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34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核科学技术 建筑科学 更多>>
BEPCⅡ直线加速器的束流调试和稳定运行 BEPCⅡ重大改造工程要求将对撞机的峰值亮度提高近百倍,并具有高积分亮度,为此必须对作为注入器的直线加速器进行重大改造,提供高能、强流、小发射度和小能散度的正负电子束,达到高注入速率(正电子50mA/min.)的要求.这... 王书鸿 裴国玺 池云龙 陈延伟 曹建社 孔祥成 赵风利 侯汨 陈志比 刘渭滨 邓秉林 耿哲峤 裴士伦 沈莉 乐琪 叶强关键词:束流调试 文献传递 BEPCⅡ直线加速器的束流调试 2006年 叙述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工程(BEPCⅡ)直线加速器的调束过程.针对调束目标和束流物理特性,提出了调束方法,并对调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给出了初步调束结果,为今后的进一步调试和稳定运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陈延伟 王书鸿 裴国玺 刘渭滨 叶强关键词:束流调试 BEPCⅡ直线加速器重大改造和束流调试进展 BEPCⅡ直线加速器的重大改造旨在获得高流强、小发射度和小能散的正负电子束,以满足对撞机亮度提高两个两级的要求.这对直线加速器各系统和束流物理是一个挑战.文章介绍了直接决定束流性能的新电子源、新正电子源、新微波功率源、相... 王书鸿 邓秉林 裴国玺 孙耀霖 池云龙 陈延伟 曹建社 孔祥成 赵风利 侯汨关键词:束流调试 对撞机 文献传递 BEPCⅡ直线加速器重大改造和束流调试进展 被引量:2 2006年 BEPCⅡ直线加速器的重大改造旨在获得高流强、小发射度和小能散的正负电子束,以满足对撞机亮度提高两个两级的要求.这对直线加速器各系统和束流物理是一个挑战.文章介绍了直接决定束流性能的新电子源、新正电子源、新微波功率源、相位控制系统和束流测量系统等的改造情况;叙述了束流物理研究;介绍了束流调试进展情况和进一步改进计划. 王书鸿 裴国玺 孙耀霖 池云龙 陈延伟 曹建社 孔祥成 赵风利 侯汨 邓秉林关键词:束流调试 ψ(2S)、χc等粲偶素产生和衰变机制的实验研究 苑长征 朱永生 李金 莫晓虎 于传松 陈延伟 王文峰 王至勇 胡涛 王九庆 王平 郭子金 马连良 聂晶 张旌 该项成果属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目的在于利用北京谱仪收集实验数据,测量粒子物理的重要参数,研究粲偶素的产生与衰变性质,发现新现象和新规律。该课题属重夸克物理前沿,对检验和发展粒子物理的基本理论-标准模...关键词:关键词:粲偶素 重夸克 BEPCⅡ直线加速器的束流调试和稳定运行 BEPCⅡ重大改造工程要求将对撞机的峰值亮度提高近百倍,并具有高积分亮度,为此必须对作为注入器的直线加速器进行重大改造,提供高能、强流、小发射度和小能散度的正负电子束,达到高注入速率(正电子50mA/min)的要求。这对... 王书鸿 刘渭滨 邓秉林 耿哲峤 裴士伦 沈莉 乐琪 叶强 裴国玺 池云龙 陈延伟 曹建社 孔祥成 赵风利 侯汨 陈志比关键词:直线加速器 束流调试 注入器 BEPCⅡ直线加速器中的束流轨道和能量稳定性的研究(英文) 2007年 在BEPCⅡ直线加速器的调试和初期运行中,观察到束流轨道和能量的不稳定性.本文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研究,说明了这些不稳定性的原因,并叙述了解决这些不稳定性的方法和改进结果. 王书鸿 裴国玺 刘渭滨 陈延伟 叶强 耿哲桥关键词:束流轨道 束流能量 稳定性 BEPCⅡ Linac Beam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2008年 The BEPCⅡ injector linac upgrade goal aims at higher beam energy with smaller beam emittance and energy spread to meet the colliding luminosity upgrade by two orders of magnitud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eam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The beam energy,energy spread,current,transmission and emittance have met the design goal.The beam orbit and energy instabilities have been studied and a steady beam operation has been realized. 王书鸿 裴国玺 池云龙 陈延伟 曹建社 孔祥成 赵风利 侯汨 陈志比 刘渭滨 邓秉林 耿哲峤 裴士伦 沈莉 乐琪 叶强关键词:UPGRADE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多学科应用 被引量:23 2019年 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是我国首台、世界第4台脉冲型中子大科学设施。CSNS基于加速器产生的高能质子轰击钨靶产生中子,然后利用中子进行实验。CSNS面向全世界的用户开放,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研发服务,在物理、化学、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将介绍CSNS的基本构成、发展历程和中子散射的多学科应用。 程贺 张玮 王芳卫 王芳卫关键词: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子散射 无损检测 基于改进多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矩阵的场址评价——以CSNS工程选址为例 被引量:8 2016年 工程场址评价方法中传统的权重确定方法无法反映多元地学信息之间的复杂关系,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为更好地满足大型工程设施选址的需要,将传统多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矩阵法由常权改进为动态变权并引入工程场址评价,提出工程场址适宜度(ESSI)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指标,通过分析影响因素间作用关系及其在不同时空下对系统整体的影响,确定其在系统整体评价中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变化的变权,根据权重计算工程场址适宜度。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选址工作,使用6个影响因素在5个比选场址中的变权及常权分别评价工程场址适宜度并对比分析,确定第3场址作为工程建设场址。实践证明基于多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矩阵的ESSI评价方法与指标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以期为类似工程选址提供参考。 李坤 尚彦军 蒋毅 何万通 林达明 常金源 陈延伟关键词: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