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敏军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被引量:5
- 1989年
- 1983~1985年,应用我国统一使用的七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我省64个县(市)的3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全省稻瘟病菌共七群30个生理小种.其中ZG_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43.1%,广泛分布于平原稻区;ZB_(15)、ZC_(15)和ZC_(13)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15.3%、10.3%和6.3%,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稻区.结果还表明,我省籼型小种居多,出现频率为48.4%,ZB群小种出现频率有所上升.各地出现的生理小种与当地种植品种类型密切相关.
- 邓敏军黄瑞荣陈龙稳杨志华张礼银钟露霞
- 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 用灰色自回归模型预测稻瘟病被引量:2
- 1998年
- 灰色自回归模型(GAR)是将灰色系统模型(GM)与自回归模型(AR)结合起来的一类预测模型,它弥补了GM与AR的不足。本文叙述了该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江西省临川县1962~1987年稻瘟病年发病程度的GAR模型,检验合格后,对该县的稻瘟病发生程度进行了多年预测(1988~1992)。运用模糊集合隶属函数对这几年的预测准确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预测较为准确。文末还就GAR模型用于稻瘟病预测的条件和特点进行了讨论。
- 华菊林李湘民王昌明林姗姗宋爱芝邓敏军
- 关键词:稻瘟病水稻
- 稻瘟病预测——周期分析方法被引量:10
- 1989年
- 根据江西省婺源县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的历年发生程度资料,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寻找其显著周期,并提取其周期数组,重复这一过程,直至没有显著周期时为止,共提取出4个显著周期的周期数组。将这些周期数组外延和叠加后,进行拟合检验,结果表明,周期分析方法适用于拟合并预测婺源县稻瘟病流行的年变化情况。于是对该县的稻瘟病发生程度进行了多年预测,其中最初两年的预测结果已得到证实,表明用周期分析方法进行预测是可行的。最后讨论了在稻瘟病流行的年度变化过程中造成其多重周期性的可能原因,及用周期分析方法进行稻瘟病预测的条件和特点。
- 王昌明林姗姗宋爱芝华菊玲邓敏军徐兆德潘嗣福
- 关键词:稻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