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晓成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诗格
  • 3篇诗歌
  • 3篇物象
  • 2篇诗经
  • 2篇唐诗
  • 2篇伦理
  • 2篇病犯
  • 1篇道德经
  • 1篇意象
  • 1篇意象化
  • 1篇政治伦理
  • 1篇中古
  • 1篇中古时期
  • 1篇人生观
  • 1篇诗赋
  • 1篇诗意
  • 1篇诗旨
  • 1篇世界观
  • 1篇思想家
  • 1篇唐代

机构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高晓成
  • 1篇张白振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文史知识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代诗歌品格与诗意之关系——以“诗格”材料为中心被引量:4
2017年
与后人或从整体印象、或从个体分析入手讨论唐诗的品格不同,本文立足唐代"诗格"材料,探讨在唐人尤其是中晚唐人的眼中高品格诗歌的标准。其中"诗意"是决定诗歌品格的核心要素,"裨益风雅""似易而难到""深新"的诗意生成方式,讲求结构功能与"中庸""含蓄""谨严"的诗意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诗歌的高贵品格。
高晓成
关键词:唐代诗格诗意唐诗品格
略论开元以前取士制度与诗赋之关系
2014年
多数学者都将"以诗取士"与唐诗繁荣关系的讨论限定在唐代进士试诗赋的范围内,文章通过梳理汉代以来的材料,试图勾画出中古以来取士制度"文学—文章—诗赋"的一个渐变过程,从而证明文学繁荣影响取士制度由来已久,反过来取士重诗赋对唐诗繁荣的作用也从齐梁以来便已显露苗头。
高晓成
关键词:诗赋取士唐诗
《诗经·终风》篇诗旨集评与新探
2009年
《终风》篇的诗旨历来歧说众多,文章一方面对此作了分析汇总,同时通过对文本的重新解读,提出了不同前人的新说,认为此诗是一怀春女子在阴雨天由于思念心上人而作。
高晓成
关键词:诗歌诗旨
“意高则格高”对中古诗歌创作走向的引领——王昌龄《论文意》篇解析
2019年
近体诗格律在唐代武后时期基本形成。在此之后理论家们暂时失去了再对其作深入探究的兴趣,诗歌理论的发展面临着接下来应该往何处去的方向性问题。王昌龄的语录体理论文献《论文意》篇创造性地提出“意高则格高”这个理论支点,使得唐代诗歌理论由关注外在形式开始转向关注内在审美,确立起通过构思高“诗意”实现诗歌高“品格”的基本创作思路,也引领了此后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根本走向,具有重要的诗学史意义。
高晓成
关键词:诗格
从“法之格”到“意之格”
本论文包含与唐代诗歌理论有关的五个专题内容的研究,内容涉及唐代“诗格”类著作的主要部分。建立在这五个专题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试图传达对唐代诗歌理论的这样一种理解:唐代以“诗格”为主要形式的诗歌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
高晓成
关键词:诗格病犯物象
文献传递
论范处义解诗之法
2012年
范处义宗序思想不仅在《诗经》训解上,还体现在解诗之法以《诗序》为解诗宗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参照各家各派的学说,取长补短;二是考查人物情理,定诗之作者和诗旨;三是提出了"以经为信"的观点;四是对于文义深奥、离奇和不通达的,做到明白清晰;五是对于诗文内容篇章有争议的,参照诸家说法,进行合理删减;六是自得之意,随文论述。
张白振高晓成
从“法之格”到“意之格”——唐五代“诗格”理论核心的转移
本论文包含与唐代诗歌理论有关的五个专题内容的研究,内容涉及唐代“诗格”类著作的主要部分。建立在这五个专题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试图传达对唐代诗歌理论的这样一种理解:唐代以“诗格”为主要形式的诗歌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
高晓成
关键词:诗格病犯物象
孟子“仁义礼智”伦理观之再考查被引量:3
2013年
文章对《孟子》有关"仁义礼智"的伦理观重新加以梳理,并通过对孟子"居仁由义"与"礼门义路"两个生动比喻的阐发与结合,揭示孟子伦理价值观的深层实质是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以"仁"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将"义"作为人生命旅程的正途,而"礼"则是这个旅程是否合格的检验通关,通过检验即可证明一个充满"智慧"的完美人生,四者形成一个有机性的系统学说。
高晓成
关键词:仁义礼智伦理观
中古时期经学之外“六义”一词的使用被引量:1
2018年
用"六义"一词泛指"以《诗经》为代表的文学创作的精神和原则"是文艺理论中的常识,但实际上,从经学的六个名目到可以代指一种文学的"精神和原则",在中古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转移和凝结的过程。在中唐复古派的大力呼吁和践行之下,"六义"一词最终完成了这个意义凝结。
高晓成
关键词:六义中古诗经中唐
论《道德经》中的“五常”
2016年
"五常"概念形成于汉代儒术独尊的背景中,并最终全部划入儒家专有的理论范畴,成为人们行为规范中重要的伦理准则。实际上,包括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勇、恭、孝、悌等各种家庭、社会、政治伦理概念的产生远早于"百家""九流"等学术派别的划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每个上古思想家都会言及甚至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被奉为道家早期经典的《道德经》中,也有提到"五常"的内容,但其基本观点却与儒家大相径庭。在《道德经》中,
高晓成
关键词:《道德经》伦理准则政治伦理思想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