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对缺血—再灌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对高眼压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经眼角膜进行前房平衡盐水(BSS)灌注,维持眼内压110mmHg,以阻止视网膜正常血液灌注。60min后取出灌注针头,恢复视网膜正常血流,从而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正常非缺血组和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组,后者又分为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和PEDF注射实验组,再灌注模型建立后立即向实验组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0.2g/LPEDF2μL。实验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2d和7d进行眼球摘除,对视网膜进行光学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Fas原位杂交免疫学分析,探讨PEDF对缺血—再灌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缺血—再灌注2d时生理盐水注射组和PEDF注射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5),PEDF注射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较生理盐水注射组明显较多,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再灌注7d后结果与2d时类似。再灌注2d生理盐水注射组Fas阳性染色细胞比PEDF注射组明显较多(P<0.05),生理盐水组比PEDF注射组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较高(P<0.01);再灌注7d时两组Fas阳性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即刻行玻璃体腔内PEDF注射可以改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并有一定保护作用。
- 李文化杨永升李海燕马涛
- 关键词: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色素上皮源性因子FAS
- 光相干断层扫描对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手术后视功能评价的意义
- 马涛高晓虹
- 雷珠单抗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部VEGF-A、VEGF-B、PIGF及玻璃体切除术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ranibizumab,IVR)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房水、玻璃体及增殖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VEGF-B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表达及玻璃体切除术安全性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山西省眼科医院PDR患者60例60眼。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组和IVR联合PPV组,各30眼。PPV组患者PPV手术时抽取房水、玻璃体及增殖膜取材;IVR联合PPV组于IVR前抽取房水,IVR 7天后联合PPV时抽取房水、玻璃体及增殖膜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房水、玻璃体中VEGF-A、VEGF-B及PIGF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增殖膜中VEGF-A、VEGF-B及PIGF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增殖膜中血管数目;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严重程度。主要指标房水、玻璃体、增殖膜中VEGF-A、VEGF-B及PIGF含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程度。结果 IVR联合PPV组房水中VEGF-A含量IVR治疗后(108.30±27.13)较治疗前(384.84±114.17)明显降低(P=0.000);VEGF-B、PIGF含量IVR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VR联合PPV组IVR术后7天房水、玻璃体及增殖膜中VEGF-A含量较PPV组明显降低(P均<0.05);VEGF-B及PI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PV组比较,IVR联合PPV组增殖膜中血管数目、术中出血程度、手术时间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可明显降低PDR患者房水、玻璃体及增殖膜中VEGF-A含量并使增殖膜中血管数目减少,缩短PPV手术时间、减轻术中出血程度,提高PPV手术的安全性。但降低房水、玻璃体及增殖膜中VEGF-B及PIGF含量不明显。
- 刘朝辉高晓虹栗改云李海燕张喜梅马涛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注射康柏西普后前房液及玻璃体液中VEGF-A及VEGFB的含量变化
- 目的:检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前房液及玻璃体液中VEGF-A、VEGF-B的含量,明确玻璃体液中VEGF-A、VEGF-B含量的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 张蕴达高晓虹马涛栗改云
- 关键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大数据分析在眼科专科医院单病种定额付费住院费用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单病种定额付费是指以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为依据,科学地制定出每一种疾病的定额支付标准,社保中心根据定额支付标准向定点医疗机构结算住院费用;单病种付费又称按病种付费,即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将住院患者按诊断分为若干组,每组又依据疾病的轻重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合并症分为若干组,分别对每一组的不同级别定价,按这种价格向医院一次性支付。
- 赵晋梅王晶晶闫颖王娜马涛
- 关键词:国际疾病分类法单病种付费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围手术期注射雷珠单抗对术后玻璃体腔再出血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变发病率高,是工作人群中造成失明的主要眼底疾病之一。伴随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全身代谢紊乱可引起多脏器并发症,以眼部尤甚。DM引起的眼部血管、神经损伤,进而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称之为DR[1]。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术后再出血是导致手术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PDR的主要方法,不同的研究表明术后的再出血率可达12%~63%,且术后再次出血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2-5]。
- 马涛王晶晶张丽娟赵忠华张喜梅
-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玻璃体积血视力丧失玻璃体腔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致严重玻璃体积血及大量视网膜下出血的手术治疗
-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致严重玻璃体积血及大量视网膜下出血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 例玻璃体积血、视网膜下大量出血的病例,其中两例(2只眼)为术前严重玻璃体积血、病史中经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
- 马涛
- 文献传递
- 瘦素在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表达
- 2009年
- 目的通过检测瘦素在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us retinopathy,PVR)中的表达,探讨瘦素在PDR、PVR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30例PDR患者、20例PVR病变患者眼内视网膜前膜中瘦素的表达,以及患者的血清、眼前房水、玻璃体液中瘦素的浓度。用Chi-SquareTests统计学方法分析和比较PDR、PVR与对照组之间瘦素表达的差异。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30例PDR患者中,有18例患者眼内视网膜前膜的瘦素受体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例PVR患者中,有3例患者眼内视网膜前膜的瘦素受体呈阳性表达,其中2例为血管纤维性视网膜前膜,1例为细胞纤维性视网膜前膜,阳性率为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检测30例PDR患者的血清、眼前房水、玻璃体液中瘦素的浓度,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20例PVR患者的血清、眼前房水、玻璃体液中瘦素的浓度,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瘦素可能主要是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参与到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无明显相关性。
- 马涛李文化
- 关键词:瘦素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患者中的应用
- 马涛
- 内界膜剥除术在眼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内界膜位于视网膜和玻璃体之间,在眼底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二十年,内界膜剥除术已广泛应用于眼底疾病的治疗中,如黄斑裂孔、视网膜前膜、糖尿病黄斑水肿、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内界膜瓣翻转技术及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术的出现,使内界膜剥除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而随着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的发展,内界膜剥除后视网膜的改变也越来越被关注。本文对内界膜剥除术的发展、改进、应用及术后视网膜的改变作一综述。
- 李洁张喜梅马涛
- 关键词:内界膜剥除术黄斑裂孔视网膜前膜糖尿病黄斑水肿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