观包覆率、粒径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等角度进行评价。从结果来看,超临界流体与撞击流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微胶囊的包覆且效果良好。
魏炜李志义刘凤霞刘志军池胜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撞击流微胶囊包覆
活性流体中被动粒子扩散行为的模拟研究
2022年
通过拓展朗之万方程实现活性粒子运动的模拟,建立被动粒子和活性粒子的共混体系,研究被动粒子在活性流体中的扩散行为。通过计算被动粒子的均方位移确定扩散系数,考察活性粒子浓度、自驱动速度和被动粒子粒径对被动粒子扩散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活性流体中被动粒子的扩散系数随自身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提高活性粒子的浓度和自驱动速度均能显著强化被动粒子的扩散。浸没在活性流体中的被动粒子的扩散行为初期表现为次扩散,之后转化为超扩散。活性流体体系的有效温度随活性流体浓度的增加和被动粒子粒径的增大而升高,被动粒子相当于浸没在更高温度的常规流体中。
许晓飞张达程阳刘凤霞魏炜刘志军
关键词:朗之万方程
甲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物理场耦合积碳模型
2024年
烃类燃料的直接使用造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阳极积碳并导致性能下降的严峻问题,开展积碳原因分析并采取减少积碳形成的措施是加快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商业化的重要课题。提出三维瞬态多物理场耦合积碳模型,通过仿真模型计算,研究不同条件、不同参数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以评估电池的长期性能。在电池工作电压和积碳速率方面,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随着积碳含量增加,阳极电极材料的孔隙率将减小,催化剂活性降低。当预重整程度降低、入口速度增加、操作温度增加、工作电压下降和燃料中氢气比例增大,积碳量均呈上升趋势。通常来说,积碳的增加会造成电池性能下降,如预重整程度的降低及入口速度的增加符合这一趋势。操作温度增加、工作电压下降和燃料中氢气比例增加虽然也会造成积碳量增加、电性能衰减严重,但电池性能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与甲烷裂解反应关系密切。
肖瑶刘志军魏炜许晓飞刘凤霞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积碳孔隙率数值模拟
幂律流体剪切流场中微粒子介尺度行为研究
固体微米尺度颗粒的悬浮液在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普遍存在,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运用剪切流场中微粒的分布规律,在微通道内实现微粒的分离操作;在传质传热过程当中,通过添加第三分散相颗粒来强化分子扩散以及气液相间传...
童松豪许晓飞张达刘凤霞魏炜刘志军
关键词:剪切流场幂律流体微粒子
文献传递
气体热功能量回收及碳捕获综合利用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热功能量回收及碳捕获综合利用方法和装置,包括热功能量回收系统、氧化及热量回收系统、碳捕获系统、二氧化碳精制系统、二氧化碳气化系统、碳转化系统和换热结构;热功能量回收系统与氧化及热量回收系统和二氧化碳精制...
魏炜白洪亮张涌刘志军马建斌李志义任旭阳刘凤霞刘陇生许晓飞陈亮
PCBM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富勒烯衍生物(PCBM)修饰界面改性的方法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层和电子传输层进行界面改性,钝化界面缺陷;研究PCBM界面修饰对钙钛矿结晶情况和电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修饰层的样品相比,修饰后的钙钛矿薄膜更加平整光滑、孔洞减少、结晶性能变好、吸光度有所增加、界面缺陷减少、电子传输性能提高。
左宇飞刘志军魏炜刘凤霞许晓飞李志义
关键词:界面改性修饰电子传输
超临界乙醇法制备超薄碳层包覆磷酸铁锂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超临界乙醇热法合成磷酸铁锂,并以其面积平均粒径为评价标准,通过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考察温度、乙醇油胺体积比、装填度和物料物质的量对实验的影响,得到优化粒径的参数为:温度为360℃、乙醇油胺体积比为3.5∶1、装填度为64%、物料物质的量为0.5 mmol。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油胺作为表面活性剂和碳源前驱体,在保护气下经过煅烧处理转变为一层超薄碳层,最终得到2.5 nm厚的碳层包覆的多孔纳米结构磷酸铁锂,从而有效提升了其导电性和在电解液中的稳定性。
刘志军孙海礼董超魏炜刘凤霞许晓飞李志义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粒度分布碳包覆磷酸铁锂
超临界撞击流微粒包覆工艺基础研究
微胶囊的制备技术是影响其应用的关键,其中超临界快速膨胀(RESS)法和超临界反溶剂(SAS)法是目前超临界流体过程在制备药物微胶囊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这两种方法虽然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的粒径偏大、分布范围较宽、制备过程...
魏炜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撞击流微胶囊PIV测试
文献传递
大肠杆菌悬浮液强化扩散传质的实验研究
2021年
实验测量罗丹明B在大肠杆菌悬浮液中的扩散系数,考察大肠杆菌悬浮液温度、浓度和细菌活性对罗丹明B扩散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罗丹明B在悬浮液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比其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中的扩散系数大1个数量级,且有效扩散系数随悬浮液温度升高和细菌浓度增大而增大;细菌自驱动行为是强化悬浮液中小分子扩散传质的重要因素,罗丹明B的活性扩散系数随细菌悬浮液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而增大,活性扩散系数因细菌的集群运动会随悬浮液浓度变化发生阶跃增大;均方位移和扩散时间的对应关系表明罗丹明B的扩散在短时间内为标准菲克扩散,一段时间后转变为超扩散,且转变时间随悬浮液温度升高而延迟,随着悬浮液浓度增加而提前。
刘志军程阳孜力汗刘凤霞魏炜许晓飞
关键词:小分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