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晓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5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IFN-α2b体外对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IFN-α2b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用特定时间下不同浓度以及特定浓度下不同时间的端粒酶抑制剂IFN-α2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PCR-ELISA法及PCR-PAGE法测定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IFN-α2b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端粒酶的活性出现逐步的下降,在药物浓度达到50kU/L以及作用时间达到24h后,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在500kU/L及48h达到抑制高峰。结论:IFN-α2b可有效降低体外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程浩 夏阳 路晓明 洪海峰 麦庆怡 吴中耀 郑楗樑关键词:端粒酶抑制剂 葡萄膜黑色素瘤 IFN-Α2B 顺铂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顺铂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人葡萄膜黑色素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特定时间下不同浓度以及特定浓度下不同作用时间的端粒酶抑制剂顺铂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黑色素瘤细胞。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PCR—ELISA)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CR—PAGE)测定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作用72h,端粒酶活性在顺铂浓度达到0.10mg/L后开始下降,当浓度达到1.00mg/L后其活性下降至(0.173±0.007)。当顺铂浓度固定10.00mg/L,顺铂作用时间达到24h后开始出现抑制作用,48h时达到抑制高峰,端粒酶活性下降至(0.276±0.024)。随着顺铂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端粒酶活性逐渐下降(P〈0.05)。PCR-PAGE显示顺铂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端粒酶活性的显色条带越来越少。结论顺铂可有效降低体外培养的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程浩 夏阳 路晓明 吴中耀 洪海峰 郑健探关键词:黑色素瘤 脉络膜肿瘤 端粒酶 顺铂 多聚酶链反应 近视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压变化及真实眼压评估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研究近视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的眼压变化并建立一个真实眼压估计的统计模型。方法 分别对47例(93眼)接受LASIK手术近视眼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至少6月以上用非接触气动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同时测量手术前后的中央角膜厚度和中央角膜曲率,比较手术前后的眼压变化,并利用术后眼压以及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的变化通过多变量线性回归法建立一个估计真实眼压的模型。结果 术后眼压测量值比术前下降(5.65±1.71)mmHg,差异有显著性,t=8.65,P=0.00。术前眼压(代表真实眼压)与术后眼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下降率和中央角膜曲率差显著相关,P=0.00,R2=0.73。结论 近视眼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偏低,尽管可以利用术后眼压和角膜厚度及曲率的变化建立一个估计真实眼压的统计模型,但其它的相关影响因素仍需要进一步了解。 周少博 胡群英 路晓明 洪海峰 麦庆怡 黎健菁关键词:角膜屈光手术 眼压 近视 VISX STAR S3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VISX STAR S3准分子激光系统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利用VISX STAR S3准分子激光仪对55人(108眼)高度近视患者(等值球镜-6.0D~-15.87D)行标准的LASIK手术,术后至少随访6月以上,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记录术后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角膜地形图,并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在108只手术眼中,术前拟矫正等值球镜(SE)平均为(-8.15±1.68)D,实际矫正SE平均为(-7.91±1.95)D;术后残留屈光度在±0.5D以内者有81眼(75%),在±1.0D以内者有92眼(85.2%),±1.0D以上者14眼(12.9%);54%的术眼裸眼视力达到1.0以上,裸眼视力0.5以上者占99%;25.9%的患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超过术前1行或更好,BCVA等于或超过术前者占84.3%,15.7%最好矫正视力下降1行,没有出现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超过1行的情况。角膜地形图检查,有19.4%切削偏中心0.5mm以上,未发现继发性圆锥角膜或角膜扩张。至最后一次随访,11人(20%)主诉夜间视力下降或眩光。结论VISX STAR S3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16D以下高度近视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疗效,但仍会发生相当比例的偏中心切削和术后夜间视觉异常问题。 周少博 胡群英 洪海峰 路晓明 麦庆怡 高绍荣关键词:高度近视 角膜屈光手术 LASIK手术治疗-2.0D以上散光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2010年 目的利用角膜地形图评价LASIK治疗-2.0D以上散光疗效的准确性。方法对25例(36只眼)散光度在-2.0D以上的近视散光患者于LASIK手术前后行角膜地形图和主觉验光检查,并将主觉验光测得的散光值换算成角膜平面的散光值,随访6月以上,比较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测得的角膜散光的改变情况以及主觉验光所得的散光改变。