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倩
- 作品数:39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老年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构建我国老年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培养目标体系。方法:基于《加拿大高级护理实践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我国老年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培养目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最终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的我国老年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培养目标体系。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0.9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8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74和0.406(均P<0.01)。2轮函询后,指标变异系数为0.00~0.1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作为我国老年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培养项目的内容框架,为我国老年高级临床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
- 姚新宇张慧辉邢倩李莹苗秀欣张秀凤王顺华
- 关键词:老年护理护理教育德尔菲法护理
- 狼疮性肾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代谢物硫酸吲哚酚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结构及代谢产物差异,探讨肠道菌群在L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1例,分为狼疮性肾炎组(LN组) 27例和狼疮非肾炎组(N-LN组) 24例,另选取5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组)。基于Illumina MiSeq平台分别对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粪便样本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以及属水平上的菌群差异性分析,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硫酸吲哚酚(IS)浓度,对LN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与其血清IS浓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根据最佳敏感性和特异性确定IS诊断界点。结果:LN组较健康对照组血IS浓度和肠杆菌含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LN患者中,24 h尿蛋白定量与血清IS浓度呈正相关(r = 0.86, P <0.01)。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肠杆菌含量明显增加,相关代谢产物血清IS异常,可能参与LN发病。
- 苏晗邢倩
- 关键词:肠道菌群
- 肺大疱与复发性气胸的相关性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肺大疱与初发特发性气胸(PSP)复发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40例住院的PSP病人(男32例,平均年龄29岁),接受肺脏CT检查以明确肺大疱。影像医师单盲于临床资料。所有病人被追踪观察,平均14个月(10~28个月)。结果 CT显示22例病人存在肺大疱(55%)。随访中发现这22例病人中有7人复发气胸(31.8%),18例CT未显示肿大疱的病人只有1例复发。x^2检验显示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经CT确诊合并肺大疱的PSP患者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CT检查肺大疱可以预测气胸的复发,有益于预防及指导治疗。
- 邢倩吴宁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CT
- 一种风湿关节炎用腿部关节套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湿关节炎用腿部关节套,包括本体、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套圈和捆扎机构,本体具体为棉布层且在其内侧中间粘贴固定有电热丝圈,本体的侧端均匀的缝接固定有两个粘贴带,本体的另一侧与两个粘贴带相对的位置分别...
- 邢倩
- 文献传递
- Th17/Treg免疫偏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的比例,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和FoxP3的表达,Th17、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
- 邢倩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免疫偏移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免疫机制
- 文献传递
- 泰它西普治疗SLE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泰它西普(Telitacicept, TA)、贝利尤单抗(Belimumab, BEL)与传统治疗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分配30名SLE-APS患者到TA组、BEL组及传统治疗组,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SLEDAI-2000评分、外周血抗ds-DNA、外周血BLYS水平、外周血APRIL水平、抗磷脂抗体水平及B、T淋巴细胞绝对值变化。结果:治疗后TA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在SLEDAI-2000评分、外周血抗ds-DNA、外周血β2GPI-IgG、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以及外周血BLYS水平、外周血APRIL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β2GPI-IgG、外周血APRIL水平方面也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 < 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泰它西普对于SLE-APS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SLE-APS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选择。
- 盖镱崔连顺薛亚梅邢倩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 子宫动脉频谱形态异常联合血清CCL19水平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分析
- 2023年
-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频谱形态异常联合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水平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APO)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治疗的妊娠合并SLE患者80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APO组(34例)和Non-APO组(46例)。比较两组子宫动脉频谱形态、血清CCL19水平,分析两者与SLE患者APO的相关性及预测效能。结果 与Non-APO组相比,APO组子宫动脉频谱形态异常构成比、血清CCL19水平均升高(P <0.05)。Logistic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动脉频谱形态、血清CCL19是SLE患者APO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CL19、预测SLE患者APO的最佳截断点为335.89 ng/L,AUC为0.816;子宫动脉频谱形态异常预测SLE患者APO的AUC为0.694;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58。结论 子宫动脉频谱形态异常、血清CCL19水平是SLE患者APO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其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 刘羽李宝来邢倩许茜杨晨曦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QCT与DXA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对比研究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法(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与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质疏松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老年RA患者73例为研究组,选取78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测定RA组与对照组血清中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BTM)水平,并分别行腰椎(L1-4)、髋部DXA及腰椎(L1-3)、髋部QCT检查,并对两者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QCT对RA组骨质疏松的检出率高于DX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QCT诊断RA组腰椎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灵敏度93.75%、特异性87.80%。③RA组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水平比对照组高,血清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 PINP)水平比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RA组患者腰椎QCT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值与β-CTX呈负相关(r=-0.81,P<0.05),与PINP呈正相关(r=0.79,P<0.05),而经腰椎DXA测得的BMD无此相关性。结论对于老年RA患者,QCT对骨质疏松检出率高于DXA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与BTM相关。
- 刘雪峰伦晓名郁万江韩合理翟红立邢倩
- 关键词:双能X线吸收法骨转换标志物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探讨肠道菌群在RA骨代谢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30例RA合并骨量减少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样本,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样本16S rRNA基因序列V3-V4高变区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Alpha、Beta多样性及菌群差异性,用LEfSe聚类分析法得到各组差异肠道菌群。观察各组对象RA相关抗体、炎性指标及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对连续变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同时与肠道菌群间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RA组肠道菌群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RA不同骨代谢水平组间F/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Wilcox秩和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分析,提示3组间在菌群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EfSe分析寻找组间代表性菌属,结果表明,健康对照组的代表性菌属为p-Firmicutes、g-Megamonas、g-Agathobacter;RA合并骨质疏松组为o-Enterobacteriales、f-Enterobacteriaccae;RA合并骨量减少组为s-Bacteroides-plebei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A值均>4)。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与LEfSe分析相结合,结果显示,Megamonas菌属与类风湿因子(RF)、β胶联降解产物等骨代谢标志物(β-CTX)呈负相关(P<0.05);Agathobacter菌属与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呈负相关,与25-羟维生素D呈正相关(P<0.05);大肠埃希菌与PINP呈正相关(P<0.05),与25-羟维生素D呈负相关(P<0.05)。结论:RA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骨代谢标志物等方面参与RA骨代谢的异常。
- 唐瑞霞苏晗邢倩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肠道菌群骨代谢
- 定量CT用于^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观察^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疗效及骨代谢情况。方法选取60例住院的RA并发O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另一组给予MTX联合^99Tc-MDP治疗。另选取30例原发性OP患者,给予^99Tc-MDP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DAS28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血清炎性细胞因子、骨转换标志物、双能X线(DXA)及QCT测得的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MTX联合^99Tc-MDP组与MTX单药组相比,治疗后患者DAS28评分、VAS疼痛评分、β-CTX显著降低(P<0.05),炎性细胞因子较治疗前下降,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TX联合^99Tc-MDP组治疗前后QCT骨密度值有显著变化(P<0.05),且与β-CTX呈负相关(P<0.05)。(3)应用DXA、QCT计算的10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MTX联合^99Tc-MDP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及骨质疏松,应用QCT检查能早期从影像学上观察到^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引起的骨密度变化。
- 翟红立王照艳郁万江韩合理徐晓娜伦晓名邢倩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