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晔

作品数:105 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苏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3篇贫血
  • 27篇肿瘤
  • 27篇细胞
  • 22篇铁调素
  • 19篇蛋白
  • 17篇血清
  • 16篇HEPCID...
  • 12篇乳腺
  • 12篇乳腺癌
  • 12篇细胞生成素
  • 12篇腺癌
  • 12篇急性
  • 9篇血红
  • 9篇血红蛋白
  • 9篇生成素
  • 9篇肿瘤患者
  • 9篇淋巴
  • 9篇化疗
  • 9篇红蛋白
  • 9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75篇苏州大学
  • 31篇太仓市第一人...
  • 3篇太仓市第三人...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市第二人...

作者

  • 99篇陆晔
  • 85篇潘湘涛
  • 61篇程旭
  • 44篇严敏
  • 39篇李蓉
  • 31篇王金湖
  • 16篇陈丽玉
  • 10篇仇慧珠
  • 9篇李蓉
  • 8篇夏学鸣
  • 7篇左二冬
  • 5篇饶彪锋
  • 5篇杨育生
  • 5篇顾凤华
  • 5篇严敏
  • 4篇李建勇
  • 4篇顾国健
  • 3篇张文跃
  • 3篇薛永权
  • 2篇杨晓龙

传媒

  • 8篇现代检验医学...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现代保健(医...
  • 2篇内科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医学信息(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羟基脲致皮肤顽固性溃疡5例报告被引量:3
2004年
陆晔李蓉潘湘涛
关键词:羟基脲皮肤顽固性溃疡
JAK2 V617F基因突变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潘湘涛陆晔程旭李蓉王金湖严敏陈丽玉
关键词:JAK2基因突变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中免疫表型的特点。方法 对 15 3例ALL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① 15 3例ALL中T淋巴细胞性ALL(T ALL) 2 2 .9%、B淋巴细胞性ALL(B ALL) 6 6 .7% ;ALL 1型 (L1) 37.9% ,ALL 2型 (L2 ) 5 6 .9%和ALL 3型 (L3 ) 5 .2 %。②ALL中髓系白血病细胞抗原 (My)阳性率33.98% ,表达单一抗原的最多为 5 9.6 % ,CD13阳性率最多为 2 3.5 % ,CD33为 2 0 .9%和CD14为 3.9% ;B ALL中My阳性率 38.6 % ,明显高于T ALL的 14 .3% ,P <0 .0 1;L2 中My阳性率为 4 2 .5 % ,明显高于L1的 2 5 .7% ,P <0 .0 1。③CD34阳性率 :B ALL中为 5 8.3% ,明显高于T ALL中的 4 0 % ,P <0 .0 5 ;但My阳性ALL和My阴性ALL中阳性率分别是 6 5 .4 %和 4 9.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ALL中髓系抗原和CD34的表达与白血病形态学分型 (FAB亚型 )
潘湘涛陆晔李建勇夏学鸣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髓系抗原CD34
癌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及炎症介质因子LPS和IL-6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研究Hepcidin在癌性贫血发生中的意义及其与炎症介质因子细菌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方法检测50例癌性贫血患者和140例无贫血癌症患者的血清Hepcidin和LPS和IL-6,并分析Hepcidin与贫血、与IL-6以及LPS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癌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为51.99±32.56μg/L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的36.63±31.99μg/L(P<0.01)。②癌性贫血患者血清LPS和IL-6分别为75.33±62.63μg/L和39.36±82.60ng/L,均高于无贫血患者的63.43±38.76μg/L和10.38±22.00ng/L(均为P<0.05)。③癌性贫血患者的Hepcidin与LPS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397,t=2.996,P<0.01);Hepcidin与IL-6也呈正相关关系(r=0.302,t=2.201,P<0.05)。④癌性贫血患者的Hepcidin、LPS和IL-6三者均与血红蛋白无相关关系。结论癌性贫血患者高表达Hepcidin、LPS和IL-6,Hepcidin与LPS和IL-6均呈正相关关系;它们在癌性贫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潘湘涛陆晔程旭王金湖李蓉严敏
关键词:HEPCIDIN脂多糖白介素-6贫血
肠癌组织Hepcidin、Neogeni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贫血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肠癌患者中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Hepcid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ogenin,NEO)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贫血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epcidin及NEO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特征、贫血的关系。结果:铁调素的表达与患者T分期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NEO的表达与患者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肠癌术前贫血组与无贫血组患者Hepcidin及NEO的表达均无区别。肿瘤组织中Hepcidin与NEO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r=-0.04,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Hepcidin的表达与肠癌患者的T分期有关,与其他生物学因素无相关性,NEO与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无任何相关性;且Hepcidin与NEO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Hepcidin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肠癌患者术前贫血与肿瘤组织中Hepcidin及NEO的表达无关。
严敏陆晔程旭李蓉潘湘涛
关键词:HEPCIDINNEO肠癌贫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应用中的思考和建议被引量:3
2019年
