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松

作品数:24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腰椎
  • 5篇成形术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多发性骨髓瘤
  • 4篇胸腰椎
  • 4篇椎体
  • 4篇后凸
  • 4篇骨折
  • 3篇蛋白
  • 3篇胸椎
  • 3篇血清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疏松性
  • 3篇椎体后凸
  • 3篇椎体后凸成形
  • 3篇椎体后凸成形...
  • 3篇疗效

机构

  • 24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市第三医...
  • 1篇九台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赵松
  • 14篇牛丰
  • 13篇张绍昆
  • 9篇闫明
  • 9篇刘一
  • 7篇付长峰
  • 4篇刘理迪
  • 4篇沙辉
  • 3篇葛付涛
  • 3篇靳凤艳
  • 3篇吕振山
  • 2篇刘威
  • 2篇张新
  • 2篇徐莘香
  • 2篇张泽天
  • 2篇陈林
  • 2篇叶龙
  • 1篇刘中国
  • 1篇韩冰
  • 1篇刘威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吉林医学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6
  • 2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间孔镜根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神经根管狭窄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采用ULESS手术方法,探讨椎间孔镜下神经根管扩大成形术对治疗伴有或不伴轻度腰椎间盘退变的神经根管狭窄症状的中远期疗效。
闫明刘威张绍昆牛丰赵松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改变
冲击波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低能冲击波是否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值及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方法先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0.180±0.015)mJ/mm2的低能冲击波作用,之后立即给予植物血凝素(PHA)的亚刺激量作用,同时设阴性对照组。继续培养24h后,用生物活性分析法检测低能冲击波对T淋巴细胞分泌IL-2的影响;或培养48h,用3H-TdR掺入法检测低能冲击波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低能冲击波单独不能引起PBMC的T淋巴细胞增值和分泌IL-2;然而,结合PHA抗体的刺激,低能冲击波能大大促进T淋巴细胞增值和分泌IL-2。结论低能冲击波能促进激活的T淋巴细胞增值和分泌IL-2。这将为治疗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于铁成郑学清刘一赵松徐莘香
关键词:T淋巴细胞增殖白细胞介素2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植物血凝素刺激量^3H
动力性与静力性腰肌劳损最适疗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动力性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7年12月-2009年1月我院脊柱外科门诊病例751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按动力性、静力性分类,并分别随机分配至理疗按摩、电刺激、功能锻炼及药物治疗4个治疗组治疗2周,继而分别进行近、远期随访评价其近、远期疗效。结果理疗按摩对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近期疗效优于动力性腰肌劳损(P<0.01),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电刺激对于动力性腰肌劳损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静力性腰肌劳损(P<0.01);功能锻炼对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动力性腰肌劳损(P<0.01);药物治疗对于动力性腰肌劳损的近期疗效优于静力性腰肌劳损(P<0.05),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动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为药物治疗结合电刺激疗法,最佳单一疗法为电刺激疗法;静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为理疗按摩结合功能锻炼,最佳单一疗法为功能锻炼。
闫明赵松付长峰张绍昆牛丰刘一
关键词:腰肌劳损理疗功能锻炼中成药
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LincRNA-p21和GAS5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LincRNA-p21和GAS5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阐明3种lncRNA在MM与CLL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0例MM患者(MM组)、60例CLL患者(CLL组)和6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3组研究对象血浆lncRNA MALAT1、LincRNA-p21和GAS5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MM组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和GAS5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CLL组患者血浆LincRNA-p2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血浆LincRNA-p21诊断CLL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850,95%可信区间(CI)为0.780~0.921;血浆lncRNA MALAT1和GAS5在MM诊断中的AUC分别为0.898和0.815,95%CI分别为0.836~0.959和0.740~0.890;血浆lncRNA MALAT1、LincRNA-p21和GAS5在CLL和MM鉴别诊断中的AUC分别为0.878、0.778和0.805,95%CI分别为0.814~0.942、0.691~0.865和0.727~0.882。结论:血浆lncRNA MALAT1和GAS5的高表达与MM的发病有关,而血浆LincRNA-p21低表达与CLL的发病有关,上述3种lncRNA的血浆相对表达水平可作为MM和CLL诊断中的辅助指标。
黄琦沙辉陈龙吕龙龙徐声鸣张泽天赵松靳凤艳牛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因子及基因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研究动态被引量:5
2009年
