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伟
- 作品数:30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外伤性癫痫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定位致痫灶。采用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术12例,致痫灶切除加低功率皮层热灼术5例,前颞叶切除加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切除术3例,胼胝体切开术1例。结果经6个月~3年的随访,满意8例,显著改善6例,良好5例,效差2例,总有效率90%。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外伤性癫痫的一种重要方法,疗效取决于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和多种手术方式的联合应用。
- 史保中郝晓伟范波孟秀芝郭孝龙程小兵赵勇刚
- 关键词:癫痫手术治疗外科治疗
- TBC1结构域家族成员15蛋白、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1年
- 目的探讨TBC1结构域家族成员15蛋白(TBC1D15)、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32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低级别胶质瘤患者56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76例,分析不同分级脑胶质瘤组织中TBC1D15蛋白、最小ADC值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BC1D15、最小ADC值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TBC1D15蛋白积分光密度(IOD)明显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1),最小ADC值明显低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1)。截至2021年6月,132例脑胶质瘤患者中,死亡52例,生存80例,死亡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TBC1D15蛋白IOD值明显高于生存患者(P﹤0.01),最小ADC值明显低于生存患者(P﹤0.01)。TBC1D15蛋白IOD值、最小ADC值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883和0.848,此时的最佳截断值为0.99和1.11×10^(-3) mm^(2)/s。TBC1D15蛋白IOD值、最小ADC值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913和0.888,此时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2和0.95×10^(-3) mm^(2)/s。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TBC1D15蛋白表达上调,但最小ADC值较低,在预测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
- 郝晓伟赵亚超米建强范波
- 关键词:表观弥散系数脑胶质瘤预后
- 侧脑室肿瘤显微手术切除30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显微手术30例侧脑室肿瘤中18例行全切除,无死亡病例;随访半年,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侧脑室肿瘤患者行显微手术配合放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 赵勇刚郭孝龙郝晓伟
- 关键词:侧脑室肿瘤显微手术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po)对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为A、B、C 3组,B、C 2组用自由落体打击器制作脑外伤模型,C组r-Epo预处理,48 h后断头取脑。制作石蜡切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同时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B组比较,C组外伤侧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r-Epo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损伤后脑水肿,减少水肿区神经细胞凋亡,对急性损伤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杨建学郝晓伟赵勇刚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脑外伤脑水肿
- 基于迁移学习算法开发的人工智能脑积水诊断模型的临床应用
- 2021年
- 目的利用迁移学习算法设计、开发一种人工智能脑积水影像诊断工具,并评价其应用颅脑CT平扫影像诊断脑积水的效果。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常成人及脑积水的颅脑CT影像DICOM数据各1250例,按6∶2∶2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应用Python开发标记工具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标注特征变量,建立自主研发的逐像素ForrestNet-CNN算法模型,并对特征变量进行提取和深度学习。选取影像学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各2名对250例脑积水和250例正常影像进行测试,并与人工智能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人工智能模型、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诊断脑积水的敏感性分别为94.4%、92.8%、95.2%和96.4%,特异性分别为93.6%、94.0%、96.0%和97.6%,准确率分别为94.0%、93.4%、95.6%和97.0%。虽然人工智能模型诊断脑积水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明显低于副主任医师(P<0.05),但是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可有效地识别脑积水的CT影像特点,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 陈宇航林中松李新瑜张亮李小潘郝晓伟程小兵张鸿日
- 关键词:脑积水CT影像人工智能
- 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附16例报告)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癎的致癎灶定位和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6例顽固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视频脑电监测(VEEG)和CT/MR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定位致癎灶。采用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7例;前颞叶切除加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切除4例;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加低功率皮层热灼术5例。结果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满意6例,显著改善6例,良好2例,效差2例。结论准确定位致癎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是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癎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 史保中程小兵孟秀芝郭孝龙郝晓伟范波赵勇刚
- 关键词:癫痫外科手术
- 负载胶质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功能的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对胶质瘤可溶性抗原和凋亡细胞抗原两种不同的抗原制备的DC疫苗活性进行研究,比较两种疫苗激发CTL功能的效能差异。方法对手术切除的人脑胶质瘤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冻融法制备可溶性抗原,紫外线照射制备凋亡细胞抗原,并取该患者的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诱导DC,与可溶性抗原、凋亡细胞抗原、自体肿瘤细胞致敏DC后,用三种疫苗及正常DC诱导的CTL在体外对培养的胶质瘤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对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可溶性抗原制备的DC疫苗活性最强,其诱导的CTL的杀伤率达到88%,其次是凋亡细胞组的DC疫苗,其诱导的CTL的杀伤率达到7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体肿瘤细胞共同培养的DC组杀伤率为31%,正常DC组(即RPMI-1640 DC组)杀伤率为21%,2组之间同样无明显差异(P>0.05)。两实验组分别与两对照组对比,杀伤率则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DC在负载抗原后诱导CTL杀伤活性显著提高,而DC与肿瘤细胞一起培养对CTL杀伤活性无明显影响。
- 郝晓伟郭辉史保中郭孝龙赵勇刚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T细胞
- 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6例报告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于脑出血后10-22d临床症状加重,脱水治疗无效,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诊断为张力性血肿。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4例行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者2例,轻残者3例,重残者1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正确诊断是关键,外科手术,尤其是微创血肿引流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 史保中孟晓峰陆兆丰张鸿日崔涛郭孝龙程小兵郝晓伟陈殿森孙聚葆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微创手术
- 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附6例报告)
-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数据、治疗方法和预后等。
- 史保中孙聚葆孟晓峰陆兆丰张鸿日崔涛郭孝龙程小兵郝晓伟陈殿森
- 42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2例垂体腺瘤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鼻蝶手术组 7例 ,发生尿崩症 1例 ,脑脊液漏 2例 ,尿崩症合并脑脊液漏 3例 ,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 1例 ;额下入路组 12例 ,发生尿崩症 7例 ,抽搐 2例 ,鞍区血肿 1例 ,脑室出血 1例 ,垂体功能低下 1例 ;翼点入路组 2 3例 ,发生尿崩症 15例 ,其中合并下丘脑损伤 2例 ,低钠血症 4例 ,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 1例 ,全垂体功能减退 4例。
- 赵勇刚范波郝晓伟
- 关键词:垂体腺瘤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