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超

作品数:1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苏诗
  • 4篇诗歌
  • 3篇注本
  • 3篇编年
  • 2篇苏轼诗歌
  • 2篇文学
  • 1篇代文
  • 1篇杜甫
  • 1篇学术
  • 1篇学术价值
  • 1篇学术失范
  • 1篇学位
  • 1篇厌恶
  • 1篇厌恶情绪
  • 1篇意境
  • 1篇意境营造
  • 1篇引路
  • 1篇中国古代文学
  • 1篇中国古代文学...
  • 1篇人文

机构

  • 14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14篇赵超
  • 1篇罗嘉

传媒

  • 2篇文艺评论
  • 2篇阅江学刊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图书馆理论与...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论自然气象兴感与诗歌审美意境营造被引量:5
2011年
包括风、雨、霜、雪等在内的自然气象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题材,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自然气象与诗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较稳固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自然气象在审美愉悦、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诗人的创作动机产生着直接的激励作用,这种作用是随着人们对自然气象审美功能的认识和诗歌创作的不断发展而显现的,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物感说"中的混沌一体,到唐宋时期"兴感说"中的条分缕析,可洞悉这种作用的历史发展轨迹;另一方面,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主动运用自然气象的意境营造功能,形成了不少凝结历史传统和民族心理的审美意境,如"对床夜雨"、"寒夜听雨"等。
赵超
关键词:物感说审美意境
王文诰苏诗编年平议被引量:1
2010年
王文诰在查慎行和冯应榴苏诗编年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对编年有误的篇目进行调整,对不当入集者从正集删除,另补入正集诗多首,使苏诗编年臻于完善。王文诰苏诗编年的特点是务求精细,并善于从本集寻找内证确定编年,对于前代有关编年的意见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整理。同时,王文诰的苏诗编年也有证据不足、失之穿凿、查考不周、编年有误等方面的缺陷。
赵超
关键词:苏诗编年删除内证
论王文诰对纪批苏诗的继承与驳难被引量:2
2010年
王文诰对纪昀的苏诗评点多有采用,其主要原因是二人对苏诗善于变化、不守故常等特点有着相近的看法,同时都注重对苏诗艺术的阐释和解析。但王文诰对纪昀评点也多有不满和驳难,王文诰反对纪昀以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评论苏轼,同时反对纪昀对苏诗用语、用韵方面的指责。透过这些现象可以考察王文诰的诗学宗尚、注释特点和注苏心态,确定其在苏轼研究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赵超
论王文诰苏诗注的时代创新与历史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成书后,流传甚广,逐渐成为后人学习研究苏诗的基本注本,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诗集》即采王文诰注本为底本。但因王本所采底本为冯应榴的《苏文忠公诗合注》,并承袭冯注较多,又因王氏多有自我炫耀的夸饰之言,因此学界对王本有一种厌恶情绪,并进而质疑其价值。
赵超
关键词:苏诗历史意义厌恶情绪注本
戏曲中苏轼形象的多维透视被引量:2
2011年
元明清三代有不少以苏轼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仅完整保存者就有19部之多。苏轼戏多采掇前代传说,其故事组织模式大致可分为因诗演事、无中生有和时空再造等几种。这些戏共分为四种类型:佛道戏、爱情戏、文人戏与政治戏,在不同的人物关系中苏轼形象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示。苏轼戏是苏轼接受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苏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超
关键词:文化意义
两大苏诗注本系统与其中的几个问题
2014年
自宋至清,苏轼诗集有多种注本,这些注本大致可以分为分类注和编年注两大类。在历史的流变中,这两大苏诗注本系统既各自独立,同时又有交织和融合。有关后注对前注的继承和删削问题、各本注释特点的问题、各本优劣之争的问题等,是苏诗学史上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
赵超
关键词:苏诗
论《四库全书总目》宋诗批评对前说的继承与驳难
2017年
四库馆臣在撰写《四库全书总目》宋集提要的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前代的有关评论,在引用之前皆进行了精心的甄别和剪裁,其中蕴含着撰者的理论主张和价值立场。四库馆臣对待前说的态度十分宽容,尽量彰显其有价值的一面,对于偏颇之议能够以包容的姿态对待,尽量不做门户之见的批评,这和他们对待作品本身的态度一致。对于不够允当的评论,四库馆臣也会明确指出,不做含糊其辞的评价,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求全之毁的纠正,二是对不虞之誉的辨驳,三是对观点谬误的指摘。
赵超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苏轼诗歌自注及其诗学意义
2016年
自注是诗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苏轼诗歌自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但相关研究却付之阙如。苏诗自注的历史流变情况十分复杂,通过仔细考辨,可以厘清各本的自注体例、造成混乱的原因和苏诗自注的真实面貌。透过这些自注我们不仅可以更细致考查苏轼一生行迹、交游、创作等情况,而且还可以更全面理解苏诗内涵,更准确把握苏诗特点。苏诗自注为我们研究苏轼其人、其诗提供了新的视角。
赵超
关键词:自注历史流变诗学意义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生命体验
2011年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无不浸透着作者丰富的生命体验.虽历经千载。我们仍能够感受到其中炽热的情感,这是古代文学教学的宝贵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通过对作者生存困境的解析、情感表达方式的比较、生命智慧的品味等方式来启发学生品味生命、丰富情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内在品质。丰富他们的生命体验。
赵超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生命体验教学策略
苏诗《编年总案》的体例创新与学术价值
2014年
王文诰是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的重要苏诗注家,他所辑注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是后世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苏诗注本,其主体部分包括《编年总案》四十五卷和《编年古今体诗》四十五卷。《编年古今体诗》为诗注正文,孔凡礼先生负责点校的《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即以此为底本。《编年总案》是为补《编年古今体诗》正文案语之未足,同时为了避免注释的繁冗和枝蔓,而另外成书①,置于《编年古今体诗》之前,字数在六十万左右,这是王文诰苏集整理和研究的重要成果。对此,学界虽有不同意见,如顾易生先生指责《总案》“同样是充满了‘尘垢’”②,但多数人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赵超
关键词:苏诗编年学术价值体例创新嘉庆年间后世影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