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桂琴

作品数:83 被引量:422H指数:11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学成
  • 16篇化学成分
  • 13篇素馨花
  • 11篇黄芩
  • 9篇药理
  • 8篇橄榄
  • 8篇橄榄苦苷
  • 8篇活性
  • 7篇药物
  • 7篇色谱
  • 7篇教学
  • 6篇中药
  • 6篇环烯醚萜
  • 6篇环烯醚萜苷
  • 6篇黄芩苷
  • 6篇靶向
  • 5篇蛋白
  • 5篇正交
  • 5篇受体
  • 5篇铁蛋白

机构

  • 78篇承德医学院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承德市农林科...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衡水市第三中...
  • 1篇山东达冠医药...

作者

  • 81篇赵桂琴
  • 19篇尹志峰
  • 15篇郝婷
  • 13篇毛晓霞
  • 13篇李洪波
  • 10篇崔凤侠
  • 9篇李松涛
  • 9篇刘丽艳
  • 8篇王宏伟
  • 6篇袁晓旭
  • 6篇陈四平
  • 5篇苏占辉
  • 5篇邓淑华
  • 5篇张晓峰
  • 5篇韦丽红
  • 5篇董俊兴
  • 5篇杨明明
  • 4篇赵红玲
  • 4篇杨丽
  • 3篇刘翠哲

传媒

  • 21篇承德医学院学...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成药
  • 3篇药学学报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河北民族师范...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化学试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成3,4-二氢-1-(3’,4’-二甲氧基)苄基-6,7-二氧次甲基异喹啉的工艺改进被引量:2
2004年
崔凤侠刘丽艳赵桂琴王宏伟
关键词:异喹啉
素馨花中一个新的环烯醚萜苷被引量:14
2008年
为研究木犀科植物素馨花干燥花蕾的化学成分,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从素馨花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素馨花苷(I)、jaspolyoside(II)、8-epi-kingiside(III)、10-羟基橄榄苦苷(IV)、10-羟基女贞苷(V)、oleoside-7,11-dimethyl ester(VI)。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其余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赵桂琴尹志峰董俊兴
关键词:木犀科素馨花环烯醚萜苷
转铁蛋白受体亲和肽衍生物的制备
2024年
以2-氯三苯甲基氯(2-CTC)树脂为固相载体、N-芴甲氧羰基(Fmoc)保护氨基酸为原料、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和1-羟基苯并三唑(HOBt)为缩合剂,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一种转铁蛋白受体亲和肽(transferrin receptor binding peptide,TfRBP)衍生物,其纯品的HPLC纯度为97.9%,总收率为40.3%,经ESI-MS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一致。该方法操作简便、合成周期短、总收率高,为进一步构建TfR靶向多肽-药物偶联物奠定了基础。
于家乐李松涛赵桂琴
关键词:转铁蛋白受体固相合成多肽衍生物
合成香草乙胺的工艺改进
2001年
赵桂琴崔凤侠杜晓鹃韦丽红刘丽艳尹志峰
素馨花糖苷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为了研究木犀科植物素馨花干燥花蕾的化学成分,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从素馨花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糖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I)、山柰酚-3-O-芸香糖苷(II)、7-ketologanin(III)、oleoside-11-methyl ester(IV)、7-glucosyl-11-methyl oleoside(V)、ligstroside(VI)、橄榄苦苷(VII)。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化合物III、V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II、IV、VI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赵桂琴夏晶晶董俊兴
关键词:木犀科素馨花糖苷
硅与人体健康被引量:11
2000年
尹志峰赵桂琴于海荣崔凤侠
关键词:生理毒性
黄芩籽种壳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考察黄芩籽种壳提取物是否具有体外抗菌活性,确定黄芩籽种壳抗菌活性的有效药用部位。方法运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芩籽壳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白色葡萄球菌标准株以及大肠杆菌标准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黄芩籽种壳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以黄芩籽种壳正丁醇萃取部位抗菌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确定黄芩籽种壳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主要抗菌活性部位集中在黄芩籽种壳正丁醇萃取部位。
杨丽邓淑华赵桂琴张晓峰
关键词:黄芩种壳体外抗菌最小抑菌浓度
左旋紫草素转化工艺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紫草总色素转化为左旋紫草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左旋紫草素转化率为指标,优选转化温度、转化时间、2%氢氧化钠的体积与紫草总色素的质量比。结果温度35℃,转化时间4 h,2%氢氧化钠的体积与紫草总色素的质量比例为4.5 m L·mg-1时,紫草素转化率最高,平均转化率为64.86%。结论该优选工艺方便简便,经济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
周健郭瑞霞王汝兴赵桂琴
关键词:左旋紫草素正交实验
素馨花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抗HBV作用的研究
赵桂琴尹志峰刘东海毛晓霞王宏伟苏占辉崔凤侠杨鹤松李平董俊兴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聚酰胺、SephadexLH-20等多种层析方法,并结合HPLC、重结晶等技术手段,从素馨花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48个,通过理化及波谱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包括:环烯醚萜苷类17个;...
关键词:
关键词:素馨花药代动力学
HPLC法测定橄榄苦苷含量时内标物及色谱条件的研究
2011年
目的:确定HPLC法测定橄榄苦苷含量时所需的内标物及较优色谱条件。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橄榄苦苷、黄芩苷、没食子酸、绿原酸等标准物质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检测波长,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设计实验,在不同色谱条件下,测定各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峰宽,计算分离度,根据分离度及保留时间,确定最优色谱条件及内标物。结果:正交实验结果,色谱柱不同水平间的F=39.50,流动相不同水平间的F=48.19,均>F0.05(2,2)=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标准品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正交设计中,橄榄苦苷最优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150mm,5μm),流动相:水-甲醇-甲酸为60:40:1,内标物为黄芩苷。
尹营松陈四平赵桂琴
关键词:正交设计橄榄苦苷高效液相色谱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