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军
- 作品数:26 被引量:163H指数:6
- 供职机构: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7例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1月症状明显改善21例,稳定3例,加重3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复发2例;按McCormick脊髓功能状态分级:Ⅰ级17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MRI是诊断脊髓髓内肿瘤的首选方法,显微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 周健杨茜赵东刚陈少军
- 关键词: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
-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15例中有1例在引流中出血,注入凝血酶后血止住。1例出现硬膜下积液,没作任何处理,3周后吸收。15例患者均治愈,最短3d出院,最长12d出院。1例轻瘫患者出院后一月完全恢复。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安全、创伤小,对一些血肿稳定,不需要减压的硬膜外血肿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更合适。
- 李祥富王七玲赵东刚陈洁民闫俊陈少军杨春林周健李刚姚龙飞姜莱
-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外科手术
- 胶原酶不同注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TIMP-2、MMP-9表达及疼痛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胶原酶不同注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型抑制剂(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A组34例采用盘外注射法注入胶原酶,B组36例采用盘内外联合注射法注入胶原酶。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血清TIMP-2与MMP-9表达水平、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结果①治疗后6个月B组优良率(88.89%)、有效率(94.44%)均显著高于A组(67.65%、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治疗前后血清TIMP-2、MMP-9表达水平的差值均显著大于A组(P<0.05)。③两组疼痛评分的时间变化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1周、治疗后6个月,B组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P<0.05);时间比较:治疗后1周、治疗后6个月,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后1周(P<0.05)。结论胶原酶适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倡采取盘内外联合注射法注入胶原酶,能有效提高治疗后6个月的优良率、有效率,调节血清TIMP-2与MMP-9表达水平,缓解疼痛。
- 汤华陈少军
- 关键词:胶原酶腰椎间盘突出症
- 自体带蒂骨膜筋膜替代硬脑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致硬脑膜缺损的手术修补问题。方法:选择应用自体带蒂骨膜筋膜替代硬脑膜修补,对其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作重点介绍。结果:此方法修补54例,占同期开颅手术10.3%,降低了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切口疝、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应用此方法可减少开颅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 李伯彦陈少军倪慧珍赵冬刚闫俊杨春林李祥富王朝晖王涛李俊
- 关键词:并发症筋膜骨膜自体硬脑膜开颅术后
- 1-磷酸鞘胺醇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1-磷酸鞘胺醇(S1P)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部分动脉瘤破裂所致自发性SAH患者37例,分别在发病后第3、5、7、10、14天行TCD检测跟踪血管痉挛程度,其中27例纳入痉挛组,10例纳入无痉挛组。另选取我院收治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愈术后半年复诊患者中,未见血管痉挛及血管狭窄的患者12例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的S1P水平。结果:与无痉挛组和对照组相比,痉挛组患者发病后3 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S1P浓度升高,5 d时显著升高,至第7天达到高峰,至第14天时降至无明显差异。发病后第7天,痉挛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增加与血清和脑脊液中S1P的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SAH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明显增加,同时其血清及脑脊液中S1P显著升高。
- 汤华陈少军韩晶夏开来姜莱郑刚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对胶质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胶质瘤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脑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取常规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对比2组肿瘤切除程度,术前及术后7 d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术前及术后3月,评价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完全切除率82.93%(34/41),与对照组的58.33%(28/48)相比提高(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血清TGF-β、VGEF、GFAP和HIF-1α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月,观察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而ADL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但2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胶质瘤近期疗效满意,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并保护神经功能。
- 潘万喜陈少军刘甜甜姜莱韩晶姚龙飞黄鑫
- 关键词:胶质瘤脑功能区神经导航显微手术神经功能
- TI和ISS评分的效度测验及术后抑郁预测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TI和ISS评分的效度测验及术后抑郁预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患者1518例,采用第三军医大学创伤数据库研究中心研制的创伤数据库系统V3.0版软件录入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自动完成TI及ISS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术后抑郁状况。结果死亡组TI与ISS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TI评分的敏感度显著优于ISS评分(P<0.01),其他指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TI与ISS评分升高,抑郁人数有上升趋势,1-15及≥16分区间,TI评分组抑郁人数显著高于ISS评分组(P<0.05)。结论相比ISS评分,TI评分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可及时反映急诊多发伤患者的伤情程度,并预测患者术后抑郁,有助于医务人员做出及时的治疗方案。
- 何方军谭朝峰蔡宏新陈少军
- 关键词:创伤指数多发伤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对我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病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颅内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药物耐受情况。方法 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术后颅内感染病人156例,采集病人的脑脊液标本,对脑脊液培养检查及培养的病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6例术后颅内感染病人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4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2株,占42.2%,主要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革兰阴性菌84株,占57.1%,主要菌株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真菌1株(0.68%)。革兰阳性菌中耐药率较低的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菌中耐药率普遍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绝大部分抗生素均耐药,仅对多黏菌素耐药率为0。结论术后颅内感染病人革兰阴性菌占比较革兰阳性菌更大,且革兰阴性菌中耐药率普遍较高。目前针对革兰阳性菌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利奈唑胺或者万古霉素仍是有效的。革兰阴性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多黏菌素对其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 夏开来陈少军刘燕汤华姜莱郑刚
- 关键词:术后颅内感染菌种分布耐药性
- 银杏总黄酮通过ERK/NF-κB信号通路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究银杏总黄酮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ERK)/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总黄酮(156 mg/kg)组、3,4,5,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DMU-212,ERK激活剂,18 mg/kg)组、银杏总黄酮(156 mg/kg)+DMU-212(18 mg/kg)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用药组兔建立SAH模型。分组处理后,检测各组神经功能并进行评分;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脑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脑基底动脉痉挛情况,比较各组管壁厚度及管腔横截面积;测定各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脑组织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ERK/NF-κB通路相关蛋白p-ERK/ERK、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脑海马神经元出现明显损伤,基底动脉表现出严重的痉挛现象,管壁厚度、神经功能评分、血流速度、MDA水平、p-ERK/ERK、核内NF-κB p65表达明显升高,管腔横截面积、SOD和GSH-Px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银杏总黄酮+DMU-212组相比,银杏总黄酮组大脑海马神经元损伤和基底动脉痉挛明显减轻,管壁厚度、神经功能评分、血流速度、MDA水平、p-ERK/ERK、核内NF-κB p65表达明显降低,管腔横截面积、SOD和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DMU-212组大脑海马神经元损伤和基底动脉痉挛明显加重,管壁厚度、神经功能评分、血流速度、MDA水平、p-ERK/ERK、核内NF-κB p65表达明显升高,管腔横截面积、SOD和GSH-Px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银杏总黄酮通过抑制ERK/NF-κB信号通路激活,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进而改善兔SAH后血管痉挛症状,保护神经功能。
- 汤华陈少军韩晶夏开来姜莱郑刚
- 关键词:银杏总黄酮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
- Ommaya囊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Ommaya囊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切口疝的患者行侧脑室穿刺-Ommaya囊皮下放置,然后经皮穿刺外引流脑脊液。结果 38例患者切口疝均在1周内完全复位,术后并发脑积水6例,并发硬膜下积液3例。治疗后,38例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改善,其中30例患者肌力恢复正常,2例重瘫,4例轻瘫,2例轻度运动性失语。结论侧脑室穿刺-Ommaya囊皮下放置,然后经皮穿刺引流脑脊液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其手术创伤小,经皮穿刺持续引流时间长,便于护理,对预防和治疗切口疝有较好效果。
- 姚龙飞陈少军赵东刚杨春林
-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切口疝OMMAYA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