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爱林

陈爱林

作品数:79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会议论文
  • 3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9篇动脉瘤
  • 38篇动脉
  • 34篇手术
  • 30篇锁孔
  • 27篇颅内
  • 20篇入路
  • 17篇显微手术
  • 17篇颅内动脉
  • 15篇夹闭
  • 14篇锁孔入路
  • 14篇交通动脉瘤
  • 13篇锁孔手术
  • 13篇颅内动脉瘤
  • 12篇血管
  • 11篇动脉瘤夹
  • 10篇动脉瘤夹闭
  • 10篇膜下
  • 10篇夹闭术
  • 8篇动脉瘤夹闭术
  • 8篇硬膜

机构

  • 79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甘肃医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一人...

作者

  • 79篇陈爱林
  • 76篇朱卿
  • 63篇兰青
  • 43篇戴纯刚
  • 30篇陈延明
  • 28篇孙超
  • 20篇王中勇
  • 18篇许亮
  • 4篇刘国栋
  • 4篇张檀
  • 3篇余聚
  • 3篇袁利群
  • 1篇徐龙江
  • 1篇陆朝晖
  • 1篇金志高
  • 1篇刘兵
  • 1篇刘士海
  • 1篇夏维
  • 1篇马笑宇
  • 1篇谢晓明

传媒

  • 7篇江苏省第十八...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2篇中华神经创伤...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1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13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现为颅内出血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表现为颅内出血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特点及其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5例表现为颅内出血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明确的头部创伤史。2例采用可脱性球...
朱卿吴涛陈爱林戴纯刚孙超兰青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创伤急诊处理
文献传递
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朱卿王中勇许亮陈爱林陈延明孙超兰青
神经内镜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锁孔手术中的应用
朱卿陈爱林陈延明戴纯刚兰青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患者的预后及影响预后改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S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出院及术后6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并比较其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SaSAH患者出院后预后改善(术后6个月的mRS较出院时降低≥1分)的危险因素.纳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联合预测模型对SaSAH患者出院后6个月预后改善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154例患者.术后6个月,53.2%(82/154)的SaSAH患者预后良好(mRS≤3分),51.9%(80/154)预后有改善;出院时的mRS高于术后6个月的mRS[分别为(3.75±0.97)分和(3.13±1.57)分,配对t=7.86,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15.74,95%CI:5.46~45.39,P<0.001)、术前为高级别动脉瘤(OR=5.96,95%CI:1.93~18.39,P=0.002)、术前存在脑疝(OR=15.26,95%CI:2.72~85.46,P=0.002)以及术后发生脑梗死(OR=2.90,95%CI:1.13~7.45,P=0.027)是影响SaSAH患者术后6个月预后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预测SaSAH患者预后改善的AUC值为0.86(95%CI:0.80~0.92,P<0.001).结论年龄>65岁、高级别动脉瘤、术前存在脑疝以及术后发生脑梗死不利于SaSAH患者术后6个月的预后改善.联合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SaSAH患者的预后改善情况.
张檀陈爱林朱卿王中勇袁利群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初步夹闭联合临时孤立技术在破裂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锁孔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初步夹闭联合临时孤立技术在破裂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锁孔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显微手术夹闭的破裂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手术中均采用初步夹闭(Tentative Clipping)联合临时...
朱卿陈爱林戴纯刚吴涛吴垚兰青
关键词:锁孔手术动脉瘤夹闭术
动脉内微导丝电凝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动脉内微导丝电凝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例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并在手术中采用动脉内微导丝电凝技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即...
朱卿陈爱林戴纯刚吴涛吴垚兰青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电凝微导丝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残留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2013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残留病灶的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5例行手术夹闭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经脑血管造影复查发现瘤体残留,均在全麻下行弹簧圈栓塞术,其中2例采用支架辅助。以"residual aneurysm"、"incomplete clipping"及"endovascular coiling"为关键词检索Pubmed网络数据库并筛选相关文献。结果 4例残留动脉瘤致密栓塞(1例采用支架辅助),另一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者瘤颈少量残留,6个月后随访时残留部分消失。检索得到相关文献10篇。结论对于夹闭术后残留的动脉瘤,再次手术夹闭的难度及风险较大;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处理此类病灶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朱卿陈爱林陈延明孙超兰青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微创锁孔入路与常规开颅入路治疗破裂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随机对照研究
朱卿刘国栋许亮王中勇陈爱林兰青
动脉内微导丝电凝治疗动脉瘤疗效和安全性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动脉内微导丝电凝治疗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方法(1)取临床用于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导丝SilverSpeed,以抗凝的新西兰大白兔离体动脉血液为介质进行体外电解产气实验,扫描电镜观察微导丝表面的血栓附着情况。(2)使用静脉袋移植法制作兔颈总动脉动脉瘤模型,将动脉瘤模型大白兔分为微导丝电凝治疗组(4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采用SilverSpeed微导丝电凝模拟治疗(分别在6 V、9 V、12 V、15 V、18 V电压下通电1 min、3 min、6 min、9 min、12 min、15 min)后观察瘤腔封闭数量和所形成血栓的质量。DSA观察是否有动脉瘤破裂以及是否有载瘤动脉血栓形成。12 h后行头部MRI的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检测载瘤动脉远端的脑供血区是否有新发性脑组织缺血灶。6个月后再次行DSA,观察动脉瘤是否复发。结果(1)电解产气实验结果显示,SilverSpeed微导丝通电后有气泡产生,电压越高则反应越剧烈。扫描电镜下观察显示,在离体血液中通电后的微导丝表面有明显的血栓附着,电压较高时血栓更为致密。(2)相同通电时间下,电压越高,微导丝电凝治疗组大白兔动脉瘤腔完全闭塞数量越多。同一电压下,通电时间越长,所形成血栓的质量越好。缺血事件仅发生在电压>9 V的微导丝电凝治疗组,通电时间长短和栓塞性事件的发生率无关。电压为15 V时,有2只实验兔在通电3 min时发生动脉瘤破裂而死亡。电压为18 V时,有4只实验兔在通电9 min时心跳骤停死亡,另有2只在通电6 min时发生动脉瘤破裂而死亡。结论动脉内微导丝电凝治疗动脉瘤的不良事件主要由高电压引起。设置合适电压后,延长通电时间可提升电凝效果且不会增加安全风险。
吴涛徐龙江夏维金志高吴垚李照亮杨德红陈爱林戴纯刚朱卿
关键词:电凝微导丝
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与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5年12月采用血肿抽吸冲洗术治疗的161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内镜组),同期的另87例采用常规钻颅抽吸冲洗术治疗(常规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头部创伤后病程、双侧血肿比率和血肿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血肿完全清除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血肿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虽然内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但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血肿完全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内镜组的手术时间为(112.68±34.86)min,常规组为(74.11±28.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P=0.000)。内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8.23±2.01)d,常规组为(10.79±5.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00)。内镜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常规组有1例出现脑内血肿及运动性失语。内镜组的术后即刻血肿清除率为98.65%(73/74),常规组为86.21%(7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P=0.004)。内镜组的术后血肿复发率为1.35%(1/74),常规组为18.39%(1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P=0.000)。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30.06个月;17例在随访期间诊断为血肿复发,其中15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后治愈,2例口服阿托伐他汀后治愈。结论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CSDH简单、安全、有效,优于传统的钻孔抽吸冲洗术。自制的头端可弯曲软头吸引器是进行此类手术的有效工具。
朱卿王中勇张檀戴纯刚许亮孙超陈爱林兰青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