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晔

作品数:91 被引量:1,368H指数:1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文化科学
  • 6篇艺术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4篇新闻
  • 29篇媒介
  • 21篇电视
  • 10篇电视新闻
  • 9篇社会
  • 7篇电视台
  • 7篇媒介素养
  • 7篇公众
  • 6篇新闻从业者
  • 6篇媒介使用
  • 6篇个案
  • 5篇大众
  • 5篇新闻业
  • 5篇媒体
  • 5篇传播学
  • 4篇电视业
  • 4篇影像
  • 4篇中国公众
  • 4篇受众
  • 4篇教育

机构

  • 83篇复旦大学
  • 3篇香港浸会大学
  • 3篇香港城市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广播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广播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央电视台
  • 1篇中国广播电视...

作者

  • 83篇陆晔
  • 5篇周葆华
  • 5篇赵民
  • 3篇沈菲
  • 3篇郭中实
  • 2篇侯宇静
  • 1篇刘琼瑶
  • 1篇张志安
  • 1篇王天娇
  • 1篇程宏
  • 1篇展江
  • 1篇曹璐
  • 1篇潇湘
  • 1篇胡正荣
  • 1篇朱羽君
  • 1篇李蕾
  • 1篇黄会林
  • 1篇张子扬
  • 1篇彭吉象
  • 1篇葛星

传媒

  • 20篇新闻记者
  • 16篇新闻大学
  • 7篇现代传播(中...
  • 5篇南方电视学刊
  • 4篇电视研究
  • 3篇现代传播(北...
  • 2篇国际新闻界
  • 2篇中国广播电视...
  • 2篇今传媒
  • 2篇公共艺术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当代电影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新闻界
  • 1篇中国出版
  • 1篇上海支部生活
  • 1篇2007传播...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争议话题中的中立者初探——以转基因食品风险争议为个案被引量:2
2020年
互联网强化了信息的"巴尔干化"和意见极化。过往的研究较多关注持极端和对立态度的公众意见,而对类别复杂的中立者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转基因食品风险争议为个案,对争议话题中立者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互联网上的两极化意见之间,在现实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中立者。这些中立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态度明确的中立者,另一类是态度不明确的迟疑者。前者当中既有科学进步主义者也有科学中立主义者,但都能基于对科学不确定性的认知,理解和感知风险;后者则因对科学不确定性的恐慌而对风险感知更强烈。这些极化意见两极的居间者,其媒介使用多集中在网络媒介,但都基于较高的制度性信任,期望国家和传统主流媒介能够对争议话题一锤定音,以此作为调适自己立场的依据。
陆晔徐子婧
关键词:媒介使用风险感知社会信任
中国媒体中的美国大选——对《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涉选”内容的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选择四个不同时段,以同属于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2016美国大选内容作为个案进行讨论,并以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的同类内容为参照,发现《人民日报》的内容数量和议题范围都很有限,《环球时报》的数量和议题范围相对丰富,与《纽约时报》(中文网)近似,但由于其倾向性表达得过于偏激和情绪化,不仅遮蔽了这一公共议题的复杂性,而且较之于移动社交媒体时代以协作性新闻策展(collaborative news curation)为特征的,全新的新闻生产、呈现、接触、分享模式,存在很大局限。
赵民陆晔
关键词:美国大选版面语言公共议题
新闻传播学名著阅读札记 传媒如何主导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解读被引量:2
2006年
陆晔
关键词:世界锦标赛大众传媒新闻传播学名著阅读札记
《百年世博梦》——用影像思考
2010年
在一些西方学者眼中,印刷出版物逐行逐页展示的是一个严肃有序的理性的世界,而电视打破了理性思维的秩序,助长的是思绪的杂乱无章和琐碎贫乏。而一度兴盛的政论片则将叙事依托于文稿的磅礴气势,影像则蜕变为文字的辅佐。多年来相当一些中国电视纪实作品在文字的宏大叙事和影像的丰富具象之间摇摆不定,难得有兼顾二者的佳作。近几年,《大国崛起》算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案例。《百年世博梦》,
陆晔
关键词:影像电视纪实作品理性思维宏大叙事印刷出版物西方学者
全球化新闻中的专业主义操作原则--以CNN和半岛电视台的利比亚报道为个案被引量:2
2011年
全球化新闻(global journalism)因其报道国际事务所具有的深远影响力而备受关注。由于公众对国际事务的了解主要依赖新闻媒介,而记者的认知局限又往往会对国际新闻报道有所制约,因而新闻专业主义的操作原则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CNN和半岛电视台对利比亚的报道为个案进行分析,发现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直接观察,以及在一则新闻报道中寻求尽可能多元的消息来源,是全球化新闻实践新闻专业主义原则重要的操作特点。
陆晔胡特冯剑侠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CNN半岛电视台
何为深度节目?——对中美电视新闻深度/调查/评论性节目的比照
2001年
如果说新闻是一个电视台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的集中体现,那么,其中的深度/调查/评论类节目则更进一步反映出该媒体的新闻理念、职业水准和制作实力。综观全世界顶尖的电视机构,无不以消息类综合新闻之外的深度/调查/评论栏目来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确保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
陆晔
关键词:节目形态品牌形象新闻理念
影像都市的视觉实践与协作式公共参与被引量:3
2020年
在全球化、新技术、数字化席卷的城市化浪潮中,影像都市这一理论概念旨在阐明都市视觉构成、视觉生产、视觉体验的重要性:除了都市的影像再现,影像也参与构筑都市,是都市空间的一部分。这样以影像为中介的城市,意味着从城市公共空间各类大小屏幕到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催生的公众短视频生产,激发了城市活力,并以协作式公共参与的视觉实践,成为都市视觉公共性的替代性表达。
陆晔
关键词:公共空间
文学新闻:特征、文化价值与技术驱动的未来被引量:5
2018年
文学新闻是一个包括报告文学、叙事新闻、新新闻主义、非虚构在内的庞杂文本门类。它比常规新闻更强调文学性,且更易于通过具体经验的传递与主流文化形成张力。《南方周末》特稿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媒体文本创新的一个有价值案例。当下新技术和可视化带来文学新闻的数字化复兴。
陆晔
关键词:叙事可视化
新闻院系体制下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局限和未来之可能被引量:11
2008年
传播学作为一个学科,或是研究领域,它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晰,涵盖的内容非常庞杂,理论路径也十分多元,不同的研究传统都有自身的历史脉络,却也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的研究传统交汇、融合和互动。单就大众传播研究而言,不同的学者,在使用大众传播研究或者媒介研究来表述自己的工作时,
陆晔
关键词:大众传播研究院系新闻媒介研究学科
新技术时代传统报业的困境--由普利策工作坊引起的反思被引量:1
2010年
1878年12月,31岁的普利策以250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濒临倒闭的《圣露易斯快邮报》。5年之后,他又成了《世界报》的老板——在他接手之后,这份报纸曾创造了每天100万读者的辉煌业绩。他被誉为新闻界的爱因斯坦、莎土比亚、丘吉尔,甚至连他的竞争对手赫斯特也称他为“我们国家生活中一股强大的民主力量”,是“国内外新闻界的一座灯塔”。
陆晔
关键词:普利策传统报业工作坊《世界报》爱因斯坦竞争对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