翻转课堂是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在现代高科技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强调学习知识内化,国内多所医学院引入了这一教学方式并就其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一模式在医学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也在应用时碰到了困难和问题,本文就翻转课堂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陆晔
关键词:医学教学
慢性病性贫血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慢性病性贫血(ACD)患者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血清诱导铁调素(Hepcidin),IL-6和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61例ACD患者应用LMWH(4 000 u/天,共7~15天)治疗,同时应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Hepcidin和BMP6,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IL-6,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①61例患者治疗后Hepcidin为0.82±0.24 mg/L,低于治疗前1.05±3.8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6,P<0.05),治疗后IL-6为24.88±12.58 mg/L,也明显低于治疗前38.22±31.2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50,P<0.05);而Hb和BMP6两者则无明显差异。但贫血组患者治疗后Hb水平高于治疗前(t=1.983 2,P<0.05)。②肿瘤贫血组治疗后Hb水平为91.18±15.91 g/L,高于治疗前的85.45±18.33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1 1,P<0.05)。③肿瘤贫血组治疗后Hepcidin和IL-6分别为0.73±0.45 g/L和30.33±28.39 mg/ml,均低于治疗前的1.09±0.41 g/L和50.76±42.10 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3.394 1,P<0.01和t=2.359 7,P<0.05),而BMP6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肿瘤无贫血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非肿瘤贫血组虽然Hb水平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⑥肿瘤组患者治疗后Hb水平与Hepcidin,IL-6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280 9,t=2.249 0,P<0.05和r=-0.278 1,t=2.226 6,P<0.05)。Hepcidin与IL-6呈正相关(r=0.294 1,t=2.362 2,P<0.05)。BMP6与Hb,Hepcidin和IL-6水平均无相关关系。结论 LMWH可以改善患者的贫血。其可能的机制为下调IL-6和Hepcidin的表达,但与BMP6无关。
邵红严敏陆晔程旭潘湘涛
关键词:慢性病贫血
乳腺癌HPA、ET-1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内皮素-1(ET-1)和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的ET-1和HPA的表达,同时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①60例MVD平均计数为(25.40±8.91),59例表达ET-1平均阳性率为(67.53±18.98)%,57例表达HPA平均阳性率为(56.30±24.16)%。②MVD与HPA呈正相关(r=0.3961、t=3.2899、P〈0.005);MVD与ET-1呈正相关(r=013170、t=2.5462、P〈0.05)。③MVD与有无转移有关,与分期及肿块大小无关。④HPA和ET-1均与分期及转移有关,但与肿块大小均无关。结论乳腺癌患者高表达HPA和ET-1,并与MVD呈正相关关系。HPA、ET-1和MVD均与转移有关,而与肿块大小无关;HPA和ET-1与分期有关。
陆晔潘湘涛杨育生
关键词:乳腺癌
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症血清IL-11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原因血小板(PLT)减少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1(IL-1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4例患者分为特发性PLT减少性紫癜(ITP)组、血液肿瘤组、其他血液病组和实体肿瘤组4个小组,同期30名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组,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11,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TP组、其他血液病组和实体肿瘤组血清IL-11水平分别52.60±27.67、51.05±28.15和(49.81±26.66)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6.31±18.95)pg/mL,P<0.05];而血液肿瘤组血清IL-11水平为(38.43±19.30)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原因PLT减少症患者血清IL-11水平不一致,检测其IL-11有助于了解不同原因PLT减少的可能机制和指导临床治疗。
潘湘涛陆晔王金湖程旭李蓉严敏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1血小板减少症
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研究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454例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水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并与30例对照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①血浆D-D水平:57例心肌梗死患者为(288.04±452.43)ug/L,脑梗死397例为(281.66±310.93)ug/L,30例对照组为(118.10±65.15)ug/L;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P<0.01),而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之间则无相撞差异(P>0.05)。②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水平在性别和年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浆D-D水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无相关关系。结论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血浆D-D水平明显增高,但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血浆D-D水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无相关关系。
严敏陆晔潘湘涛
关键词:心肌梗死脑梗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