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作品数:64 被引量:364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河南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移动式正压洁净舱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设计移动式正压洁净舱,将其应用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标本采集中。方法:设计移动式正压洁净舱,通过风机过滤单元(FFU)形成单向正压气流,高效过滤器(H13)和无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对进入舱内的气体净化,臭氧发生器进行终末空气消毒形成感染控制屏障;采用空调、遮阳伞增加环境舒适度,使采样人员在正压舱内防护级别降低、负担减轻。结果:移动式正压洁净舱的FFU气溶胶过滤效率为99.99%,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99.9%,舱内正压达到30~60 Pa,换气次数达到60次/h,舱内环境使用自然菌沉降法采样达到千级洁净环境水平。结论:移动式正压洁净舱应用在2019-nCoV核酸采集,能够显著减轻医务人员防护负担、提高舒适度,降低院感防控成本。 邬巧玲 王薇 赵霞 喻薇 刘敬一 陈学斌 段军日本两所综合性医院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本研究以赴日培训为契机,评价和分析两所日本综合性医院管理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医院感染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在现场考察和专访记录的基础上,以两所医院对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医院感染管理为切入点,整理的数据部分来自培训资料,部分收集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和医院的宣传出版物。结果不同耐药类型的革兰阴性杆菌对隔离预防的效果不一样,与非发酵菌相比,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持续升高;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项目管理以及感染控制措施的监督执行,并未能持续降低住院患者ESBLs的阳性检出率;产ESBL的埃希氏菌医院感染的暴露负担和感染负担均比肺炎克雷伯菌更严重。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项目和标准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必须双管齐下;评估对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时须进行感染风险系数调整;分子流行病学在医院感染管理领域的转化性应用和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郭丽萍 曹彬 徐潜 郎琳娜 王颖 王卫华 赵学军 郝秀萍 张璟 邬巧玲 赵霞 魏栋 刘聪 丁晶宏关键词:医院感染 多药耐药菌 革兰阴性菌 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发现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并找出处理对策。结果9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12.22%,血液和锁骨穿管培养出大肠埃希氏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黏质沙雷氏菌,感染者均有发热,体温>38.5℃伴寒战。结论感染与患者自身病变,操作中的不严密、置管保留时间长等因素有关,因此尽可能缩短留管时间,达到治疗目的后应立即拔管,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赵霞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置管 感染率 无菌操作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中的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2012年1月—12月入住河南省肿瘤医院ICU≥48h的住院患者。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794例,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4.53%,日感染率为17.570‰,经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6.479‰。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人,日感染率8.368‰,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3人,日感染率为1.541‰;无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发生。共检出病原菌45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66.67%。结论 ICU开展目标性监测可以动态了解ICU的医院感染情况,并针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张小琴 赵霞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 优化的腋静脉穿刺技术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观察优化的腋静脉穿刺技术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植入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行CIED植入术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优化的腋静脉穿刺组(试验组)与常规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对照组).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及随后每12个月进行常规随访.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成功率(96.6%对96.0%)、1次穿刺成功率(68.8%对69.3%)及术中X线曝光时间[(152.1±32.7)s对(145.6±46.1)s]相近,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锁骨下静脉穿刺组术中出现导线操作困难2例,术后出现气胸2例,腋静脉穿刺组未见导线操作困难及气胸等情况.在随访中,试验组未发生导线挤压综合征,而对照组发生2例.试验组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降低趋势(1.82%对7.27%,P=0.11).结论 优化的腋静脉穿刺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能优于传统锁骨下穿刺. 