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长江
-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腺癌细胞株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检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胰腺癌细胞株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Panc-1、BxPC-3、AsPC-1三种胰腺癌细胞株及正常胰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在Panc-1、BxPC-3、AsPC-1细胞株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引物均发生扩增,非甲基化引物未发生扩增;在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引物未发生扩增,非甲基化引物发生扩增。结论 Panc-1、BxPC-3、AsPC-1中存在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完全甲基化。
- 范琳峰雷长江刘忠考缪辉来邱志东陈明陈念平
- 关键词:胰腺癌RUNX3基因甲基化
- Glypican-3和YAP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沉默对肝癌基因靶向治疗作用的研究
- 雷长江王斌郑淑萍龙浩成姚春李磊邵力伟胡福荣陈春洲任德发郑刚曾诚黄剑彬缪辉来
- Glypican-3(GPC3)和YAP在肝癌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1)GPC3基因和YAP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7.1%和80.77%,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提示GPC3和YAP可做为早期诊断肝细...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细胞生物学
- 沉默GPC3对肝癌Huh-7细胞增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Hippo通路靶向GPC3后对肝癌Huh-7细胞增生、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法及RT-PCR分别测量肝癌Huh-7不同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株GPC3蛋白表达水平及GPC3 mRNA水平,并筛选出可有效沉默GPC3基因的siRNA。将肝癌Huh-7细胞株分为实验组、未转染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导入GPC3-siRNA-1633转染Huh-7,其余两组不作处理。EdU实验检查三组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测定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实验测定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实验组GPC3 mRNA表达量及GPC3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ippo通路中YAP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实验组细胞增生率、迁移率及侵袭率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C3可促进肝癌Huh-7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生长。CPG3可通过上调Hippo通路中YAP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增生。通过沉默GPC3 mRNA后可有效抑制肝癌Huh-7细胞生长。
- 雷长江李磊龙浩成曾诚黄剑彬
- 关键词:细胞增殖GPC3
- 一种肝病科用手术拉钩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肝病科用手术拉钩辅助装置,包括卡座,所述卡座的底部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卡座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器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
- 雷长江廉智皓
- 文献传递
- GPC3特异的siRNA筛选和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筛选特异靶向GPC3的siRNA和探讨GPC3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设计靶向GPC3的siRNA,转染huh7细胞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GPC3表达的抑制效果;选用抑制效果明显的siRNA下调GPC3表达后,WesternBlot检测GPC3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用Edu检测方法对Huh7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成功筛选出一条抑制效率达到74.87%的特异靶向GPC3的siRNA,其可以显著抑制GPC3的转录翻译;同时,Edu检测发现当GPC3表达下调后,Huh7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结论 GPC3的表达有利于HCC的增殖,而有效靶向GPC3的siRNA可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利手段。
- 邱志东缪辉来雷长江刘忠考黎然包仕廷
- 关键词:GPC3SIRNA肝癌增殖HUH7
- 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小干扰RNA筛选和对肝癌细胞的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设计靶向GPC3的siRNA,转染Huh7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其对GPC3表达的抑制效果;选用抑制效果明显的小干扰RNA(siRNA)下调GPC3表达后,Westernblot法检测GPC3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观察及Transwell法分别对Huh7细胞的周期、增殖和侵袭进行检测。结果成功筛选出1条抑制效率达到74.87%的特异靶向GPC3的siRNA,可以显著抑制GPC3的转录翻译;同时,可见Huh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受到抑制,但并不影响细胞周期。结论GPC3的表达有利于HCC的增殖侵袭,其表达降低不利于HCC的发生发展。
- 邱志东缪辉来雷长江刘忠考黎然包仕廷
-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小干扰RNAHUH7
- 胰腺癌细胞中Runx3基因表达及甲基化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观察胰腺癌细胞中Runx3基因表达的情况,探讨其出现表达异常的机制。方法 (1)RT-PCR检测胰腺癌Panc-1、BxPC-3、AsPC-1细胞及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mRNA表达情况(2)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癌Panc-1、BxPC-3、AsPC-1细胞中Runx3蛋白表达情况;(3)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胰腺癌Panc-1、BxPC-3、As-PC-1细胞及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1)Panc-1、BxPC-3、AsPC-1细胞中未检测到Runx3基因mRNA表达,而正常胰腺组织可检测到Runx3基因mRNA表达;(2)Panc-1、BxPC-3、AsPC-1细胞中未检测到Runx3蛋白表达;(3)Panc-1、BxPC-3、AsPC-1细胞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均发生甲基化,而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未检测到甲基化。结论胰腺癌细胞中存在Runx3基因失表达,其机制可能与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发生甲基化有关。
