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海琼

作品数:23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宫颈
  • 9篇肿瘤
  • 7篇卵巢
  • 7篇宫颈癌
  • 5篇蛋白
  • 5篇子宫
  • 4篇单核
  • 4篇单核苷酸
  • 4篇蛋白酶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子宫内膜癌
  • 4篇金属蛋白
  • 4篇金属蛋白酶
  • 4篇基质
  • 4篇基质金属
  • 4篇基质金属蛋白...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机构

  • 22篇山西省肿瘤医...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临床检...
  • 1篇大同市第五人...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作者

  • 23篇韩海琼
  • 11篇孙立新
  • 5篇武燕
  • 4篇邵淑丽
  • 3篇籍海红
  • 2篇王全红
  • 1篇焦士兰
  • 1篇丁进进
  • 1篇原韶玲
  • 1篇李连青
  • 1篇刘爱军
  • 1篇麦羡霞
  • 1篇刘福虹
  • 1篇孟元光
  • 1篇柳晓肃
  • 1篇郭荣荣
  • 1篇曾小澜
  • 1篇籍海虹
  • 1篇赵培鹏
  • 1篇霍月红

传媒

  • 9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西省抗癌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与HPV16和18及VEGF和TGF-β_1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HPV16、18,VEGF、TGF β1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99例宫颈癌患者及 5 4例对照组取患者宫颈分泌物 ,使用荧光基因定量PCR法检测HPV16、18,取宫颈癌组Ⅰ、Ⅱ期HPV16、18阳性患者的鳞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VEGF、TGF β1检测 ,结果 :宫颈癌组HPV16、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淋巴结转移组中HPV阳性表达高于HPV阴性表达 ,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VEGF、TGF β1在宫颈鳞癌Ⅰ、Ⅱ期表达呈增高趋势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结论 :HPV16、18可能为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HPV上调VEGF、TGF β1启动子的活性 ,VEGF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生与转移 ;TGF β1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及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有关。
郑曙民陈星周秀英籍海虹韩海琼张华平李连青
关键词:宫颈肿瘤乳头状瘤病毒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子宫内膜与卵巢原发性双癌与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临床对比研究
韩海琼
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TAS)及经阴道超声(TVS)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AS和TVS联合检查218例宫颈癌患者,对其宫颈癌的形态、大小、回声、血流分布、癌侵及宫颈管壁深度、宫旁浸润、肿瘤与膀胱及直肠的关系、远处脏器及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各项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TAS和TVS联合诊断宫颈癌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Ⅰ b期77.4%(72/93),Ⅱ期96%(96/100),Ⅲ期100%(12/12).对宫颈癌浸润深度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浸润宫颈管全层97.8%(92/94),浸润深层83.5%(71/85),浸润浅层69.2%(1 8/26).结论 TAS和TVS联合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手术提供参考依据,对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原韶玲韩海琼杨立郭荣荣赵培鹏
关键词:宫颈癌TAS经阴道超声宫颈管肿瘤
晚期老年卵巢癌患者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效果临床评估被引量:3
2021年
临床对于晚期卵巢癌主要是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化疗作为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目前主要是采取铂类药物联合紫杉醇的化疗方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紫杉醇的新型制剂,主要是以白蛋白为载体,无需复杂的溶解物质,能够在特殊蛋白质与内皮细胞的诱导,将紫杉醇转移至肿瘤组织,从而发挥更好的抗肿瘤效果,进一步提高肿瘤组织中药物浓度,并且与铂类药物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治疗的效果。因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82例医院收晚期老年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传统溶剂型紫杉醇的应用效果展开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赵丽娜韩海琼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晚期卵巢癌铂类药物新型制剂抗肿瘤效果
基质金属蛋白酶-3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8年
韩海琼邵淑丽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3单核苷酸多态性宫颈癌发生病例对照研究基因水平
