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煜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丁法修补硬膜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补丁法修补硬膜在预防脑脊液漏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补丁法修补硬膜的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1例普通常规方法修补硬膜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补丁法修补的42例中有1例出现脑脊液漏;同期31例中有5例出现皮下积液或脑脊液漏。两组术后皮下积液或脑脊液漏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8例,时间6~42个月,无脑脊液漏。失访5例。结论补丁法修补硬膜在预防术后脑脊液漏方面有明显效果。
- 王和功杨慧东郑华煜王志强秦智勇楼林汪永新
- 关键词:脑脊液漏
-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对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治疗效果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对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84例,分为两组,予以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组,予以标准大骨瓣减压合并天幕切开术治疗的患者作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GC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脑干周围池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病死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和6个月GCS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提高预后的质量,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郑华煜秦智勇王和功
- 关键词:重型脑外伤脑疝标准大骨瓣减压
- 出血性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总结急性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及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9例经CT血管造影和(或)病理检查证实为脑AVM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5例,轻残1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AVM破裂出血形成血肿急诊显微手术开颅清除血肿并AVM切除术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 王和功郑华煜杨慧东王志强秦智勇买买提力汪永新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显微手术
- 无框架立体定向结合血肿碎吸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结合血肿碎吸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5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机器人系统识别贴附于患者头部的标志点,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体系,标出靶点位置和穿刺轨迹,将血肿碎吸针穿刺并固定在血肿靶点,应用正压连续冲刷液化原理,结合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对血肿进行连续冲洗、融碎、液化、引流,直至血肿清除。术后复查头颅CT并随访3~6个月,观察疗效、并发症。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6个月,恢复良好17例(37.8%),轻残22例(48.9%),重残5例(11.1%),死亡1例(2.2%)。结论利用机器人辅助完成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结合血肿碎吸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方便快捷、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王志强秦志勇王和功杨慧东郑华煜刘喜文张健王子寿王友俊
- 关键词:立体定向技术血肿碎吸基底节脑出血
- CAS-R-2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内小血肿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CAS-R-2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血肿48例(微创手术组)。与同期非手术治疗的在出血部位、出血量、入院时意识状况相匹配的45例病人(非手术组)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生存病例出院时用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估ADL(active daily liver)能力。得分61~100分(生活自理)病例数,微创手术组为37例,占本组总病例数的77.08%,非手术组为22例,占本组总病例数的4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1,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血肿,CAS-R-2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碎吸引流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微创手术。
- 王志强秦志勇王和功扬惠东郑华煜张健刘喜文王子寿王友俊
- 关键词:脑出血无框架立体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