椎间盘退行性变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细胞因子减少、致炎因子增多并降解细胞外基质,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从而导致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为一免疫豁免部位,为椎间盘的细胞因子及其基因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细胞因子及其基因治疗作为可望从根本上逆转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新方法备受关注。多种细胞因子及其转导入椎间盘的基因可以不同程度的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从而延缓或逆转椎间盘退行性变。目前的研究还多处于实验阶段,如何延长转入基因表达时间,如何选择一种高效且低毒性的载体等问题将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
李高峰张绍昆付长峰王艺昧闫明赵松
关键词:基因疗法细胞因子椎间盘退行性变
4-苯基丁酸抑制PERK/eIF2α信号通路缓解大鼠脊髓损伤内质网氧化应激反应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4-苯基丁酸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Allen’s法操作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SCI组)和4-苯基丁酸钠治疗组(4-PBA组);对三组大鼠进行脊髓运动功能(BBB)的评分;应用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的损伤情况;采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MDA、CAT、SOD、GSH-Px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ATF4和CHO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eIF2α、ATF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4-苯基丁酸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减少脊髓内GRP78、ATF4和CHOP表达水平,BBB评分在各个时间点明显升高,上调血清SOD、CAT,GSH-Pxe和IF2α的表达水平,下调MDA和ATF4的表达水平(P<0.05),p-PERK/PERK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4-苯基丁酸缓解线粒体氧化应激从而减轻大鼠脊髓损伤与抑制PERK/eIF2α信号通路相关。
刘威张绍昆牛丰赵松陈克研闫明
关键词:脊髓损伤SD大鼠
前路、后路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1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组)19例,后路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P组)12例。采用JOA评分比较两组术后疗效,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5.9%,P组为64.8%,两组间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两种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韩冰刘一张绍昆付长峰赵松闫明徐莘香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
纳米颗粒对细胞免疫促进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纳米颗粒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壳寡糖纳米颗粒在体外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刺激,并采用MTT法检测纳米颗粒对小鼠脾细胞是否存在促增殖作用。以壳寡糖纳米颗粒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上清液中的干扰素-α(IFN-α)含量,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了解其对巨噬细胞刺激后的反应。结果:50纳米左右的壳寡糖颗粒,浓度在40~640μg/ml时刺激小鼠脾细胞增殖,其中浓度在160μg/ml时作用最明显。浓疗在10~640μg/ml时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均可分泌IFN-α,其中浓度在160μg/ml时作用最明显。结论:壳寡糖纳米颗粒对小鼠脾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并可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α。壳寡糖纳米级颗粒可以刺激免疫细胞,引起Th1细胞免疫。
赵松刘一张绍昆付长峰闫明
关键词:细胞免疫
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CRNDE-h、GAS5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RNDE-h、GAS5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MM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PCR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CRNDE-h、GAS5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CRNDE-h、GAS5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t=4.359、5.446,P<0.05),CRNDE-h低表达组和CRNDE-h高表达组患者在年龄、血钙水平、13q14.3缺失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4.444、6.696,P<0.05),GAS5低表达组和GAS5高表达组患者在血钙水平、13q14.3缺失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611、13.125,P<0.05);单独应用血清lncRNA CRNDE-h相对表达量检测、单独应用血清lncRNA GAS5相对表达量检测及联合应用两种血清lncRNA检测诊断M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0.782、0.792。结论 MM患者表现为血清lncRNA CRNDE-h、GAS5的高表达,而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检测血清lncRNA CRNDE-h、GAS5的表达量对于诊断MM具有较高的效能,可用于MM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价。
李春玲叶龙陈林赵松靳凤艳牛丰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实时荧光PCR多发性骨髓瘤
体感诱发电位监护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与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3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体会。方法: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手术,观察手术、麻醉、缺血等条件对CSEP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结果:1例撑开矫形时出现体诱发电位波幅下降60%,1例缺血出现体感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均超过警戒值。结论:体感诱发电位是目前脊柱矫形术首选的监测方法,起到了预防脊髓和神经损伤的作用。
张琪刘一赵松张绍昆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特发性脊柱侧凸术中监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