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峰
- 作品数:43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经气道滴注肾上腺素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及其干预
- 陈云峰曾奕明
- 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对良性中央气道狭窄胶原蛋白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了解黏膜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对气道瘢痕组织增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检测良性气道狭窄经常规介入治疗(CI)及CI联合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LBI)治疗前和7 d后局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胶原蛋白平均吸光度值的变化情况。结果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共6例患者完成试验。CI前后TGF-β1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92±38和164±47(t=-7.984,P=0.000),LBI前后TGF-β1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128±45和78±40(t=10.055,P=0.000); CI前后胶原蛋白分别为91 932±59 520和150 252±76 673(t=-8.105,P=0.000);联合LBI前后胶原蛋白分别为107 024±54 880和114 038±50 772(t=-0.621,P=0.54)。将联合LBI前后变化趋势与CI前后变化趋势对比,TGF-β1(F=712.139,P=0.000)和胶原蛋白(F=261.25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治疗可以刺激局部TGF-β1表达增加及胶原的合成及沉积,而LBI有助于减少TGF-β1的生成,减轻介入治疗后胶原蛋白的合成及沉积。
- 陈云峰许丹凤曾奕明张华平杨栋勇陈晓阳张杰
- 关键词:良性气道狭窄复方倍他米松胶原蛋白局部注射TGF-Β1表达介入治疗后
- 改良式气道金属支架放置法的临床应用
- 目的 探讨改良式气道金属支架放置法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85例拟行气道直筒型金属支架放置术的患者,采用改良式气道金属支架放置法:术前对支架近端的回收线环加装一60cm长的环形调整线,支气管镜直视下放置气道支架,如支架位置...
- 张华平曾奕明陈云峰杨栋勇黄勤淼林辉煌樊冀闽宋端虹
- 关键词:可弯曲支气管镜
- 支气管镜检查并发阴囊气肿1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 增加对支气管镜检查少见并发症的了解.方法 介绍1例支气管镜检查致阴囊气肿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21岁,因呼吸困难1个月入院.2个月前曾因外伤致多发性骨折、失血性休克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体...
- 张华平曾奕明吕良超陈晓阳陈云峰樊冀闽杨栋勇
- 肺部多发结节20例诊断分析
- 目的探讨肺部多发结节病变的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例胸部CT表现为肺部多发结节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肺真菌病10例,其中病理确诊6例,临床诊断4例;脓毒性肺栓塞6例;干燥综合征并肺损害1例...
- 樊冀闽曾奕明张华平陈晓阳陈云峰
- 关键词:多发结节
- 先天性双主动脉弓致气管狭窄一例
- @@患者女,31岁。不明原因气促3个月。无吞咽困难,查体:Bp116/62mmHg,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三维增强CT成像:主动脉弓发育异常,呈双主动脉弓畸形,左前弓相对较细,右后弓发育较粗,双弓形成...
- 杨栋勇曾奕明吕良超张华平陈晓阳陈云峰
- 关键词:先天性
- 成人Hand-Schller-Christian病1例报告
- 2010年
- 张华平周萍萍曾奕明邱建龙吕良超陈晓阳杨栋勇陈云峰
-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成人
- 预置球囊防治支气管镜治疗相关大出血的初步探讨
- 张华平曾奕明陈云峰黄勤淼林辉煌宋端虹林晓萍
- 不同激活剂对人富血小板血浆释放曲线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激活剂对富血小板血浆(PRP)中转化生长因子.B,(TGF-13.)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B)释放曲线的影响。方法抽取1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外周静脉全血36m1,采用二次离心法自制PRP;按1000U凝血酶溶于1ml10%氯化钙溶液制备血小板激活剂。按10:1的容量比将PRP与激活剂混合(凝血酶-PRP组);按10:1的容量比将PRP与10%氯化钙混合(氯化钙-PRP组1;分别以新鲜全血(全血组)以及未加血小板激活剂的PRP(PRP组)为对照组,将上述4组在37℃温水中孵育0、1、8、24、72和168h,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的TGF-B.和PDGF.AB浓度,绘制TGF-β1和PDGF.AB的释放曲线,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中TGF-B,和PDGF.AB的释放曲线。结果(I)全血组与PRP组中TGF.B.和PDGF-AB在168h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增高。PRP在与凝血酶混合后,立即形成凝胶状,TGF-β1,和PDGF-AB均立即明显升高,在激活后1h达到高峰,TGF-β1,和PDGF-AB分别由(42±21)和(77±18)μg/L增至高峰(84±21)和(124±35)μg/L,随后逐渐下降,释放曲线直接而快速;而PRP与氯化钙混合后,约1h才形成凝胶状,TGF-β.和PDGF-AB均缓慢持续增高,可在168h内-直保持较高水平。(2)PRP组中TGF-B.和PDGF-AB的AUC0-168h均高于全血组(均P〈0.05),氯化钙-PRP组中TGF-β1,的AUC0-168h高于凝血酶.PRP组(Z=-2.26,P〈0.05),但氯化钙-PRP组与凝血酶-PRP组中PDGF-AB的AUC0-16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12,P=0.131)。结论使用氯化钙作为激活齐lj时富血小板血浆中TGF-B、和PDGF-AB释放浓度较高,释放时间较长,曲线下面积最大。
- 庄雅雯曾奕明陈云峰张华平陈晓阳扬栋勇吴炜景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酶激活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 CT定量参数联合NLR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预测预后的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CT定量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22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所有患者行1.0 mm薄层胸部CT扫描,使用Philips IntelliSpacePortal工作站内的COPD软件,测量并记录肺总容量、肺气肿容量、最大吸气末容积(MIV)、最大呼气末容积(MEV),并计算肺体积百分比(LVP)。对患者血液内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浓度进行检测,计算并记录两者的比值(NLR)。采用耶格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估,记录用力肺活量(FVC)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观察患者自入院治疗起90天内是否发生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2组间CT定量参数及NLR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T定量参数、NLR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定量参数和NLR在患者预后预测中的效能。结果:MIV、MEV、NLR分别与FVC、FEV1呈负相关(P均<0.05),而肺体积百分比与FVC、FEV1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均>0.05)。预后良好者89例,预后不良者33例。预后良好组的MIV、MEV和NLR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体积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定量参数(MIV、MEV)及NLR预测患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09(95%CI:0.601~0.816)、0.820(95%CI:0.744~0.895)和0.895(95%CI:0.825~0.965),三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AUC达0.935(95%CI:0.882~0.988)。结论:CT定量参数(MIV、MEV)及NLR与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具有相关性,且三者联合对预测患者预后具有较的效能。
- 林幽草施晓瑜黄芳陈云峰林亚兰
- 关键词:肺功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