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红斌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道德
  • 2篇道德教育
  • 2篇德教
  • 2篇生命
  • 2篇生命道德
  • 2篇生命道德教育
  • 2篇教育
  • 1篇诉求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农村
  • 1篇农村普高
  • 1篇普高
  • 1篇现实诉求
  • 1篇教育探究

机构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韦红斌
  • 1篇李佳

传媒

  • 2篇中国德育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有效学校视角下农村普通高中发展途径研究——以东阳市为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教育改革开始提速,农村普通高中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能回避的现实,开展农村普通...
韦红斌
关键词:农村普高统计分析
文献传递
生命道德教育的作用机理与现实诉求
2022年
在技术时代与现代社会,传统德育式微,生命道德教育的当代意义空前凸显。而实践中生命道德教育遭遇了难以深化的困顿,为此,梳理生命道德教育的作用机理具有必要性。利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理论,可以把生命道德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编码""话语形成"与"解码",这三个阶段分别都对教师实施生命道德教育提出了内在要求。基于如上机理,分析提高生命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诉求,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生命道德教育编码意识与能力,注重考察学生的先行经验,积极推动师生间平等而开放的对话。
韦红斌李佳蔡连玉
关键词:生命道德教育现实诉求
寄宿制初中的生命道德教育探究
2020年
生命道德教育是以追求个体生命成长为旨归的教育。基于初中生身心成长状况和寄宿制学校教育场域两者的特殊性,寄宿制初中开展生命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寄宿制初中具有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的更稳定、更深入的自我成长、师生互动和同伴交往的情景空间,应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注重生命德性,通过专题教育强化生命道德教育,在课外活动中深化生命道德教育,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韦红斌蔡连玉
关键词:生命道德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