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玉珍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酒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医
  • 5篇中医适宜技术
  • 4篇重型
  • 4篇重型颅脑
  • 4篇重型颅脑损伤
  • 4篇颅脑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脑损伤
  • 3篇伤患者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颅脑损伤患者
  • 3篇脑损伤患者
  • 2篇神经外科
  • 2篇外科
  • 2篇吸氧
  • 2篇管理效应
  • 1篇代谢
  • 1篇氧供
  • 1篇氧供需平衡
  • 1篇医院感染

机构

  • 12篇酒泉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邹玉珍
  • 4篇曹旭华
  • 3篇付雪梅
  • 2篇余艳芳
  • 2篇周文江
  • 2篇付雪梅
  • 1篇韩晓明
  • 1篇王勇
  • 1篇景兆德
  • 1篇柴峰
  • 1篇郭晓霞
  • 1篇龚小红

传媒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2014甘肃...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在综合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组织管理效应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推广应用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效应。方法:对推广科室医护人员进行系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推广应用,并设置对照科室。每3个月对推广科室及对照科室医护人员和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结果:推广科室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总门诊量,住院患者人数,医护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及接受程度、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患者的认知及接受程度和患者满意度,推广科室医护人员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科室。结论: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在综合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中在组织和管理方法中发挥了导向效应。
付雪梅邹玉珍曹旭华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
不同方式吸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2009年
邹玉珍付雪梅
关键词:吸氧重型颅脑损伤糖代谢
神经外科重症病房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病房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监测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患者600例,收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43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为7.17%;共检测72株鲍曼不动杆菌,以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痰液标本最多,占44.44%;急诊、留置引流管、有脑脊液漏、手术次数、术中失血量、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3种抗生素时间≥14d,可增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P<0.05,P<0.0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神经外科重症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引起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需加强对易感人群如急诊、留置引流管、有脑脊液漏及基础疾病患者防护,尽可能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抗生素使用种类与时间,以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邹玉珍余艳芳龚小红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和护士手表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下呼吸道痰液标本与护士留取标本洗手后手表标本主要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收集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痰液标本及护士留取标本洗手后的手表标本,送微生物实验室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细菌鉴定,鉴定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388份标本,其中痰液标本194份,护士手表标本194份。共分离得到病原菌63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452株(71.41%),革兰阳性(G+)菌134株(21.17%),真菌47株(7.42%)。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排前5位的G-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2.16%)、鲍曼不动杆菌(9.63%)、肺炎克雷伯菌(7.1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21%)、大肠埃希菌(4.89%);主要G+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79%)、金黄色葡萄球菌(2.36%);真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4.24%)。护士手表分离细菌所占比例排前5位的G-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6.79%)、鲍曼不动杆菌(5.84%)、大肠埃希菌(4.91%)、肺炎克雷佰菌(3.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79%);主要G+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74%)、金黄色葡萄球菌(2.36%);真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3.0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强化护士手卫生管理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遵守。
邹玉珍余艳芳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肿胀和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重症,该病病情紧急,死亡率高,致伤残程度重,后遗症多,其中继发性脑肿胀和颅内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状。据文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肿胀的死亡率高达66.6%[1],进展性颅内出血也将大大提高病死率,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探讨继发性脑肿胀和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预防策略,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颅脑创伤性继发病变.
徐步轩邹玉珍周文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肿胀颅内出血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肠内组件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的营养支持对纠正营养不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促进神志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影响,现将对照观察自制肠内组件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的辅助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邹玉珍许步轩郭晓霞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胃肠功能
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优势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与传统手工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所用钛网不同分为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组(41例)和传统手工塑形钛网组(37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住院费用、塑形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组住院费用和塑形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手工塑形钛网组[(12978.1±4765.7)元比(9436.6±3798.7)元、(9.87±0.13)分比(9.41±0.09)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工塑形钛网组[4.9%(2/41)比29.7%(11/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时操作便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能达到高标准的塑形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韩晓明周文江景兆德邹玉珍柴峰王勇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病人满意度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在综合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中的组织管理效应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调查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推广应用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效应。方法: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严格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推广应用,并设置对照科室。每3个月对推广科室及对照科室医护人员和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结果:推广科室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总门诊量,住院患者人数,医护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及接受程度、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患者的认知及接受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科室。结论: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在综合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组织和管理方法过程中发挥了导向作用。
付雪梅邹玉珍曹旭华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
不同方式吸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吸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双盲随机的方法分成3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25%~29%浓度的鼻导管吸氧方式,观察1组采用29%~37%浓度的面罩吸氧方式,观察2组采用45%~53%浓度的面罩吸氧方式,每天吸氧5~8h后再改为29%~37%的面罩吸氧方式。检测入院后第24、48、72小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经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吸氧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aO2、PaCO2、SaO2等指标在不同组间,观察2组可达正常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及观察1组;在不同吸氧时间,吸氧72h可达正常值,明显优于24h及48h。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可出现脑氧供需失衡,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吸氧治疗对脑氧供需平衡有明显影响。
邹玉珍曹旭华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氧供需平衡吸氧
以点带面的方法在综合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实践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中医适宜技术有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临床科研一体化的真实世界研究核心思想做导向,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以此确立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流程,为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的推广应用创立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新途径。
邹玉珍付学梅曹旭华黄妍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