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生
-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来院途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间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建设初期不同来院途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的差异,找出今后需要着力改进的诊疗环节。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PCI)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来院途径的不同方式分为120组(43例)、转院组(60例)及自行来院组(107例)。记录再灌注的关键时间点:患者发病时间、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至医院大门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并统计分析三组再灌注时间的差异。结果转院组门-球时间43 min最短,自行来院组88 min最长,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行来院组发病-FMC时间175 min相对最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组与转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院组FMC-球囊时间249 min最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组与自行来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院组发病-球囊时间394 min最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组与自行来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平均门-球时间76 min、发病-FMC时间141 min、FMC-球囊时间110 min、发病-球囊时间303 min。结论门-球时间不能完全代表STEMI救治的能力,发病-球囊时间才是衡量地区STEMI救治的真实水平,胸痛中心建设应以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最终缩短患者发病后的总缺血时间为目的。
- 陈慧生陈宇蒋芳勇陶林沈丽黎荣山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再灌注时间血管成形术胸痛中心
- 柳州市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暨胸痛中心建设
- 黎荣山卓柳安陶林温怿涛银剑斌王勇蒋芳勇易平陈慧生吴刚黄英华沈丽吴仕华韩丽娟肖波李伟强梁纯明刘歆张林潮赵志雄韦美发陈小萍何玉兰罗长军黄景
-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胸痛中心”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美国胸痛中心着重于建立院内快速诊疗通道,经过胸痛中心协会(SCPC)多次修订,美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逐渐引入院前及院外管理内容。该认证标准注重救治流程的优化和改进,要求...
- 关键词:
- 关键词:疾病诊断急救系统
- 放射相关性冠心病一例被引量:1
- 2019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7岁,因阵发性胸痛1个月于2018年5月28日入我院。既往史:患者因右颈部肿块于2016年2月22日在外院行活检,病理显示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胸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显示:纵隔、两肺门区、右侧腋窝、双侧锁骨上区、颈部、右侧枕骨下区多发淋巴结肿大。
- 黄山松陈慧生陶覃龙蒋芳勇
- 关键词:冠心病放疗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血清水平与高血压病肾脏损害
-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869T/C位点多态性、血清水平与高血压病及其肾脏损害的关系。
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17...
- 陈慧生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肾脏损害
- 文献传递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和血清水平与高血压病(EH)及其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172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90例伴有肾脏损害)及86例对照组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其血清TGF-β1水平。结果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组TGF-β1血清水平(50.36ng/ml±6.92ng/ml)显著高于高血压病无肾脏损害组(40.62ng/ml±5.25ng/ml)和对照组(39.52ng/ml±6.68ng/ml);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组+869T/C位点TT、TC及CC型频率分布(TT型13.3%、TC型44.4%、CC型42.2%)与高血压病非肾脏损害组(TT型29.3%、TC型43.9%、CC型26.8%)及对照组(TT型32.6%、TC型44.2%、CC型23.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携带C等位基因个体EH肾脏损害的风险约是T等位基因的1.90倍(OR=1.90,95%CI:1.24-2.92);TT、TC、CC基因型组的TGF-β1血清水平(TT型36.32ng/ml±3.05ng/ml、TC型39.87ng//ml±3.94ng/ml、CC型51.26ng/ml±4.76ng/m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CC基因型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通过影响TGF-β1的表达而与高血压病肾脏损害存在相关关系。
- 陈慧生张七一王云英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肾脏损害
- 他汀联合尼可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入选需急诊行PCI的患者90例,其中联合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0例则进行PCI术治疗。观察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水平、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与心脏不良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及治疗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联合治疗组高于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及治疗组MD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联合治疗组低于治疗组。术后2小时联合治疗组及治疗组的hs-CRP及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联合治疗组低于治疗组。在6个月的随访中,三组的MACEs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CI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较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减少PCI术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
- 蒋芳勇陈慧生黄山松
- 关键词:尼可地尔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缺血再灌注损伤
-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评估不同性别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index)评估不同性别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中年人群43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TyGindex中位数将不同性别人群分为低TyG index组(男性107例;女性106例)、高TyGindex组(男性111例;女性10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TyGindex对不同性别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3,95%CI 1.043~1.166)、吸烟史(OR=2.173,95%CI 1.199~3.938)、HDL-C(OR=0.244,95%CI 0.062~0.961)是中年男性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OR=1.121,95%CI 1.032~1.218)、TyGindex(OR=2.606,95%CI1.220~5.567)是中年女性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yGindex预测中年男性和女性人群发生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3(95%CI 0.526~0.680,P=0.009)、0.756(95%CI 0.686~0.826,P<0.001)。结论TyGindex升高不是中年男性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价值低;而TyGindex升高是中年女性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中等预测价值。
- 李其华陈慧生陈见红
- 关键词:中年人群冠心病性别
- 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与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与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39例中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190例)和对照组(249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血脂谱计算RLP-C。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RLP-C、TG与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LP-C、TG对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预测效度。[结果]冠心病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男性占比、吸烟史占比、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LP-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LP-C、TG、LDLC与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呈正相关关系(r=0.227、0.279、0.105,P均<0.05);HDLC与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呈负相关关系(r=-0.34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作为连续变量还是分类变量,RLP-C、TG均是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是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与最低四分位数组比较,RLP-C位于第3、4四分位数组的人群发生冠心病的OR(95%CI)分别为2.648(1.364~5.144)、2.847(1.468~5.520);TG位于第3、4四分位数组的人群发生冠心病的OR(95%CI)分别为3.043(1.520~6.092)、3.520(1.811~6.842)。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RLP-C、TG与冠心病呈正非线性相关关系(P_(总体)均<0.001,P_(非线性)=0.002、0.001)。亚组分析显示,女性人群RLP-C、TG与冠心病的关系较男性人群更为显著。ROC曲线分析显示,RLP-C、TG预测总体人群发生冠心病的曲线下面�
- 李其华苗柳陈慧生陈见红
- 关键词:甘油三酯中年人群冠心病
- 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mRNA关系
- 2009年
-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转化生长因子β1是目前高血压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化生长因子β1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越高,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越重,本文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进行综述。
- 陈慧生张林潮
- 关键词:高血压转化生长因子Β1靶器官损害
- 柳州市人群高尿酸血症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明确柳州市20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1 206名体检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该人群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10 722例,占39.5%;女性患者3 459例,占14.4%。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统计显示,男性、高胆固醇血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血胱抑素C升高、血谷丙转氨酶升高、血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升高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升高相关。结论柳州市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较高;男性、高胆固醇血症、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血胱抑素C升高、血谷丙转氨酶升高、血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 黎荣山黎文军王勇蒋芳勇陈慧生涂强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