结果手术前后平均角膜地形图散光大小分别为(-2.29±0.61)D和(一1.91±0.68)D,主觉验光手术前后平均角膜平面的散光大小分别为(-2.22±0.61)D和(-0.46±0.43)D,两者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平均角膜地形图散光轴位改变(3.19±3.04)度,手术前后显性散光轴位改变(29.61±29.49)度;术前角膜地形图散光和术前显然验光角膜平面的散光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轴位平均差异为(6.53±14.19)度,而术后角膜地形图散光和术后显然验光角膜平面的散光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角膜地形图测量术前-2.0D以上散光与主觉验光结果基本一致,但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往往高估术后的散光值。 周少博 路晓明 洪海峰 苏小波 黎健菁 胡群英关键词:散光 角膜地形图 激光角膜磨镶术 VISX STAR S3准分子激光治疗散光的向量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运用散光的向量分析法对VISXSTARS3准分子激光治疗中高度散光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接受VISXSTARS3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散光患者25例36眼,术前散光度2.0~4.25D,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根据手术前后主觉验光结果 ,运用Alpins散光向量分析法分析目标诱导散光向量(TIA)、手术诱导散光向量(SIA)、错位角(AE)、矫正指数、成功指数(IOS)、变平指数(FI)等向量参数改变。结果平均TIA为(2.68±0.73)D,平均SIA为(2.67±0.8)D;平均矫正指数为0.98±0.18,95%可信区间为(0.93~1.04),无显著性系统性欠矫或过矫;平均绝对AE为3.30°±3.8°;平均AE为-0.92°±4.98°,95%可信区间为(-2.55°~0.71°),无显著性系统性轴向错位;平均IOS为0.18±0.17,成功率(ROS)为0.80±0.17,平均FI为0.97±0.18。矫正指数与散光度及球镜度均无显著相关性(r=-0.16,r=0.23,P>0.05),成功指数与散光度及球镜度亦无显著相关性(P>0.05),TIA与SIA呈正相关(r=0.80,P<0.05)。结论 VISXSTARS3激光矫治中高度散光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均较高,向量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和易于理解的散光改变信息。 周少博 路晓明 苏小波 洪海峰 麦庆怡 黎健菁 胡群英关键词:散光 角膜屈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 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夜间眩光危险因素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发生夜间眩光的手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LASIK手术术后至少6月以上的55位(108眼)双眼高度近视患者(等值球镜-6.0D以上)进行夜间眩光发生情况的调查。患者术前等值球镜(SE)-8.32(s=1.96)D(-6.0D~-15.87D),所有手术均为标准的LASIK手术,调查时间为术后6~12月间,平均8.8(s=1.6)月。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患者发生术后夜间眩光的危险因素。【结果】55位患者中,18(32.7%)位患者发生了夜间眩光,几乎所有的眩光患者均为双眼对称性发生。发生眩光眼和无眩光眼在暗瞳孔直径、拟矫正的等值球镜和是否采用过渡区切削上有显著差异(P=0.00,0.01,0.04)。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暗瞳孔直径、拟矫正的等值球镜以及无过渡区切削是发生夜间眩光的显著危险因素(P均<0.05)。其中,瞳孔直径为最显著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达3.23倍。而最小光区直径对术后的夜间眩光的预测性不大(P>0.05)。【结论】对于非波前引导的LASIK手术,暗瞳孔直径、试图矫正的屈光度以及是否采用过渡区切削为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夜间眩光的显著危险因素,当最小光区直径在5mm以上时,光区大小与夜间眩光没有显著关系。 周少博 胡群英 洪海峰 路晓明 麦庆怡 高绍荣关键词:角膜屈光手术 高度近视 肝素修饰人工晶体在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素修饰的人工晶体在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对380眼糖尿病白内障患眼进行随机分组,人工晶体经肝素处理过的组为实验组200眼.年龄25~80岁,男114例,女86例,人工晶体屈光度:+3D~+30D;未处理的为对照组180眼,年龄22~78岁.男98例,女82例,人工晶体屈光度 +2D~+29D.结果:分析资料采用行X列资料的卡方检验,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炎症反应重者较实验组明显增加.结论:肝素修饰的人工晶体可减轻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 路晓明 周少博 程浩 洪海峰 李辉 谭娟关键词:肝素 超声乳化术 端粒酶抑制剂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两种端粒酶抑制剂干扰素α2b(IFN—α2b)和顺铂(CDDP)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为临床化疗人葡萄膜黑色素瘤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的IFN-α2b和CDD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倒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检测干扰剂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随着IFN—α2b和CDDP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出现生长抑制的形态学变化,电子显微镜显示细胞出现凋亡。作用72h,IFN-α2b和CDDP浓度分别大于500IU/ml及1.00mg/L时细胞出现抑制状态,并在浓度分别达到5000IU/ml及10.00mg/L时,其细胞抑制率(66.1±4.7)%及(74.0±3.3)%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FN—α2b(5000IU/ml)和CDDP(10.00mg/L)浓度固定,作用时间达到48h后,细胞出现抑制状态;72h后抑制率(67.9±8.1)%及(76.5±1.6)%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随着两者浓度升高及作用时间增长,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受到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1)。结论端粒酶抑制剂IFN-α2b和CDDP可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且随着两者浓度升高及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加强,并导致细胞凋亡。 程浩 夏阳 吴中耀 路晓明 洪海峰 麦庆怡 郑建操关键词:黑色素瘤 端粒酶 生长抑制物 干扰素Α 端粒酶反转录酶 导师制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中的探讨 被引量:33 2008年 路晓明 胡群英 周少波关键词:导师负责制 医学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