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仲勋 作品数:19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榆林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机械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基于超分子结构的光电子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1 2009年 为实现短波长光存储材料,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与染料共掺杂的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备的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实验发现,与未掺杂银的薄膜相比,掺杂银的复合薄膜中甲基橙的吸收蓝移了6nm。提出并利用超分子结构模型分析了该吸收蓝移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提出的这种新的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吸收波长在400~500nm,且可望与GaN激光器在光存储技术中匹配的能力。 李贵安 叶录元 朱庭良 马少华 张玉荣 邓仲勋关键词:金属纳米粒子 偶氮染料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SiO_2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应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S)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制备了表面负载有活性基团的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并用激光粒度仪(laserparticle size analyzer,LPS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等研究了粒子的粒径分布、表面化学结构、形态和分散性以及其负载率.实验表明,粒子基本呈单分散状态,发生聚集的倾向显著降低,且含有大量的APS功能性基团,改性剂APS与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oate,TEOS)的体积比在0.04-0.22时,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粒子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负载率逐渐增大. 李贵安 叶录元 朱庭良 邓仲勋 焦飞 张亚娟关键词:改性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制备条件对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在正硅酸乙酯(TEOS)和硝酸铜(Cu(NO3)2.3H2O)复合溶胶体系中引入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DCCA)N,N-二甲基甲酰胺(DMF),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和常压干燥工艺,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Cu-SiO2复合气凝胶.研究了铜负载质量、催化剂浓度及热处理等不同条件对Cu掺杂SiO2复合气凝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凝胶颗粒呈均匀分布,其孔径主要分布在2~15nm之间;Cu含量的增加有利于CuO晶粒的生成以及比表面和孔体积的减小;催化剂的浓度较高时,硅氧网络的聚合程度随催化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弱.高温热处理后复合气凝胶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李贵安 朱庭良 邓仲勋 张亚娟 焦飞 郑海荣关键词:常压干燥 原位法常压干燥制备疏水SiO_2气凝胶及其热稳定性 被引量:24 2009年 在正硅酸乙酯(TEOS)酸碱两步催化的溶胶-凝胶过程中,加入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DCCA)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三甲基氯硅烷(TMCS)的混合溶液,进行原位疏水改性处理,并结合常压干燥工艺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疏水SiO2气凝胶.利用N2物理吸附,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原位疏水改性比非原位疏水改性制备的SiO2气凝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达979m2·g-1,气凝胶表面存在憎水性基团—CH3,有良好的疏水性.500℃热处理后,气凝胶因失去大量的—CH3基团,由憎水性转为亲水性;800℃高温热处理后,疏水SiO2气凝胶仍处于非晶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李贵安 朱庭良 叶录元 邓仲勋 张亚娟 焦飞 郑海荣关键词:热稳定性 常压干燥 SIO2气凝胶 DMF及热处理对常压制备Cu掺杂SiO_2纳米复合气凝胶的影响 被引量:7 2009年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硝酸铜(Cu(NO3)2·3H2O)为铜源,通过在复合溶胶体系中引入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DCCA)N,N-二甲基甲酰胺(DMF)进行原位共溶胶-凝胶,结合常压干燥工艺,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560m2·g-1)的Cu-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含铜质量分数为5%).研究了DMF对凝胶时间、干燥过程和复合气凝胶形态结构的影响,利用N2物理吸附,全自动X射线衍射(XRD)仪,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DMF能有效防止凝胶的开裂,抑制颗粒团簇的产生,使所得复合气凝胶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加,微观结构更趋完善.高温热处理后,Cu-SiO2中的铜物种仍高度分散于骨架网络中,复合气凝胶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朱庭良 李贵安 叶录元 邓仲勋 王鹏飞关键词:DMF 常压干燥 SIO2 不同形式插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力学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部分非常规油气井会采用插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进行分段压裂完井。为了保障该管柱在分段压裂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研究了不同形式下插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的受力情况。以最典型的插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为研究对象,利用管柱轴向位移与变形理论得到了管柱总位移的计算模型。通过归纳分析管柱在分段压裂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插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强度校核模型。以国外某油田油井的实际数据为例,计算了不同形式下插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的各种效应和强度校核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插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所对应的各种效应的数值和强度校核安全系数不同,并且地层破裂压力越高,管柱的回接形式对管柱安全的影响越大。该研究为同类型插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的受力分析提供了一定依据。 邓仲勋关键词:分段压裂 管柱 受力分析 反向遏止电压法测量普朗克常数 2013年 为了将实验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作出了相应的改动。调查中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光电效应法则中的普朗克常数的数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时利用反向遏制电压的方法来对数值进行分析,并找出会使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再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的实验操作,对于实验进行改进,将误差减到最小范围,实验的精确度也因此提高了(<0.5%)。 邓仲勋 段峥嵘关键词:光电效应 普朗克常数 疏水性SiO_2气凝胶的原位法制备与微结构表征 2010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酸-碱两步催化过程,以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为前驱物,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为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三甲基氯硅烷(Trimethylchlorosilane,TMCS)为疏水改性剂,制得高比表面积的疏水性SiO2气凝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N2物理吸附仪、热重差热分析仪(Thermo Gravimetric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zer,TG-DTA)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疏水性SiO2气凝胶呈白色粉末状,为非晶态的网络多孔结构,孔径集中分布在35~40 nm之间,且组成骨架的颗粒呈大小较均匀的球形.SiO2气凝胶表面存在大量的疏水基团—CH3,在304.08~430.45℃时—CH3发生氧化,气凝胶由疏水性转为亲水性. 张亚娟 李贵安 焦飞 邓仲勋 牛文成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原位改性 疏水性 SIO2气凝胶 脉冲宽度对量子定位测量精度的影响 2012年 基于光量子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理论,设计了HOM相干和量子空间定位的实验方案。讨论了在脉冲激光作用下,第II类参量下转换所产生的纠缠双光子的光谱特征、对应的HOM相干函数特点以及对量子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纠缠双光子的光谱函数的不对称性增强、量子相干性减弱,量子定位的测量精度降低。 王兆华 刘香莲 邓仲勋关键词:脉冲激光 纳米Ag-TiO_2复合光催化粉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硝酸银为银源,加入控制水解的鳌合剂醋酸,制备了纯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及掺银量不同的银-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粉末.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X射线(X-ray diffraction,XRD)和紫外与可见光近红外分析仪(Ultraviolet Visible near Infrared,UV-Vis-NIR)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g的平均粒径为15 nm左右,Ag颗粒较均匀分布在Ti O2二次聚结基质上;焙烧温度以及银的掺入影响二氧化钛的晶型转变和粒径大小;银的掺入提高了样品的光利用效率. 焦飞 李贵安 邓仲勋 张亚娟关键词:银掺杂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