氟尿嘧啶脱氧核苷与5-氟尿嘧啶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UDR)与5-氟尿嘧啶(5-Fu)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Ⅱ~Ⅲ期低评分GTT患者的资料,患者包括侵蚀性葡萄胎62例和绒毛膜癌49例,分为FUDR+更生霉素(KSM)组55例和5-Fu+KSM组56例。FUDR每天23 mg/kg静脉缓慢滴注,维持8 h;KSM每天6 μg/kg静脉缓慢滴注,维持4 h;5-Fu每天26 mg/kg静脉缓慢滴注,维持8 h。两方案均连用8 d。结果 FUDR+KSM组治愈率98 %(54/55),5-Fu+KSM组治愈率96 %(54/56)。FUDR+KSM组局部静脉炎、口腔溃疡、脱发的发生率低于5-Fu+KSM组[29.1 %(16/55)比85.7 %(48/56),54.5 %(30/55)比98.2 %(55/56),21.8 %(12/55)比89.3 %(50/56),均P<0.05]。Ⅲ期的FUDR+KSM组患者和Ⅲ期5-Fu+KSM组患者比较,脱发、口腔溃疡、局部静脉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UDR在用药量减少的基础上,治疗GTT的疗效与5-Fu相同,而口腔溃疡、脱发、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更低,骨髓抑制及腹泻的发生情况与5-Fu相似。
韩海琼孙立新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氟尿嘧啶脱氧核苷氟尿嘧啶药物毒性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被引量:51
2014年
目的 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E6/E7 mRNA与HR-HPV DNA检测(HC-2、Cervista)方法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性能,探讨其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 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172例妇女,分别做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C-2、Cervista、HR-HPV E6/E7 mRNA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体组织检查,以组织学证实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或更高(Ⅱ+)为研究终点.结果 HR-HPV E6/E7mRNA阳性率在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NILM)中为37.9%,在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为67.9%(36/53),在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中为88.5% (54/61).HR-HPV E6/E7 mRNA阳性率在CIN I-中为38.6%,在CINⅡ~Ⅲ为77.4%,在SCC中为92.5%.在CINⅡ+人群中HR-HPV E6/E7 mRNA检测特异度明显高于HC-2、Cervista(61.4%和54.3%,55.7%,P<0.05),并具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75.9%、74.8%及74.6%).比较HR-HPV E6/E7 mRNA、HC-2和Cervista的ROC曲线,HR-HPV E6/E7 mRNA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效能最佳.结论 HR-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比HC-2和Cervista检测具有更高特异性,为预测宫颈病变进展及宫颈癌筛查分流提供了新思路.
赵旭晔崔勇姜淑芳孟元光刘爱军魏林萍刘桐宇韩海琼柳晓肃刘福虹李亚里
关键词: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子宫内膜癌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子宫内膜癌(E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8例Ⅲ~Ⅳ期E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9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靶向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因子[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B组患者总缓解率为55.10%(27/49),高于A组的38.78%(1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7.76%(43/49),高于A组的65.31%(3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SGF、VEGF及TNF-α、CRP、IL-8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贫血、疲劳乏力、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维持治疗Ⅲ~Ⅳ期EC疗效显著,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赵丽娜张俊丽韩海琼阎长平李佳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化疗
卵巢上皮癌血清、腹腔积液中血管内皮因子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血清中血管内皮因子 (VEGF)水平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 2 2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 ,1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及 47例卵巢上皮细胞癌为研究对象 ,2 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 ,用 EL ISA法测定各组术前血清及部分腹腔积液中 VEGF水平。结果 :卵巢上皮癌中 ,FIGO分期 、 期患者血清 VEGF水平明显高于 、 期患者 (P<0 .0 5 ) ;病理分化差的患者血清 VEGF水平高于分化好的患者 (P<0 .0 1) ;有明显腹腔积液的患者血清 VEGF水平高于腹腔积液不明显患者 (P<0 .0 1)。结论 :血清 VEGF水平与卵巢上皮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
孙立新籍海红武燕韩海琼曾小澜麦羡霞梁一红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血清腹腔积液血管内皮因子预后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5例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特点与病理进行部分对照。结果:95.8 %(120 例)形态不规则边缘蟹足样,84 %(105 例)内部回声不均匀,68 %(85 例)内部有钙化,78.4 %(98 例)有强回声边带。彩色多普勒表现肿瘤内血流信号多数是Ⅱ级~Ⅲ级。超声诊断正确率94 %(121 例)。腋下淋巴结转移癌79 例,诊断正确率94 %(79 例)。结论:乳腺癌有显著的声像图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区域淋巴结扫查正确率高,有助于临床分期和预后。
苗润琴韩海琼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