周益锋 刘芃 杨鹏 王勇 彭文华 高焱莎 赵霞 赵桂茹 李宪伦关键词:腋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736例经外周静脉置人PICC的肿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者206例为感染组,未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者2530例为未感染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和导管留置时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736例患者导管总留置时间为203356导管日,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06例,感染发生率为1.01/1000导管日(7.53%);感染组导管留置时间[(76.24±40.01)导管日]与非感染组[(74.17±35.51)导管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置管季节、单次置管穿刺次数、导管移动、化疗次数、白细胞计数、导管留置时间和是否伴有糖尿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移动(OR=3.24,95%CI:2.86-3.47,P:0.00)、化疗次数(OR=2.87,95%cj:2.55-3.29,P=0.00)、白细胞计数(OR=2.36,95%cI:1.89-2.54,P=0.00)及伴有糖尿病(OR=2.67,95%CI:1.96-2.53,P=0.00)是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导管维护标准化、增强患者机体免疫机能及防治基础疾病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赵霞 段富交 张小琴 郭志华 魏巍关键词:肿瘤 导管相关感染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某综合医院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分布特征,以探索传染病防控的方向与策略。方法:对我院2011~2017年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7年我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8354例,全部为乙类、丙类和重点监测传染病。依据传播途径分布:呼吸道传播疾病3678例(44.0%)、消化道传播疾病2602例(31.1%)、血液和性传播疾病1996例(23.9%)、虫媒和其他自然疫源性传播疾病78例(1.0%)。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分布特征不同:呼吸道传播疾病在冬、春季节高发,构成比分别为62.77%和50.42%;消化道传播疾病在夏、秋季高发,构成比分别为50.65%和31.15%;血液和性传播疾病在20~59岁年龄段高发。结论:我院传染病的发病总数并未出现下降趋势,传染病防控依然是医院的重点工作,医院应该定期进行传染病分布特征报告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传染病培训方案和防控措施。 邬巧玲 魏栋 刘聪 赵学军 王颖 王卫华 赵霞 喻薇关键词:传染病 疾病防控 冠心病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对照组21例,冠心病组57例。空腹抽血,测定血浆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水平及空腹血糖、血脂、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血浆Chemerin明显高于对照组[(225.25±23.74)pg/L∶(205.13±11.02)pg/L,P<0.05]。Chemerin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368,P<0.05;与入院时心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肌酐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5、0.596、0.609、0.442、0.485、0.546、0.669,P<0.05;与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呈负相关,r=-0.41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显著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心率、血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和肌酐水平等密切相关。 范书英 黎娜 于长安 柯元南 郑金刚 彭文华 陈莉 赵霞 赵桂茹 王丹 王勇关键词:冠心病 脂肪细胞因子 CHEMERIN 安替瑞丝方防治再狭窄的生化机制研究 2004年 目的 研究安替瑞丝方防治再狭窄的生化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模型组(n=9)、治疗组(n=11),采用兔右侧髂动脉进行球囊扩张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制作动脉狭窄模型,然后进行PTA治疗,并停用高脂饲养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各因素与再狭窄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TC分别为(482±205) mg%和(270±156) mg%(P<0.05);ET分别为(203±47) pg%和(138±25)pg%(P<0.001);TG、tPA、PAI、N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再狭窄发生率只与ET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安替瑞丝方能够通过降低血清TC和ET水平抑制再狭窄的发生。 贾海忠 史载祥 陈望 赵霞 傅俊英 树元南 周玉杰 马长生关键词:安替瑞丝方 再狭窄 双血管急性闭塞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间血流灌注影响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讨双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冠状动脉间的血流灌注影响及形成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连续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双支冠状动脉闭塞导致STEM1的15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急诊冠脉造影、手术情况及复查的冠脉造影情况.对比TIMI前向血流比较各冠脉血管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15例STEMI患者,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8例,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5例,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2例,伴心源性休克早期表现者达14例;急诊手术采取一次性或分阶段治疗两种治疗策略.术后经冠心病监护病房继续治疗,患者全部存活.术后入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发现,所有入选患者在急诊手术中未开通的6支闭塞血管,自行再通其前向血流都在TIMI 2级以上.结论 双支冠脉急性闭塞的STEMI是临床罕见病例,可能存在冠状动脉先发罪犯血管闭塞同时诱发另一支冠状动脉急性病变而出现双支血管急性闭塞的形式,心源性休克可能参与该病理生理过程;并且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进行一次性治疗策有临床实践价值. 彭文华 王勇 李宪伦 郑金刚 刘晓飞 张虎 杨鹏 付东亮 韩志伟 周益峰 赵霞 赵桂茹 王丹 杨坤 王龙 赵长红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流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