- 邱志东范琳峰雷长江缪辉来
- 关键词:胰腺癌RUNX3基因甲基化
- GPC3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检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构建并检测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提取肾组织RNA进行逆转录,扩增GPC3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酶切鉴定并测序;将克隆成功的质粒转染至Huh7细胞,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PC3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扩增GPC3编码区,并克隆至载体pcDNA3.1中;GPC3过表达载体转染至Huh7细胞后,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GPC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GPC3过表达载体可用于后续研究。
- 邱志东雷长江刘忠考黎然缪辉来
- 关键词:GLYPICAN-3质粒肝细胞癌
- Glypican-3、TNF-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3(GPC-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原发性肝癌中原发性HCC 40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20例。40例患者按HCC临床分期:早期HCC 18例,中晚期HCC 22例;按HCC预后好坏:死亡(预后不良组)8例,存活(预后较好组)32例。选择30例肝硬化患者为疾病对照组,选择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统计受试者血清GPC-3、TNF-α水平,并对血清GPC-3、TNF-α与年龄、预后、HCC临床分期、肝癌病理类型、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CC组血清GPC-3、TNF-α水平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和对照组血清GPC-3、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肝癌之间血清GPC-3、TNF-α水平存在明显差异,HCC组血清GPC-3、TNF-α水平高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和对照组血清GPC-3、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中晚期、早期HCC患者血清GPC-3、TNF-α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随着HCC的进展,血清GPC-3、TNF-α水平呈上升趋势,且中晚期、早期、对照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预后HCC患者血清GPC-3、TNF-α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GPC-3、TNF-α水平高于预后较好组,且预后不良组、预后较好组、对照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GPC-3、TNF-α水平与HCC临床分期、肝癌病理类型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GPC-3、TNF-α水平与HCC预后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GPC-3、TNF-α与年龄、BMI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GPC-3、TNF-α在HCC患者血清中呈现高表达,GPC-3、TNF-α的表达与HCC发病、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 陈春洲龙浩成雷长江李磊曾诚黄剑彬
-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预后
- 超声辐照携带miR-520c-3p和miR-132微泡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超声辐照携带miR-520c-3p和miR-132微泡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的影响。方法:以超声辐照携带miR-520c-3p和miR-132微泡转染体外培养人肝癌Huh7细胞株。实验分5组:对照组(A组),miR-520c-3p mimics negative control+miR-132 mimics negative control+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B组),miR-520c-3p mimics+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C组),miR-132 mimic+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D组),miR-520c-3p mimics+miR-132 mimics+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E组)。超声辐照条件:机械指数0.4,辐照参数2.0 W/cm2,连续辐照30 s,间隔60 s,共5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520c-3p,miR-132,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和转录辅助因子YAP m RNA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GPC3和YAP蛋白表达,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A组、B组比较,C组、E组miR-520c-3p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D组无明显改变(P>0.05);D组、E组miR-132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C组无明显改变(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E组GPC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而其m 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改变(P>0.05)。C组、D组、E组YAP蛋白以及其m 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D组、E组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且E组降低最明显(P<0.05);C组、D组、E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且E组凋亡最明显(P<0.05)。结论:超声辐照携带miR-520c-3p和miR-132微泡能显著抑制人肝癌Huh7细胞株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GPC3和YAP的表达有关。
- 潘青云雷长江李媛胡福荣李磊黄剑彬曾诚
- 关键词:超声辐照肝细胞癌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