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辉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滨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0~2019年滨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21年
- 目的了解滨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滨州市2010~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10~201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 626例,年均发病率为14.70/10万,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61.44/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P <0.01),各年度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滨城区发病率最高(32.59/10万);男性发病率(18.33/10万)高于女性(10.99/10万)(P <0.01)。有4~6月(占比32.19%)和11月至次年1月(占比28.31%)双高峰,发病年龄高发于3~19岁学龄期(占比83.67%),特别集中于6~9岁占比32.95%;职业分布集中于学生、托幼儿童共4 330例,占病例总数80.00%。结论滨州市学龄期人群流腮发病高峰明显,建议第2剂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年龄调整为5周岁。
- 郭辉贾永莲张志广王飞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 滨州市法定传染病医疗机构报告数据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了解滨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发现存在问题,为规范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滨州市97家医疗机构进行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率(%)进行描述,组间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2017-2020年每年开展传染病报告自查的医院均在90%以上,开展传染病相关培训的医院占比逐年提高。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报卡及时率、报卡填写完整率、报卡填写准确率及报告卡有效证件填写完整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工作人员专职、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管理知识培训、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实现电子病案管理、影像科有异常结果反馈记录、检验科有异常结果反馈记录等是传染病报告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给予专项经费,保障专业队伍稳定,加强传染病报告规范及诊断标准培训,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规范化管理,健全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快推进监测报告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的重要举措。
- 张云兰王俊华罗卫华丁元江郭辉
-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管理法定传染病影响因素
- 2005-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掌握滨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利用网络直报资料对滨州市2005-201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5-2016年滨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7起,其中未定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87.02%,Ⅳ级占5.19%,Ⅲ级占7.79%,未见Ⅰ级和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报告发病2 989例,死亡16例,罹患率为17.98‰,死亡率为0.10‰,病死率为0.54%。事件类别以传染病类为主,占88.31%。5~6月为高峰,占全年报告起数的36.36%。城区罹患率高于郊县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569,P<0.05)。职业分布以学生(20.78%)和儿童(49.35%)为主。发生场所以学校(44.16%)和家庭(51.95%)为主。结论滨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学校和家庭是高发场所,加强学校卫生和社区卫生尤为重要。
- 贾永莲韩春蕾郭辉吴杰王希杰丁元江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铝箔等铝制食具容器中砷含量的研究
- 张小红邵志宏杭薇苏筱军郭辉赵青刘怀秀
- 该课题创造了仪器分析测定铝制食具容器中砷含量的先例。该方法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铝制食具等铝制食具容器中砷含量的测定,适用于商品进出口检验部门对进出口铝材及进出口铝制品中砷含量的测定及铝制食具生产厂家对所生产的产品...
- 关键词:
-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度法砷
- 2010—2019年滨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山东省滨州市2010—2019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滨州市2010—2019年HFMD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10—2019年共报告HFMD病例61 082例,年均发病率159.58/10万,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度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76.81、P=0.001,P<0.05);同时,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506.98、P=0.001,P<0.05)。每年各月均有HFMD报告病例,报告病例呈明显单峰形式,6月达到顶峰,夏季(6—8月)报告病例最多,有38 693例,占63.35%。全市的7个县(市、区)均有报告病例,滨城区的报告发病数最多,有19 489例,占31.90%,不同地区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085、P=0.001,P<0.05);不同地区发病率也是滨城区最高,为288.96/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783.08、P=0.001,P<0.05)。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7∶1,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780.93、P=0.001,P<0.05);1~5岁组报告病例49 172例,占80.50%;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有43 734例,占71.60%。RT-PCR检测出的3 413例HFMD阳性确诊病例中,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最多,有1 356例,占比39.73%,但EV71、CoxA16仍是HFMD高强度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年份感染的优势菌株不尽相同。结论 2010—2019年滨州市HFMD发病率较高,并呈现明显的季节、地域、人群及不同年份优势菌株分布特征。需重点关注高发地区、1~5岁小年龄组散居儿童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滨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及时对病原体的流行进行动态监测,尽早发现疫情苗头并采取相应措施。
- 郭辉张志广张云兰贾永莲姜宝法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 2010-2019年滨州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滨州市2010—2019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滨州市2010—2019年水痘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10—2019年共报告水痘病例7733例,年均发病率20.20/10万,各年度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6,P<0.01);滨城区发病率最高为41.94/10万(χ2=2189.31,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59.26,P<0.01);有4—6月和11—次年1月双高峰,发病年龄高发于5~14岁学龄期,特别集中于5~9岁组(2199例),占比28.44%;职业分布以学生(4514例)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8.37%。结论:2010—2019年滨州市水痘发病呈上升趋势,学龄期发病相对集中,应提高学龄前儿童2剂次接种率,有效建立学龄期免疫屏障。
- 郭辉王飞张志广贾永莲
-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特征
-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及行为干预措施研究工作报告
- 姚玉涛张其雷郭辉钟英陈莉丽
- 该研究课题为自选项目,资料来自滨州市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现场调查的专题研究数据,对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掌握了我市高校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发现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大学生行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